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对同性异性都不感兴趣的人(同性恋有没有可能追求到)

点击上方「关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实在的情感干货。

文|WeGo_萦绕

此前就有人在后台@萦绕,问过这个问题,没拿来写,是因为此问题只能谈个人看法,没有什么特别的好说,感觉要说起来挺费劲,写的太短就单薄,写的太长又杂乱,毕竟这个是一个挺有“哲理”的问题。

同性恋有没有可能追求到(掰弯)异性恋?

其实在问什么?

同性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如果是先天,那么就是从本质主义出发,认为同性恋是先天的、固定的、不可逆的,和生物学有关,和后天成长环境无关。

如果是后天,就是建构论,认为同性恋倾向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是固定的,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够肯定回答到“同性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就可以有“底气”地回答“同性恋有没有可能追求到(掰弯)异性恋?”这个问题。

对于有这个困惑的人,想必自然希望同性恋是“后天的”。

可是你知道么?也正是有这个“后天派”理论,给了很多“恐同者”理由抨击同性恋群体,认为既然是“后天”,就是可以被“纠正”的。

是“先天”还是“后天”?

这个问题到目前也没有一个答案。

那么当我们喜欢上一个是异性取向的同性对象时(好绕口哇),我们要不要跨出接下来的追求动作?

是不是很纠结?

大家又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异性恋”和“同性恋”真的存在吗?

我很喜欢(崇拜)一位女性主义哲学家Judith Butler,很喜欢她对于社会性别的理解和构建,即社会性别、甚至生理性别都是被构建的。

社会群体构建了太多的“想象共同体”作为集体的粘合剂,“异性恋”和“同性恋”又何尝不是“想象共同体”?

人真的有固定的性取向吗,甚至,人真的有固定的性别吗?

你如果没有去思考,你不会理解这里面的意思。

人因为“异己”而恐惧,又为了克服恐惧而创造出来的两个对立面群体。

有一部电影叫做《Coming In》。

有没有对同性异性都不感兴趣的人(同性恋有没有可能追求到)(1)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男主角Tom Herzner是一名男同性恋,而且在圈子里面很有名,他是造型师。意外爱上了一个很普通的理发店老板娘Heidi。

和所有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同性的男生一样,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女生时,慌得鸡飞狗跳,觉得自己不正常。

然而挣扎许久的男主角,最终在全球媒体镜头前,马上就要接受“同志推广大奖”时,选择面对自己的内心,留下了媒体和自己的同志朋友,跑到发廊追回了Heidi。

这部电影出来后,很多“圣斗士”站了出来带节奏,簇拥了一波吃瓜群众去批评这部剧,说它宣扬了“同性恋是可以被治疗和纠正”的观念,说它武断的将同性恋归类为“后天”。

是吗?

我不认为是这样。

男主角的爱没有被“纠正”,而是自然发生了。

在现实中,我也看到过到了30岁、40岁,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同性爱人,爱情就发生了的情况。

所以你问我诸如同性恋有没有可能追求到(掰弯)异性恋?

我会告诉你有人可以做到。相反也会有同性恋可能和一个异性相处久了也会“日久生情”。

我也建议有这样疑问的小伙伴去看一下这个电影,虽然它是一个同性恋“变成”异性恋的故事,但是也许你可以思考到异性恋为什么就不可以被你同化为同性恋?

这篇文章,我是想告诉你关于“爱情的平等”,但是我绝对不是告诉你这会很容易,相反它会很难。

所以当你从思考到行动的过程中,我建议你结合自身,思考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倒跟同性恋没什么关系的。

1、你真的很爱对方吗?还是单纯的觉得对方有点小帅(美丽)?你的需求程度去到了多少?

2、你愿意为你的“爱”去花费精力、时间、以及金钱吗?哪怕最终显而易见的对方并不想成为同性恋。

3、你能接受(或能处理)你的追求行为后,对方对你充满不理解,恐惧,以致朋友都做不成的情况吗?

我是萦绕,有时候“可不可能”并不是判断题,仅想通过判断就能得出结果,那太完美了,也太单调了。它也要看你怎么想,怎么做。

感谢阅读,私信@WeGo恋爱援救,发送“22”,可领取一份挽回爱情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