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与襄阳发展差距(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

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南阳先天不足,还不如体量相当的赣州

南阳与襄阳发展差距(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1)

网友说:湖北省做强武汉这个中心的同时,也关注宜昌和襄阳这两个副中心的成长,一主两副的发展都比较迅猛,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河南原来只关注郑州的发展,发现郑州增长潜力有限,才开始发展洛阳和南阳这两个副中心,结果中心城市不如湖北,副中心城市也不如湖北。

这个网友说得有一定的道理。郑州和武汉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自不待言。洛阳虽然经济总量比襄阳和宜昌都要大,但经济质量不见得比得上。南阳就更加不用说了,那么大的人口基数,经济总量依然不如宜昌和襄阳。我的感觉就是,南阳有点像江西的赣州,人口多而人均少,看着大,实际上不强

但是,赣州在省内的地位不是南阳能比的。赣州经济总量虽然不大,在省内毕竟是老二,经济质量不如九江,存在感却比九江强很多。这些年,赣州得到的扶持也不少,城市建设搞得不错。再加上赣州有八九百万常住人口,大规模造城也不怕没人接盘。之前甚至有赣州网友跟我说,看看我们赣州的高楼大厦有多少,你们武汉比得上吗?

南阳与襄阳发展差距(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2)

赣深高铁通车之后,赣州进一步融入珠三角发展浪潮,大量过剩产能从珠三角转移到赣州,赣州经济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去年,稀土集团落户于赣州,这是赣州的第一家央企总部,对于提升赣州的知名度大有好处。赣州现在的经济还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毕竟人家有近千万人口,离珠三角也不远,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都不是偏居一隅的南阳可以比的。

南阳离襄阳只有一步之遥,但战略地位远不如襄阳。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冲,守南方必守襄阳,襄阳不保,南方不存。

南阳与襄阳发展差距(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3)

襄阳位于汉水之滨,得水利之便。位于汉丹铁路、洛湛铁路、襄渝铁路、浩吉铁路以及西武高铁、呼南高铁、郑渝高铁交汇处,得陆运之便。就铁路货运而言,襄阳的地位有可能超越省城武汉。据了解,襄阳北编组站是湖北省最大的编组站,去年业务量大增,有可能成为全国第一大编组站。郑州北站虽然号称亚洲第一大编组站,主要是硬件设施不错,编组车辆反而比不上襄阳北站。

南阳虽然处于西进陕西、南下两广的交通要道上,但没有重要河流经过,缺乏水运,先天不足,交通战略地位比襄阳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产业方面,襄阳妥妥的是工业城市,汽车产业规模非常大,当地媒体宣称,襄阳的汽车产业营业额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可以排进前十。除了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南阳主要还是以农业以及由农业衍生出来的制造业为主,比如中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等,然后就是矿业、纺织、化工等产业。

南阳与襄阳发展差距(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4)

南阳和襄阳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但二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种差距,既是理念上的差距,也是战略上的差距,产业上的差距,执行中的差距。

有河南网友留言说,河南选择南阳作为省域副中心,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从战略上来讲,襄阳可以与十堰、随州、神农架林区抱团发展,而南阳只能顾自己,辐射不了任何地方,北边的洛阳与平顶山,东边的信阳与驻马店,都不可能做南阳的小兄弟。

从地图上来看,漯河更适合成为河南的省域副中心。漯河北有许昌,南有驻马店和信阳,东有周口,西有平顶山和南阳,属于四通八达之地。漯河的产业基础也还可以,如果予以特别扶持,带着驻马店、平顶山等周边区域玩一玩,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漯河人口只有200多万,比周边各市都要少,很难形成气候。所以,从经济角度来说,漯河绝无可能。

南阳与襄阳发展差距(南阳和襄阳同为省域副中心)(5)

驻马店、信阳也是如此。周口与南阳差不多,优势在于有水运,但同样偏居一隅。河南只适合搞一主一副,搞一主两副就有点尴尬。(2022年4月6日于广东)#南阳##襄阳##赣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