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偏爱这几类人4点教你认清(骨质疏松发生往往)

健康骨骼与良好的行动能力息息相关,一旦骨质疏松,甚至骨折,将严重影响行动力及正常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对老年人的影响亟须加强重视。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发布的中文主题是“为骨骼健康采取行动”。呼吁公众行动起来,保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发生静悄悄,

3个迹象要重视

不少人听说过骨质疏松这个病,但是对其危害了解却不多。为提升全民骨质疏松防治意识,值此2022世界骨质疏松日之际,近百位专业医师在“行动力星选大师赛”中以趣味科普短视频,多场景解读骨骼健康及多维营养素奥秘,助力提升全民行动力,Care for mobility!

骨质疏松也叫“静悄悄的流行病”,开始往往没什么症状,但骨量却在慢慢流失。也因此易被大家忽视,直到骨折了才到医院就诊。更年期女性出现腰背酸痛、关节僵硬,甚至轻微一摔就骨折,就是骨质疏松惹的祸。

骨质疏松虽然“静悄悄”,但也有迹可循。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 2017)》,骨质疏松有以下表现

1.腰背疼痛

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常发生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会加重。

2.驼背、身高变矮

驼背、身高变矮,是因为脊椎骨质大量流失,支撑力越来越弱。发展到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此外,腰椎压缩性骨折,严重可影响腹部脏器功能,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3.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发生在腰背部、髋部和手臂部位。

一张表,一分钟了解

骨质疏松风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 2017)》中提到,据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 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估测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人数已远超以上数字。这也提示至少有2亿人,要更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加强对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非常重要。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 推荐筛查办法——“一分钟测试题”,只要有一个问题回答为 “是”,即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提醒生活中需要引起重视!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

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骨质疏松偏爱这几类人4点教你认清(骨质疏松发生往往)(1)

注:具体是否为骨质疏松,仍需要到医院做双能X线吸收法(DXA)等确诊

此外,有糖尿病、甲亢或在用激素治疗、有脆性骨折家属史、身材过于瘦弱的人、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都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预防骨质疏松,

不是补钙那么简单

说到骨质疏松,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缺钙。但其实骨质疏松症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强度下降,并不是补钙那么简单。预防骨质疏松,建议生活中做好3点:

1.均衡饮食

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别吃太咸,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老年人不超过5克。要戒烟限酒、减少过量摄入咖啡和碳酸饮料。①②

2.适量运动

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五维“行动力”,即力量、耐力、柔韧、平衡和敏捷,从而减少跌倒风险。

3.晒晒太阳

维生素D在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饮食摄入维生素D有限,晒太阳是人体维生素D的好来源,每周两次主动晒15-30分钟太阳,这样才有利于机体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健康骨骼,远离骨质疏松,从生活中做起!

参考资料: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05):413-444.②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13(05):396-410.③夏维波,等. 补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必要性[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01):20-25.

(健康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