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最后一程:散文第二人生

第一次见到我的小姨子,是我跟爱人结婚半年后了,那时是正月初二,我陪爱人一起回她娘家拜年,刚进家门,岳父就对我说道:“等下莹莹也要来,你们还没见过面,得认识一下”。我连忙应声说:“好”。

“莹莹”是小姨子的本名。她已皈依佛门快30年了,出生六个月就被送到寺庙里,寄养在老尼师身边,个中缘由我岳母跟我说过,但也语焉不详,大概的情况是,莹莹出生后难生养,一直患病,说严重点,就是快养不活了,岳父母当时也许是求医无门,也许是无力医治她,(80年代的闽南落后小渔村医疗条件也十分简陋,别说医院就是赤脚医生也很少,加上靠海吃海,看天吃饭,收入不稳定且微薄)只能一边拜求神明庇佑,一边听了算命老先生的指引:“这孩子只有送进寺庙里才能养活,她是吃斋饭的命”。万般不舍把孩子送到寺庙里去寄养。

把孩子寄养在离家十几公里外寺庙,岳父母是心存期许的,等这孩子养活了,养大了,她还是要回家的。孩子在寺庙里奇迹般养大了,岳父母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孩子,带一些衣物留一些费用给孩子。经年累月,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上学去学校,放学回寺庙,每逢假期或过年,岳父母都会把她接回家住几天,这种时候是岳父母最欣慰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在身边是最美好的慰藉,些许遗憾的是,莹莹自懂事一点,从不肯叫我岳父母一声爸爸妈妈,只认寺庙里的老尼师为最亲近的人,为这事,我岳母常常躲在夜里偷偷抹泪。

流光易逝,家里的孩子都长大成年了。爱人问过岳父母,“为什么妹妹不回家里来住,为什么住寺庙,我喜欢跟她在一起”。岳父母思量,是时候把孩子接回来住了,问了莹莹的意向,她终于开口喊了那声“爸爸妈妈,爸妈我是你们的女儿,永远是你们的女儿,但我已一脚踏进佛门,这些年深受师父教化,瞻礼佛法,我已决定皈依佛门,住在寺庙,对不起,爸爸妈妈”。

莹莹的话如一把重锤锤中岳父母的胸膛,此时他们心塞难言,泪眼相对。他们不明白女儿为何不回家来与他们团聚就像莹莹不理解当初爸妈为何把她送去寺庙。世事无常,人生喧哗,有些答案,时间从来不回答。

爱人未婚前经常去寺庙看望莹莹,她们是亲姐妹,虽然小时候无缘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但长大后她们的姐妹情谊却更浓烈深厚,姐姐倾诉,妹妹倾听,彼此深深地联结。爱人也时常作为我岳父母和莹莹的传话筒,岳父母不时让她带些家用顺便捎话给妹妹,问妹妹什么时候再回家住几天,嘘寒问暖之类的。皈依佛门的弟子是可以回家住的,但莹莹成年后就不在家里住了,每次过年或假期回来只是呆几个钟头就回去。

和岳父畅聊了一会,一辆女式摩托车驶至家门口,是莹莹骑着一辆摩托车风尘仆仆赶到了,外面微寒,她纤弱的身子穿着一套青色的尼袍,上身还裹着一件羽绒外套御寒,她进门脱下安全帽,头发已剃光,那灵秀的脸庞上镶着一对笃定眼神,她问候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声音很柔和平静,看见了我,眼里满是陌生,岳父赶忙过来介绍,她叫了我一声“姐夫”,我微笑问好。莹莹在家呆了一个多小时就准备起身回去了,她回来就是来看看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见家人都安好康健,她亦不多留恋了。

这些年,她在寺庙诵经念佛亦四处参访名师,学习禅理,探求佛法,为世间祈福,为家人祈福,这是她一生的业力,她踏进佛门的第一步就勾勒了她的一生,禅语洗心,任世事摇曳,心始终如莲,她在旁观世间也旁观自己。

最近,听闻她收了一个小徒弟,才11岁,不知是哪户人家寄养到寺庙的,世间无常不断升起和幻灭,小徒弟的第二人生会如何勾勒?

散文最后一程:散文第二人生(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