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流行手风琴曲选(中外手风琴经典同台)

因为易学易懂、体积小、携带方便,手风琴可以说是最亲民、最接地气的乐器之一。这件乐器除了独奏,还可以参加重奏、合奏,甚至可以像钢琴一样演奏出丰富的和声,一架手风琴仿佛就是一支小型乐队。

4月24日晚,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手风琴艺术中心在上海大剧院拉开了“中外经典手风琴作品巡演”的序幕,将手风琴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音乐会将中国近百年来的手风琴经典,如手风琴独奏《我为祖国守大桥》《牧民之歌》等重现于舞台,亦将部分外国手风琴经典纳入演出范围,包括巴扬独奏《春之歌》、巴扬三重奏《霍拉舞曲》等。作曲家奥尔加·奇斯托希娜为巴扬与马林巴而作的《中俄主题音乐幻想曲》,当晚亦在亚洲首演。

中外流行手风琴曲选(中外手风琴经典同台)(1)

《我为祖国守大桥》

值得一提的是,张旭儒、苏潇两位中国作曲家为手风琴量身打造了两首新作。

作曲家张旭儒以罕见的手风琴大乐队编织了一曲“丝绸之路”上的《风乐》,20位演奏者同台齐奏20台巴扬(手风琴的一种),分饰20个声部。演奏里有18位学生、2位老师,来自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国立音乐学院的教授尤里·希什金负责第二声部。这是张旭儒将手风琴“乐队化”的一次尝试,充分展现了手风琴丰富的音色和多变的风格,及其仍有待挖掘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

上音青年作曲家苏潇创作了巴扬、笙与爵士小乐队合奏《和乐飞扬》。“和”意为笙,是中国最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18世纪,笙就被意大利传教士传入欧洲,这才有了包括手风琴在内的簧制乐器。苏潇说,作品取笙与巴扬之名,就是为了让这两件跨越千年的簧制乐器碰撞出新的火花,奏响新时代的和谐之音。

中外流行手风琴曲选(中外手风琴经典同台)(2)

《和乐飞扬》

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学生也在创作上小试牛刀了一把,其中一位学生张馨云尝试将歌剧《卡门》里的经典片段,改编成了巴扬与管弦小乐队选段。

当晚,波兰肖邦音乐学院院长克劳迪斯·巴兰亦偕夫人贾斯蒂娜·巴兰到场献演了巴扬与小提琴《伟大的探戈》,一人奏巴扬,一人拉小提琴,两人将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的这首曲子演绎得如痴如狂。

中外流行手风琴曲选(中外手风琴经典同台)(3)

《伟大的探戈》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手风琴艺术中心成立于2018年11月。艺术中心以上音手风琴专业学科团队为班底,志在打造中国手风琴人才高地,推动手风琴教材的整合编写、文献历史的学术研究,创建以原创手风琴音乐为核心的创作与研究基地。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手风琴艺术中心的客座教授,尤里·希什金、克劳迪斯·巴兰等世界知名的手风琴演奏家,也会定期来上音授课,并举行艺术交流和普及。

上海之后,“中外经典手风琴作品巡演”将在北京等6座城市进行,每一场演出都将邀请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手风琴艺术中心的中外教授团队共同参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