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

三国是个大时代,三国格局,魏蜀吴各有千秋,并且被《三国演义》渲染过后,三国各位名将也是耳熟能详,比如蜀国的五虎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江表之虎臣等等。这些名将缔造出一个群将辈出的时代,但是要说三国时期谁收下的能人做多,笔者认为还是要数曹操。

曹操手下不光有至少五位能力不下于诸葛亮、周瑜的谋士,更是有一帮能够和蜀、吴相抗衡的名将,就不说曹操的宗族和夏侯家族的这些曹操的自家人,就说外姓将领也要比刘备、孙权的手下规模要耀眼很多。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数一数曹魏的六位名将。

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1)

第一位:张辽

张辽的前期比较坎坷,分别跟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最后在徐州之战,吕布被曹操大败,吕布被杀之后张辽归顺曹操。归顺曹操之后,张辽随曹操南征北战,在灭掉北方的袁绍势力之后,张辽主要在南面对付孙权。

张辽就是孙权的克星,先是平定荆州新军叛乱,在赤壁之战后,与李典、乐进一起守卫合肥,主要抵抗孙权,并且于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率领八百勇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甚至还冲到到中军帐外,令孙权闻风丧胆,之后更是率领七千兵马击溃孙权十万大军。

之后张辽就一直坐镇东南威慑东吴,即使在张辽病重之时孙权也非常忌惮,不敢有所举动,并且还在重兵之时击败了吴江吕范的近攻,最终于黄初三年去世,谥刚候,张辽是曹操手下名将之首。

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2)

第二位:张郃

张郃在曹军阵营中,在曹操时代只能算的上是小资历,但是在当初跟随曹操的第一批老将都去世之后,张郃确实算的上是曹魏顶梁柱级的人物。张郃开始是跟随袁绍,是著名的河北四廷柱,之后在官渡之战中归顺曹操。

归顺曹操之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基本上曹操参与的战役,张郃都有跟随。张郃在老一辈三国名将没去世之前基本被压制,巴西之战被张飞大败,和夏侯渊镇守汉中,夏侯渊被杀,汉中失守。

但是等到开始的一批老将都相继去世之后,张郃显示大败东吴,之后又在街亭大败蜀军,让诸葛亮北伐功亏一篑。但是张郃就好像一个悲剧人物一样,最后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中战死沙场。

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3)

第三位:徐晃

徐晃开始是杨奉的人,在董卓死后,西凉兵马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徐晃趁机投靠了曹操。投靠曹操之后忠心耿耿随曹操南征北战。徐晃的成名站是在官渡之战,先是击败文丑,之后又袭击袁绍的粮草,官渡之战功劳最大。

之后徐晃随着曹操平定北方,然后东征系统,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都有参与,但是功劳不显,直到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率兵攻打曹仁助手的樊城之时。徐晃率军救援曹仁,最后让关羽在樊城之下功亏一篑,最终兵败身死。

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4)

第四位:李典

李典在演义中名声不显,并且也不是固定认为的“五子良将”之一,但是在笔者看来,李典的生平可称之为名将,并且还在乐进、于禁等人之前。李典在历史上出生日期并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李典在三十六岁时候英年早逝。

并且历史上记载李典是难得的儒将,李典当时跟随曹操的时候应该年纪不大,主要跟随他的哥哥李整,在李整被杀后才开始独立领兵,之后跟随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在建安七年和刘备在博望坡对峙,刘备使用计谋火烧博望坡,李典权夏侯淳不要追击,夏侯淳不听最后被打败。

关于李典最出名的还是和张辽的逍遥津大战,当时合肥之战,李典、张辽、乐进一起抵挡,当时这三位将领并没有统属,互补和睦,但是李典顾全大局,并且和张辽一起率兵冲击孙权大军,逍遥津功劳有李典的一半。

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5)

第五位:邓艾

邓艾是曹魏中后期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名将,从政能够屯田,从军能后灭国。如果说邓艾是千里马,那么司马懿就是伯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防御姜维的主要是邓艾,三国后期,姜维在邓艾手中没占到便宜,姜维不如邓艾。

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也是邓艾从阴平小道逼近成都,在绵竹大败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的蜀军,之后逼近成都,刘禅投降,蜀国灭亡。但是有灭国之功的邓艾却被小人陷害,最后被杀,可惜一代名将死在自己人手中。

三国司马懿实力排行榜(三国时期曹魏的六位名将排行)(6)

第六位:司马懿

司马懿大家都熟悉,这是能后与诸葛亮一较长短的人物,司马懿的主要成就就是活得久,比谁活得都久,所有的名将都死完了,天下就是司马懿的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更是篡夺了曹魏的江山。所以笔者就不过多地对司马懿描述。

总结:曹魏名将多处于异姓,虽然曹家、夏侯家的将领也很多,但是由于是宗族自己人大多都是坐镇京畿,起到的是威慑作用,平衡外姓将领的作用。但是相对于能力来讲曹仁、夏侯惇、夏侯渊这些名将还是要比这六人差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