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经典著作(当代散文吕洞宾与苟杳)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典故追溯

文/清泉

吕洞宾经典著作(当代散文吕洞宾与苟杳)(1)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未得道成仙之前,可没有像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如此仙骨玉体,风流潇洒。传说,吕洞宾之前只是一介书生,也曾寒窗苦读,砚台磨穿,想通过科举跻身仕途,光宗耀祖。然命运就是如此跟他来了玩笑。他屡试不中,便心灰意冷,仅靠着祖传家业逍遥快活。

吕洞宾有一个同乡同窗,名字叫做苟杳。父母早亡,家境落魄,十分贫寒。两人惺惺相惜,结为金兰兄弟。吕长为兄,苟幼为弟。吕洞宾心地善良,念其无助,将他接到家里一同居住度日。

一天,一位姓林朋友来吕家造访,吕洞宾携苟杳一同待客。林姓朋友看到苟杳面容清秀,谈吐不俗,一表人才,将来必定能出人头地,便生爱怜之心。了解苟杳身世家境后,打算将自己的女儿终身许配给他,并请吕洞宾为媒,玉成其事。

吕洞宾经典著作(当代散文吕洞宾与苟杳)(2)

吕洞宾知道了林友的心意,起初并未同意,担心影响苟杳今后的学业。然而,苟杳却心中乐意,恳请吕兄撮合。吕洞宾看到自己的兄弟心猿意马,不好拒绝,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这门亲事,决定一月后给苟杳举办婚礼。

等到苟杳结婚的头一天,吕洞宾把苟杳叫到跟前,对苟杳说:“你结婚可行,但这新娘子的头三晚必须让给我。”苟杳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暗地里还恨得咬牙切齿。但考虑到自己寄人篱下,只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咬牙同意了吕洞宾的话。

新婚之夜,洞房花烛。吕洞宾彻夜以书为伴,伏案而读。新娘子见夫君苦读不眠,不近床榻,也不好意思多说,只好自己和衣而睡。

一连三天,吕洞宾天天拂晓出门,天擦黑而归,灯下桌前,读书著文,把个林小姐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苟杳终于来到自己的新房,想要和新娘子一亲芳泽。新娘子泪流洗面,怨气相诉:“夫君好不狠心,这三晚竟让我一个人独守空房。”苟杳这才如梦初醒,觉察到吕兄的良苦用心:自己的结义兄长是怕自己沉迷温色,耽误学业。苟杳从此更加发愤努力,学业日日剧增。

几年以后,苟杳连试及第,金榜题名,被朝廷外放做了大官。

再说其时的吕洞宾,家里突遭大火,所有家产付之一炬。无奈之下,吕洞宾和妻子商量,决定去找兄弟苟杳帮忙。吕洞宾来到苟杳的为官治所,说明来意。苟杳对于吕洞宾的遭遇十分同情,倍加安抚。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但除了热情招待之外,却绝口不提帮忙之事。吕洞宾在苟杳这里待了近有二旬,丝毫不见苟杳谈及帮忙之事,又不好催促说破。一气之下,告辞苟杳夫妻回转家中。

回到村上,却见自己家院新房幢幢,大吃一惊。可见大门上却草纸对覆,丧联张贴。吕洞宾甚觉怪异,又见妻子等家人披麻戴孝,中堂守灵,哭成一团。

吕洞宾经典著作(当代散文吕洞宾与苟杳)(3)

原来,吕洞宾见了苟杳之后,细述家境,苟杳就暗暗派人来到吕家,给他修建新房,还故意拖延吕洞宾的归期。新房刚修建好,突然吕家又收到苟杳送来一副棺材,随从告诉吕妻,她的丈夫在外得了急症而世,苟家敛尸封柩,送友归家。故而一家人围坐棺材哭灵。吕洞宾见状,一怒之下用斧子劈开棺材,里面流出来的都是金银珠宝,上面附带一封书信。

吕洞宾打开书信,只见信上写有四句诗:

苟杳非是负心郎,

但送金银加盖房。

兄让我妻守空房,

我要兄妻哭断肠。

因为苟杳和“狗咬”谐音,世井街市,以讹传讹,从此流传下了“苟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的典故。

其实,苟杳和吕洞宾贤弟仁兄情深义重,关系至亲。后来,苟杳因为官清正,得罪朝廷权臣,仕途不畅。终日游山逛水,沉迷于名山秀川之间。吕洞宾成仙后,遂点化苟杳成为仙家,这是后话。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19861847653;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