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1)

半个多月以来,流量世界里又崛起一个素人网红,拉面哥。

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面摊老板,因一碗拉面卖3元,且坚持15年不涨价而走红网络。

一开始人们被他的质朴打动,但很快这场爆红以熟悉的姿势发展成各路主播“蹭流量”的闹剧,或许从拉面哥走红的那一刻开始,就没人真正关注他那份坚持15年的质朴,在无数博主眼里,他现在俨然成了一个免费的涨粉利器。

而被围堵的拉面哥则无法正常出摊,神态疲惫,不断强调自己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不堪被围观的疲累,又有着农村人的质朴与厚道,担心对远道而来的人“照顾不周”,于是他躲进屋里,一小时出来跟大家见个面。

围堵拉面哥的主播还没有散去,这场爆红走势如何,还要继续往下看。

拉面哥家门口的“荒诞”

各路主播为蹭流量爬墙头、上房顶

拉面哥是被一个叫彭佳佳的大三学生拍火的,她和团队成员一直在江苏徐州、山东临沂等地拍摄乡村视频。拍火拉面哥后,她也成了不少人的关注点,彭佳佳说“我们也感到很意外,可能是我们镜头下的‘拉面哥’真实、淳朴、勤劳又说话风趣,打动了许多人吧!”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2)

彭佳佳拍摄的拉面哥视频

感动之余,一些人看到了拉面哥身上的巨大流量。于是,没过两天,拉面哥在自己的面摊前被里三层外三层举着手机直播的人包围。

受不了被围观,拉面哥不敢出门,躲在屋里。这些人就追去拉面哥的家里,守在大门口,有的甚至爬上墙头,爬上房顶。拉面哥不出门,他们就各自在门外搭起直播间,做起夸张的表演。

他们一边念叨着“3元一碗15年不涨价太感人了”、“老铁们支持正能量”,一边翻进拉面哥家的院墙,实时曝光着拉面哥的生活。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3)

拉面哥家门口被来自各地的主播围的水泄不通

见不到拉面哥,他们连拉面哥的家人都不放过。

门被推开,拉面哥的妻子胡立荣拿着一把韭黄去厨房,立马有人向外播报,“拉面嫂出来了,她在做早饭!”身后的主播一遍遍复述,“拉面嫂已经在做早饭了。”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4)

守在门口的主播

几天出不了摊,拉面哥在屋内面容憔悴,但门口围观的各路主播精神头却一点不减,甚至有人24小时守着直播。

对于来这里的目的,主播们直言不讳,“涨粉,蹭流量,出名”。在这里,只要接近拉面哥,就是无限接近成名之路。

还是熟悉的“配方”?

小马云、流浪大师,这回轮到拉面哥

拉面哥的爆红让人想起曾经的“流浪大师”沈巍,这个上海的流浪汉因为出口成章地讲述国学经典而走红网络,而他经常出现的地铁口、看书休息的地方也一度被各路主播围堵。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5)

沈巍走红时被主播围住的场面

当时打着拜师旗号、装扮怪异、甚至扬言要嫁给沈巍的主播大有人在,他们也像今天想要无限接近拉面哥一样争着接近沈巍,围堵他,直播他,无限榨取他身上的巨大流量。

到最后,被称“流浪大师”的沈巍因被过度关注,躲在别人提供的一间清水房里,失去了以往的自由。虽然后来他凭着当时名气开始被主播带着游历各省,但最终和当初认下的干儿子撕破脸分道扬镳,两年后再少有人记起。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6)

同样被流量裹挟的素人网红还有小马云,这个昔日网红在被经纪公司“包装”数年后再次送回乡村,当年他大火时,还引发了马云的关注。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那些喜欢他的,和抛弃他的,一直是同一批人。在他们眼里,他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流量!是工具!是生意!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7)

小马云回村后

有这类似经历的还有庞麦郎,同样也是一个崛起的素人网红,就在拉面哥被流量裹挟之时,他传出被送精神病院的消息,当年因一首《我的滑板鞋》爆红网络,上节目接广告,后来逐渐销声匿迹,被流量追逐也被流量抛弃,令人唏嘘。

平台处理多个土味账号

网友呼吁政府监管引导保护“草根网红”

在拉面哥门口蹭流量的荒诞现象让网友直呼“没眼看”、“无底线”。 其后,有短视频平台发布公告称,“山东拉面哥”走红后,有用户专门跑到当地合影、拍摄视频或进行直播,严重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对一批存在蹭热点、恶意营销等的违规用户进行了处罚。对在拉面哥家门口直播的账号进行了限流,几个大V的账号还被封禁。

有评论称,治理流量乱象,单靠平台的自觉和主播的自律肯定无法做到。当务之急是,从政府监管部门到商业平台等有关方面都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从更长远更宽广的视角出发,立足自身职责,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做好自媒体的规范和引导工作。

其实从2016年开始,就有一些旅行者注意到了拉面哥所在的临沂农村大集上便宜的物价,B站等平台上相继有过一些报道,可惜都没什么水花。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8)

B站博主拍摄的卖锅贴的大姐

去年9月,B站曾有博主报道过与拉面哥同个大集卖锅贴的大姐,3.5元一斤锅贴,也坚持干了10多年,可惜她没火。同样的,在这个大集里,也能找到卖得十分便宜也坚持了十多年的拉面爷、拉面姐、油条爷。

外地人可能不知道,拉面哥所在的梁邱大集除了物价便宜,它还有很悠久的历史。据《康熙费县志》记载,当地把县城内集市称作”市”,乡村集市称作"集”。而梁邱大集在清末民初就曾是山东费县的五大官集之一。当时的“官集” 由官府直接控制,设有“官牙”,负责维持市场秩序,后来为了适应城镇发展的需求,赶大集的地点经过搬迁变化,但当地人赶集的习惯一直这样存留下来。每到年关,这里的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赶集的群众更是人山人海,是不少外地游子思念的乡愁。

从拉面哥看网红深层含义(拉面哥走红被蹭流消费)(9)

这次拉面哥的走红,如果当地能够加以管理,对集市的繁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同样淳朴的丁真破解了自身与网络技术之间的鸿沟,个人的隐私与安全得到保护,从而逃脱了流量诱惑表面下的被动陷阱。

同时,丁真带来的流量也振兴了家乡的旅游业,这种流量经济也能为当地政府提供一条振兴乡村的新思路:要在保护好“草根网红”的同时,利用其带来的流量资源推动当地的发展,这需要对个人的基本尊重,也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中建构起全新的运营思维。

接受媒体采访时,拉面哥称他没想过自己能红多久,只说,“顺其自然吧。”

封面新闻综合 王婉君 部分资料据中青网、齐鲁壹点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