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的十个真理(为什么从实践中来)

众所周知,我们普通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狂妄自大而不自知。

越早知道越好的十个真理(为什么从实践中来)(1)

举一些例子,如在别人讲话时,经常会有人没有礼貌地打断或中止谈话,又如有些单位的领导,在下属给他汇报工作时,总会不时地冒出一句“我都知道”。

那么,他们真的知道吗?

当然不是。

甚至可以说,他们之所以讲“我都知道”,大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们自己认为知道,二是他们觉得其汇报不新奇,没有必要听下去,于是不懂装懂,仅此而已。

越早知道越好的十个真理(为什么从实践中来)(2)

进一步地说,他们所谓知道,其实是假知道,属于“假知”而不是“真知”。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实践出“真知”,也就是说,真正的“知”,是通过实践出来的,而不是从书本上得来,更不是道听途说得来。

因此,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领导,大都会犯“狂妄自大而不自知”的毛病。

正如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说,即: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越早知道越好的十个真理(为什么从实践中来)(3)

如上所说,就算是王阳明这样的圣人,都需要历经百死千难才收获了对“良知”的领悟,何况是你我这样的庸俗之辈,在啥都不懂的情况下,就妄谈“真知”,当然是一种笑话了。

所以,唯有实践才会有“真知”,没有人可以例外。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实践为前提,就算你穷尽一切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可能获得“真知”,更做不到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

从另外方面讲,王阳明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后人仅仅把“良知”当作一种口头说说的概念,而不付诸行动去体会,便以为自己真的“知”了。

越早知道越好的十个真理(为什么从实践中来)(4)

那么,何以致知呢?

王阳明的答案是“行”了之后而得到的“知”,方为“真知”。

否则,没有亲身实践,也就意味着缺乏在事上磨练的工夫而仅仅停留在文义上的探讨,根本不可能领会到什么是“真知”。

因此,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去实践中获得“知”,而不要停留在表面或书面化的认知,更何况表面或书本上的“知”,不过是他人的不完整经验,本质上,就是一种“假知”。

换句话说,若是以“假知”来指导行为,当然会错漏百出,不得究竟了。

越早知道越好的十个真理(为什么从实践中来)(5)

而这正是古人为什么讲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一个人若是能实践到这个层面,那就说明离开悟不远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