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1)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庙堂争党,百姓泡汤。

是故海宸感叹:庙堂之争不谋私,天下苍生方安世。

满洲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为了便于指挥控制部队,将部队整编为黄、白、蓝、红四旗武装。

后来,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对部队进行了发展壮大,扩编成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旗武装。

八旗武装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在扫除关外的障碍之后,又将眼光瞄向了关内。

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皇四子福临继位。

福临还小,一切都只能听他的叔父睿亲王多尔衮。

好在多尔衮并不在乎皇位这个虚名,只在乎权力、美色、土地、财宝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典型的物资主义者,现实派。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2)

多尔衮很快当了摄政王,率领八旗部队,为清朝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

八旗旗主,更是不可一世。

镶白旗旗主多尔衮独霸朝野,根本就不把其他旗主放在眼里,对顺治皇帝爱理不理,甚至把孝庄太后都霸占,这让本来就不太自信的顺治更没了当皇帝的信心。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3)

最疯狂的时候,多尔衮一人独占五旗。

除了好色,多尔衮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圈地。他看上的地,就必须是他的,谁也不敢吭声。

鳌拜虽然是镶黄旗的旗主儿,但在多尔衮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

当实力不如对方的时候,不能明斗,甚至连暗争都不能有,只能忍,只能熬,看谁熬得住,看谁命长。

这个道理,鳌拜虽是一介武夫,但还是懂的。

不过也该鳌拜要发达,还在壮年的多尔衮突然暴毙,享年39岁,再也没有谁能压得住鳌拜。

历史往往都是这样,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

疯狂至颠日,必是灭亡时。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4)

多尔衮走了,轮到鳌拜疯狂。

鳌拜认为当初圈地时,自个儿这一旗吃了亏,便仗着自己的官势和权力,要扩大圈地,还要把原来已经圈了的地,换一些好的过来,即"改圈"。

无非就是把多尔衮圈过的地,重新圈给鳌拜。把多尔衮干过的那些龌龊事,再变本加厉干一遍。当然,多尔衮玩过的女人,鳌拜是不要的。

比如说孝庄,鳌拜就不敢打主意,甚至见到孝庄,他还是会抖三抖。

多尔衮霸占孝庄,鳌拜怕孝庄,这就注定鳌拜只想争权,不想谋反。当然,他的下场就比多尔衮略好一点点。

这样一来,八旗子弟就闹起了纠纷,地不能种,家不能待,实在过不下去,只好携儿带女逃出家门,在京城附近乞讨度日。

树大好乘凉,城大好讨饭。

京城全城成群结队的难民,都是由于"改圈"地造成的。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5)

对多尔衮鳌拜等旗主来说,高居庙堂之上,不顾江湖百姓之死活,争权夺利,今天你得势占他人一块地,明天他得势又把地夺回来。

甚至嫌用尺子量太慢太麻烦,他们等不及,直接跑马,马跑到之处就是他们的圈地范围。

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这家换那家、左手换右手,淫笑间,百姓权益灰飞烟灭。

旗主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把肥肉瘦肉一并吃完,汤喝得一滴不剩,最后连碗都带走,老百姓只能拣他们遗漏在地上的饭粒。

在老百姓看来,就是赤裸裸的剥削掠夺,比强盗还强盗。

这样下去,激起民变是迟早的问题——清朝才刚刚开始就这样,难道想做第二个秦朝或隋朝?

你看看多尔衮: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尔衮将顺治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十分不便。

于是,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

从此,多尔衮所用仪仗的种类与皇帝等同,均为20种,只是在每一种类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6)

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如果官员奏书中将“皇叔父摄政王”还称作“九王爷”,或是不用全称而丢字漏字的话,都会受到革职处分。

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衮再不用向顺治帝行礼。

顺治五年(1648年)末,多尔衮又向前进一步,变成皇父摄政王。

其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即是说多尔衮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享受皇帝待遇。在待遇上讲看齐意识,那就是找死。

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这些礼仪排场排场的背后是奢侈,少不了巨额的开销。

老百姓养一个皇帝就已经够辛苦的,还要同时养两个皇帝,还能有活路吗?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7)

再看鳌拜:

鳌拜在与多尔衮的争斗中吃了亏,等多尔衮一死,顺治一归天,他便不把孝庄太后和康熙这一老一小放在眼里,不择手段谋求权力最大化,他的话比圣旨还圣旨。

和多尔衮相比,鳌拜有过之而无不及。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世间悲剧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百姓何以安生?

因此,总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海宸从来都不这么认为,没有贪官恶吏,哪来刁民?都是被逼的!

多尔衮是被鳌拜杀的吗(多尔衮壮年突然暴毙)(8)

当然,这一切,康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就是他与顺治不一样的地方。

顺治在逃避,康熙迎难而上!

不除鳌拜,康熙这个皇帝永远都只会是个摆设。

后来的事大家伙都知道了,康熙巧擒鳌拜,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余党羽铲除。

至于说后来除吴三桂、撤三藩,那都是在庙堂之外的争夺。大国治理的要害,永远都是在庙堂之内。

多尔衮不暴毙,不及时捉拿鳌拜及其党羽,历史的发展还真不好说。

历史需要权臣,但倘若将权弄过了头,那就是自取灭亡。各位亲,你们说对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