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

曾听过这样一段有名的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两人间的一问一答,皆是巧妙。

而其中蕴藏着的无挂无碍、从容处世的人生智慧,更是令人受益匪浅。

寒山,便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1)

他一生活了105岁,隐居浙东天台山数十载,留下300余首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诗僧”之一。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捧红了寒山寺,而寒山寺之名却是源于寒山。

在民间,他被认为是文殊菩萨再世。清雍正皇帝甚至把他与拾得封为“和合二圣”,成为老百姓礼拜的婚姻神和爱神。

生前,他寂寂无名;死后,他的诗与人却风靡海内外,成为日本公认的禅宗大诗人,成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理想英雄,让后人膜拜近1000年。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2)

01从富二代到疯和尚

寒山的一生,就像一个谜。(关于寒山的生平正史无载,这里仅取其中一种说法)

他的真实姓名已无从考究了,约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寒山出生于京都长安之郊咸阳的一个地主家庭。

青少年时期的他,家境富裕,是个富二代,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

也许是年少时把好运气都用完了,成年后的他去考科举,却几次三番落第。

终于中第,获得出身后,却又因身材矮小、容貌不佳,被挡在了仕途门外。

无颜回乡的他,只好滞留在京城,流浪度日。

仕途的不顺、父母的离世、兄长的责难、妻子的冷落、世态的炎凉,寒山一一尝遍,心灰意冷之际,终于在35岁时遁入空门,从此隐居浙东天台山七十余年。

“容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这个为世人所熟知的形象,也就在这一时期形成了。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3)

02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佛教约在两汉时传入中国,并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于是,便在这一时期,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以诗著名的僧人。如灵一、灵澈、皎然、贯休、拾得等,其中寒山可算是后世影响力最大的一位。

寒山诗至今尚存的约三百一十一首,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隐逸诗、自叙诗、风俗诗、佛教诗等几类,语言多浅近生动,清新淡雅。

而其中,《杳杳寒山道》是他的一首代表作,也是最能体现其诗歌超凡脱俗意境及魅力的一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4)

首联,写走在深山小道上看到的景色。“杳杳”极言山路之深暗幽远,“落落”则状出山涧的冷落寂寥。

诗人走在寒山道上,但见一片寂静幽暗,山涧冷寂,幽僻寥落。

颔联则以鸟鸣衬出山中寂静。“啾啾”言有声,“寂寂”道无声。山林间不时有鸟儿发出婉转的啁啾声,却更烘托出林中的幽静冷清,罕见人烟。

颈联描写山林中的气候。“淅淅”写风的凛冽,“纷纷”则写雪花飞舞。北风淅淅,刮着诗人的脸;雪花纷纷,洒落在诗人的肩上、衣衫上。

尾联则连用两个表时间的词语,写出山林的幽静、树木的繁茂,因而难以见到阳光,亦不知岁月的更迭。

寒山的这首诗便是在对叠字的巧妙运用间,描摹出了山林的寂静凄清,带给人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而正是这种诗风的幽冷,见出了诗人超然物外、寂静无尘的心境。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5)

03从“无名者”,到美国“垮掉的一代”理想英雄

在中国很长一段历史里,寒山是一个“无名者”

晚唐时,寒山的诗歌就开始在诗坛上流传,然而影响极其有限。宋朝时,寒山诗受到了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等人的喜爱与模仿,却仍旧不被正统文学接纳。

一直到了清朝,寒山诗才被收编进《全唐诗》和《四库全书》,在正统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五四”运动以后,在学者胡适的推介下,寒山始被更多人认识,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白话诗人。

与在国内长久的冷落境遇相反的是,早在宋元之际,寒山诗就随着禅宗传入了日本,并且广为流传,受到了高度评价。

寒山诗中浓浓的禅意与禅趣,受到了日本各个阶层读者的喜欢。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6)

经由日本的传播,20世纪50年代,寒山诗一路漂洋过海传至欧美,寒山更被美国“垮掉的一代”奉为了祖师爷,此后影响了美国社会将近20年。

这一切要从1953年一个叫作加里·斯奈德的美国人说起。

在一场日本赴美交流的画展上,他被一幅画像深深震撼,画像里“一个长衫破烂、长发飞扬、在风里大笑的人,手握着一个卷轴,立在山中一个高岩上”。

画中人便是寒山。

斯奈德为那样一种来自神秘东方的境界深深吸引,从此开始了对寒山诗的翻译与推介。

1958年,斯奈德的朋友凯鲁亚克(“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发表了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达摩流浪者》,作品以斯奈德为原型,其中就包含了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

在作品扉页,斯奈德写下“献给寒山”四个大字。

寒山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形象,及其身上所负有的遗世独立的精神与回归自然的意识,恰巧契合了当时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内心渴望。

10年以后,一场反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嬉皮士运动”兴起,寒山再度成为了美国“嬉皮士”们的理想英雄。

其诗歌被译成了日文、英文和法文,声名甚至被抬高到了几与李白、杜甫并驾齐驱的地步。

唐朝有名的和尚(唐代这个疯和尚)(7)

在远离东方的另一岸,就是这样一个有些疯癫的和尚,竟在20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里,冥冥之中扮演了一个举重若轻的角色。

而这一切,寒山都已不再知晓。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天台山的一块岩石上,一任春去秋来、流水潺潺,但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细草作褥,青天为被,内心沉静安然。

一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的:

我向岩前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