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

我喜欢看科普类童书,因为简单有趣,很多成人图书在介绍动物的时候,严肃到我甚至会以为是毕业论文。前者虽然知识量少,但是我能全部吸收;后者虽然知识量大,但我只能看进去开头。

我看过很多科普童书,有互动做得好的,有用真实照片作为配图的,有像百科全书一样大量列举的,有风趣幽默的……但我看到这套书的时候,还是眼前一亮,多位顶级作家、生物保护学家、插画家共同做出来的书就是不一样。

《自然故事》共有三辑,每辑八本,每本介绍一种动物,不是很厚,所以读起来很轻松。我刚刚读完《自然故事(第一辑)》,八本分别为:《帝企鹅的蛋》、《与狼同行》、《白色猫头鹰》、《喜爱夜晚的蝙蝠》、《大蓝鲸》、《毛毛虫与蝴蝶》、《北极熊》、《鳗鱼的一生》。

一般情况下,我接下来会简单介绍作者,作为这套书的背书,但我现在有些不知从何讲起,这套书是由多位国际大奖获奖插画家、生物保护学家、著名科普作家等共同创作,插画大师们运用水彩、油画、彩铅等多种绘画形式,精细生动描画出了动物和它们栖居的环境,呈现出真实的动物生活。

下面详细讲讲这套书,特别吸引我的三点。

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1)

动物形象具体

动物科普图书,一般会推荐说形象生动,但很少会用到“具体”这个词。

《自然故事(第一辑)》用对比和比喻的方法让读者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它们的生活习惯、繁殖方式、日常生活等。

书中用了两种字体,一种字体讲故事,一种字体介绍知识。建议第一遍阅读的时候让孩子先看故事,享受阅读的兴趣,同时了解动物完整的一生;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再加入知识,寓教于乐,既有整体印象,又有关键知识点。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本书如何做到了“具体”,我先举两个例子。

  • 这只蝙蝠还没有你的拇指大。
  • 蓝鲸比25头大象或115只长颈鹿加起来还要重,一头蓝鲸一天吃掉的磷虾能装满3辆大卡车。

如果我告诉你蓝鲸能重达140吨,每天能吃掉3000万只磷虾,你会觉得具体吗?肯定不会。如果连父母都不觉得什么,孩子对于抽象的数字就更没感觉了。但是孩子都见过大象和大卡车,这一下就很具体和震撼了。

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2)

你真的知道吗

我们很多人都会用已知来解释未知,或者所见即所信。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还是举两个例子。

  • 蓝鲸呼吸的是空气,而不是水,并且不吃人。
  • 北极熊的毛并非白色,而是空心的,里面充满了空气。毛下是黑色的皮肤,能吸收热量。

说真的,至少我一直以为鱼都能够在水下呼吸,而且北极熊的毛是白色的。

很多大人都很害怕孩子“不求甚解”,害怕孩子“觉得自己会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对细节的不在意,用自己的已知来解释未知。如果只用一个不甚重要的动物科普,就能够让孩子明白这点,我觉得是非常划算的。

事实就是事实,经验和想象不能代替知识的客观性。就像人类利用鸟类的比例、苍蝇的复眼、蝙蝠的定位法进行过发明创造,必须确切地了解事实,才可能加以利用,甚至发扬光大。

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3)

人与动物

书中介绍了大量动物的知识,比如:

  • 狼可能是最早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大型动物,
  • 蓝鲸和我们一样是哺乳动物,在人类的疯狂捕杀下只剩不到10000头,仅占过去蓝鲸数量的5%。

在《喜爱夜晚的蝙蝠》和《毛毛虫与蝴蝶》两本书中,插画师还画出了多种蝙蝠和蝴蝶,读者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它们有不同的外形和图案。

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4)

我们除了了解动物,其实还可以做到更多,比如在《北极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作者写道“全球气候变暖正使得北极熊赖以生存的海冰不断融化,为了让北极熊可以继续在北极畅游,你可以做以下这几件事”。

世界本就是由不同的动物组成的,动物种类越完整,动植物多样性越好,我们才能够拥有越好的生存环境。这种知识穿插在故事当中,会让孩子更好地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5)

我刚读完《自然故事(第一辑)》的时候,就在想这本书到底应该给多大的孩子看?

  • 字数不多的温馨故事,多位插画师精心绘制的画面,这种图文比例的童书应该算作是绘本,适合小孩看。
  • 内容涉及环保、捕杀、坚持和付出,生命循环,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又应该是给比较大的孩子看的,小孩还无法理解。
  • 国际插画师的插图,排线、色彩、晕染这么棒,连我一个成年人都觉得可以作为画册,提升审美能力,也就是说足以给成年人看了。

想来想去,这其实是一套完全可以使用多年的亲子阅读书籍,先是故事书、然后是科普书、再然后是人文书,同时还是艺术书。

北极熊的颜色是白色吗(北极熊的皮是黑色的)(6)

《自然故事(第一辑)》引领孩子深入动物的生活,观察动物的特点,了解动物的行为和生活,读者可以近距离观察、认识它们的身体,了解他们的各种特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更多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