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

隔世信

作词:陆菱纱

作曲:莲琊

编曲:Cat_阿柯

演唱:小爱的妈 五色石南叶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1)

你是否已化作漫山烟岚?

松开素白信笺

指尖不住轻颤

还忆旧年 泛舟春江

一袭红衣翩然

庙会一别 竟最后一眼

不敢回望 人海中擦肩

若真能见字如面

所幸 你未曾看清

我憔悴容颜

佛经念罢坟前一声叹(一声叹)

桃花落处你安然长眠

叹你命似琴弦(叹我命似琴弦)

将长信焚作一缕烟

青灯之下诵经听禅多少年

燃一室香为与你遥遥相伴

原来拈花一笑成了孽

令你这般误尽华年

你是此生甘之如饴的劫难

是我一厢无事生非的情愿

是求不得的缘

也是放不下的执念

何苦执念

只是路过人间

犹记当年 酒巷泪涟涟

何来悲喜 只萍水之缘

以为你终于了悟

才笑意盈盈说释然

不过是弃剑归隐换一世心安

褪去红衣不为谁起舞拂弦

从此暮鼓晨钟里辗转

随心魔困于方寸间

你看红尘俗世有千万张脸

只贪恋一双不染尘埃的眼

分明如隔云端

还妄想天意能成全

今生终是亏欠

愿来世永不再相见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2)


前段时间鲤末给我安利了慕寒的一首新歌,《无度梦》。(以后等我听懂了这首歌一定好好安利)歌中有这样一句非常亮眼的歌词——

你问我云南山向北

晚风沾衣未

鲤末:“这句话真的绝了,感觉好夏天,晚风沾衣,真的太仙了。”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3)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4)

于是我们俩就歌词问题开始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她又点出了一句非常喜欢的词“你问我儒家畏天命,成佛能自赎”,并继续发出了土拨鼠的尖叫。

“这句话我分分钟能脑补一篇和尚文!”

“我真的吃和尚入红尘的设定!”

我:“银临的《眉目如画》,‘木鱼响,小和尚不明了’,我太喜欢这句了。”

鲤末:“小和尚就是萌。”

我:“说到和尚,你有木有听过《隔世信》,爱妈和五色南叶石唱的……”

那天就是这样慢慢聊到了《隔世信》这首歌,无论是是词是曲还是演唱者,我都很喜欢,今天在这里也要疯狂安利给大家,没听过的可以去听听,听过的可以一起站在听众的角度聊聊它。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5)


《隔世信》是莲琊作曲、Cat_阿柯编曲的作品,发行于2015年,由小爱的妈和五色石南叶演唱,以男女对唱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和尚和一个姑娘的故事。

这首歌采取对唱的形式真的太棒——

男歌手五色石南叶,他的作品我没怎么听过,但是歌中演绎的和尚是有着几分不食人间烟火、故作冷漠的模样(……话说如果我说感觉他唱的没有爱妈有感情会不会挨揍?);

女歌手小爱的妈,单就嗓音而言,算是我最喜欢的古风女歌手嗓音了,甜美却有力度。很早之前瞎写关于《艳唐》的安利时,我就吹过一波,她的实力真真不容小觑。就技巧而言,或许因为戏曲世家的缘故,柔美的嗓音,唱什么样高音听起来十分轻松、十分舒坦;论及情感,歌声中从来都是技巧与感情俱在,她在《隔世信》里也将红衣姑娘对和尚执念深重的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们二人的演绎,完全不是木得感情的演唱机器。

这就是唱功啊。

再说回词,《隔世信》歌曲的词作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是陆菱纱,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姑娘。不过没听过不要紧,《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这首歌听过嘛 ? 且不说一些糟心事儿,论及知名度,喜欢古风和剑网三的朋友们应该对它都不陌生吧,道姑这首歌的词作就是陆菱纱。

我很喜欢陆菱纱的填词作品。

无论是传唱度较高的《我的一个道姑朋友》《眉间雪》还是今天要说的这首《隔世信》。讲真,当初道姑突然走红时,我看了下词,突然间福至心灵,觉得应该是陆菱纱的作品,听罢去查,果不其然,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她的填词风格吧。

听过很多古风歌曲,对词作大大们的风格我也算有几分熟悉。陆菱纱的作品个人觉得还是挺特别的,我所听过的她的作品均以叙事为主,多为游戏剑网三的衍生作品。每首歌都在慢慢讲故事,没有什么过于晦涩的词藻堆砌,听起来看起来都较为通俗易懂。

在陆菱纱众多作品中,这首热度不算高的《隔世信》是一下子闯入我眼中,添加到歌单中,接着撞进心里的。《隔世信》吧,相较于其他衍生作品而言真的不算有什么名气,15年发行至今,在酷狗音乐中评论都才刚一千多评论,翻唱也比较少。

会听到它是因为当初偶然间看到爱妈发新歌了,就跑去听了一下,听到其中两句歌词时就突然喜欢它了——

“你看红尘俗世有千万张脸”

“只贪恋一双不染尘埃的眼”

当时内心都是卧槽,这两句也太优秀了。第一句是男声在感慨在提问,第二句是女声在反驳在回答。两句歌词听罢,我的脑海中瞬间就浮现出了人物与画面 :

和尚捏着佛珠对姑娘说,你看呐,这凡尘世间有多少男子,有多少形形色色的人,你真的不必执拗地眷恋我。而姑娘红衣一甩,急切地回答,纵我阅人何其多,无人相似你,谁都比不上你的眉眼。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6)


所以为了这个画面我又细细听了《隔世信》。

鲤末说,这是个臭和尚,根本不爱这个姑娘。而却我觉得这个和尚是有情的,对红衣姑娘是有爱的。

这个和尚吧,不应该是西游记里“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的唐僧模样,而应该是西游记后传中爱恨皆有的灵儿那样。

就,他应该是个神仙,那个姑娘可能只是普通的一介凡人。故事的开头,他们相遇了,但是和尚对于人间只是历劫,无论在人间遇到谁都是过眼云烟,但姑娘却把茫茫人海中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和尚记在了心里。

何苦执念

只是路过人间

后来和尚发现姑娘对他动了情,就开始反省,开始各种劝姑娘,对她说你不理解情爱,咱们呐终究只是萍水之缘。

然而红衣小姑娘,年轻、冲动,比较有执念,知道二人不可能在一起后,在酒巷里哭过,发现自己忘不了他,就干脆直接地……出家了。

这种皈依颇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意味,既然我们俩都不能在一起,那我皈依佛门,也算是能和你相伴了。

不过是弃剑归隐换一世心安

褪去红衣不为谁起舞拂弦

青灯之下诵经听禅多少年

燃一室香为与你遥遥相伴

我猜,这个和尚在姑娘出家期间是去悄悄地看过她的,看到她与自己一般暮鼓晨钟,看到她与青灯相伴,心中也是会难过,也是会常常默默自语“何苦呢”。

此般种种迹象表明,和尚一定不是绝情,他虽断了七情六欲也是有心的。他会后悔与姑娘的擦肩,他会后悔没发觉当初姑娘的笑颜表达的意味,不是放下了而执念更深了。

以为你终于了悟

才笑意盈盈说释然

他也是会劝姑娘的,他会耐心和她讲道理,告诉她千万人有千万张脸,绝对有一个人的容颜是你所喜欢的,然而姑娘却是万叶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执拗地喜欢他一个人的眉眼。

“你看红尘俗世有千万张脸”

“只贪恋一双不染尘埃的眼”

唉,这和尚也是苦。他呀,发现姑娘已经听不进劝了,才发觉执念是如此深重,原来自己当初与她在茫茫人海中的擦肩造就了孽缘,令她在本该起舞拂弦的大好年华,为了执念而诵经听禅,与青灯古佛为伴。

原来拈花一笑成了孽

令你这般误尽华年

所以他自知今生对姑娘是有所亏欠的,无法弥补,所愿的也只能期望来世别再相遇,红衣姑娘潇洒快活地过一生。

今生终是亏欠

愿来世永不再相见

后来,大概是随着年华的逝去吧,这个姑娘在人间的阳寿尽了,本该肆意的一生似乎就这么毫无波澜地结束了,终究还是误尽了华年。

所以就有了开头点出结局的那两段。

你是否已化作漫山烟岚?

松开素白信笺

指尖不住轻颤

还忆旧年 泛舟春江

一袭红衣翩然

佛经念罢坟前一声叹(一声叹)

桃花落处你安然长眠

叹你命似琴弦(叹我命似琴弦)

将长信焚作一缕烟

和尚给逝去的红衣姑娘烧了一封长信,但至于信的内容,怕是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以上的种种 ,全是我脑补的。

适合讲古风故事的背景音乐(古风音乐隔世信)(7)


至于正儿八经的故事背景,因为之前也说了,陆菱纱的作品都在讲故事,且多为游戏剑网三的衍生作品,《隔世信》也不例外。

于是乎我写到半截儿时上网查了一下,发现……

……

……

……

我戏真多。

这首歌纯粹就是讲了一个七秀(游戏中门派人物)单相思的故事啊。

所以这还真的只是个绝情的和尚。在此郑重给鲤末道歉,我错了,你说的对,这臭和尚太绝情了,绝情!

最后的最后附上官方正版的故事背景,也是作者的创作灵感,供大家挽救一下被我带偏的脑回路:

其实这是一个七秀单相思的故事。

直到大师收到七秀临终前的一封信,才知道她单恋了一辈子。

年少时他们曾是短暂交心的好友。

曾经表白过,被拒绝了。

大师好比云端客,七秀只是红尘人。

七秀美丽灵动,年轻时自然是很多人倾慕的对象,

难免遇过几个负心人,受过几段情伤。

在相处间,喜欢上了干净纯粹的大师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一意孤行,奋不顾身地沉溺在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柔和里。

即便那温柔,并不是出于情爱。

毕竟,他爱的,是世人,是芸芸众生每一位。

后来,七秀学着大师诵读佛经,逐渐通透,对很多事都看淡了。

可是懂得道理是一回事,顺从心意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七秀想啊,既然放不下,那就喜欢一辈子好了。

最后弃剑封刀,归隐山林,在大师的寺庙附近住下,晨钟暮鼓为伴。

而这些,都是默默的,不被知道的。

大师对七秀,就是很简单的朋友情谊,

一点怀缅,一点愧疚,真正的关怀和不忍心。

大师看完信,第一个想到的是当年七秀最美的模样;

七秀写信时,想的却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

也许,这就是爱和不爱的区别吧。

PS: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类似的情感经历,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这样坚持一辈子,

但是,

如果有喜欢的人,还是大胆表白吧,

说出来,总比烂在心底再埋入黄土永不见天日好得多。

by.陆菱纱


文字:日晚

站在听众角度探讨音乐的美好

(请勿随意侵权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