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1)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可谓“一口倾国”,这其中最显要的人物当属主张“合纵连横”的张仪。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2)

“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

秦国位于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一起对抗秦国,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各国所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3)

《芈月传》中舌灿莲花的张仪,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但他一直郁郁不得志,最终几经辗转,才取得成功。

苏秦、张仪都是鬼谷子的门生。《战国策》和《史记》中记载,苏秦更早出仕,起初用的是“连横”这套方案,结果没被采用,于是转而采用“合纵”。后者这套方案迎合了当时的局势,苏秦一战成名。张仪想要在苏秦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苏秦不仅拒绝了他,还将其数落一番。张仪的自尊心和斗志被激发了,一怒之下投奔了秦王。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4)

张仪的舌头有多厉害?不仅让六国忌惮,连秦国王室宗亲都让他三分。张仪的成功绝非偶然,他身在乱世却做到了坚忍。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5)

【坚忍】

草根出身的张仪,虽贫寒但也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执着与坚定。司马迁描述张仪的态度用了“不服”二字,张仪性格中的不屈和坚韧流露出他为实现理想抱负的隐忍和顽强。

【超人的胆量和自信】

作为纵横家,张仪的任务向来牵扯着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无数人的生死安危,每一次的游说活动都是面对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都像是在刀锋上舞蹈,稍有不慎便会有灭顶之灾。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6)

【敏锐的判断力】

作为一个外交家,张仪时刻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局势,这需要超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当机立断的敏锐政治直觉,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迅速捕获。

【灵活的应变能力】

在面对楚王时,张仪看透了楚王的贪婪和昏庸,所以对其开出极高的诱惑筹码,说尽甜言蜜语,诱使其答应秦国的条件;在面对最强硬的反秦国家赵国时,张仪一改较为委婉的说服语态,强硬的分析秦国有实力联合魏国、韩国、齐国一起灭亡赵国,这番充满杀意的说词震慑住赵王,立刻答应了张仪的提议,与秦国结好。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7)

张仪的连横之术,奠定了秦帝国之后半个世纪的外交策略,也成为秦帝国霸业的重要基石之一,他在乱世中独步政治舞台、纵横捭阖的事迹,是战国历史上最闪耀的一笔。

正如李斯所说:“惠文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孟子的弟子景春曾这样形容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战国策是否真实(战国策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可怕)(8)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未注明者,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更多本文内容【音频】内容,请打开今日头条APP客户端,搜索【爱音东北】或下载【爱音斯坦FM】APP收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