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的原则包括什么(生涯规划与发展)

生涯规划的原则包括什么(生涯规划与发展)(1)

生涯规划的是什么?怎么样才是好的规划(发展)?

我强烈地认为,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生涯发展的关键起点。我一直以为生涯规划的对象是未来的路径,未来的行动策略,以及行动本身(“规划”是个动词)。但我现在逐步认识到,规划的不是外在的什么东西,而是自己的真心。你要给自己的这个硬件躯体里装上什么样的软件!如果人活着是为了奔向未来,那么其实人生下来那一刻其100%增加的是死亡率。

所以,生涯规划的不是“为未来”,而是为当下的真心。通过对当下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生起回光返照的功夫,了知其由,全然突破所受控的五欲六尘之缚溺,然后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我成长。所以,生涯规划的就是当下一念!

好的规划,其实就是好的生涯。当人可以从“我想做什么”转成“我应该做什么”并且去做的时候,那么这时的生涯就是一个好的生涯。即从“无明”(无知)状态的生涯,转而为自主、自觉的生涯。

更进一步认同生涯发展的“V-环境-KST”框架了。再次强调一下V的核心性。V即Values,指价值诉求集,而非“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价值集,则是各种时与位情境下的价值诉求。比如与人交住时、遇到冲突时、面对长辈时、面临危险时……人才可以通过这种种镜子,看到自己真正的价值诉求(真实的自我)。而这里的每一面镜子照出来的内容,都是值得被关注与反思进而精进修炼的。V的第二个意思是Vision,即愿景,所愿之景。这里特别想强调它的“景”性,而非概念性。所以V的探索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V的内在型貌进行体察。在特定的情况下,你发起某种情绪情感、面对某种选择你选择A而放弃B,这背后的那套标准体系,就是V的型貌。人成长的过程中,基于环境的助缘,让你很多的因种子开始转化成行为、习惯、态度……最后形成一套套自动化的脚本:即某个按钮启动某个自动化的操作。比如一遇到某种情境,你就心烦;一面临某种任务,就头大;一见到某种人,就生厌。这种自动化的操作会自我强化的:因为那个过程会使你更容易、更多看到所“欲”看到的东西——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你从今天开始注意你的好朋友是否说话有不实之辞,你的“注意”会激发他有越来越多的不实之言。

V的型貌探索可以使用许多工具,而且生涯类书里全都是这一类的工具。比如价值观拍卖、临界反思、拟物想像等。我最喜欢的是拟物想像。(在订阅号的菜单里你可以找到这个工具)即通过对现在的情境样本投射,来推究你的V之型。

第二阶段:对Vision的“景”化,即把Values所追求的角度进行具体化。比如这里可以使用的工具就是:偶像整合、生涯幻游。我最敬仰的偶像是王阳明、张居正、扫地僧、虚云和尚、唐玄奘。我期望王阳明三不朽的立功、张居正身处党争的同流而执愿、扫地僧的争而无争、虚云和尚的纯正执着、唐玄奘的宏愿不移。如此,这个“景”化的过程,就是每每遇事时,可以借缘于此,想像自己幻化成这些偶像人物时,会如何处事应对。当我遇到挫折、不顺、快乐欢喜等等事情时,我给自己的躯身里放入这些偶像的精神时,就可以慢慢地被偶像熏染,促进自我生命改造。孟子大善根器,亦要经“三迁”而得熏大智。我等凡夫更须时时勤拂拭,借助于偶像之“景”来自我激励。

生涯规划与发展什么?就是当下一念心。方法就是V1&V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