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如用己的意思(来论用人如器)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段官敬,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用人不如用己的意思?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用人不如用己的意思(来论用人如器)

用人不如用己的意思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段官敬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选人用人贵在用对人、精准匹配,紧扣事业择人用人,将专业性强、特长明显、素质较好的干部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以部分合理优化激发整体机制最大效应,这既是“多考虑谁该用、少想想该用谁”的事业导向,也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价值取向。古人说,治国在得人,得人在察举。用好一个人,可以激励一片;同理,用错一个人,也能伤害一大帮。因此,用人如器正是主张用其所长、施展才华,以人才各领风骚、尽情发挥聪明才干引领群贤毕至、群英荟萃的良好干事局面。

诚然,组织上需要,干部得“如器”。党员干部首先姓“党”,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群众的勤务兵。组织上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群众期盼什么样的人,党员干部就得成为什么的干部。脱贫攻坚,群众需要脱贫致富,党员干部就得有创业增收、带富致富之“器”;疫情防控,群众需要安定健康,党员干部就得在巡查排险、防疫攻坚上怀“器”。故此,党员干部之“器”,聚焦事业为上、人民至上,修炼“十八班武艺”、做到“样样精通”。可见,所谓“器”,就是专业素养、干事本领、突出能力,紧贴群众急难愁盼、围绕地方中心大局,才能彰显党性品格、政治作风和担当作为。

世异则事异,事变则备变。统揽“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顺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锻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决定了孵化培育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必然使命。对党员干部来说,面对更为复杂的形势、严峻的环境、重大的风险,“两把刷子”已然不够、“一招鲜”也难“吃遍天”,唯有不断充电赋能、学习吮吸,才能与时代同频、走在历史潮头,否则仅仅有一技之“器”,难免会在大浪淘沙、烈火炼金中逆向淘汰,这也是“优者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导向的内在要求。

古人有云“君子不器”,所谓“不器”,并非不要专业技术、不练干事本领,而指不能只有固定的思维、简单的操作、机械的执行。言下之意,“不器”就要不拘于一格、不陷入于陈规,敢于创新创造、多项能力加持、保持全方位发散思维,善于打破、兼得兼能,既“安专迷”、又“红强广”,修炼政治过硬、忠诚担当、复合型素养,能够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驾驭风险、抵御挑战、战胜困难。且知,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某个领域、部分知识、单个方向的能力,“一技傍身”“一招走天下”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唯有不拘于一“器”、不专于一“技”,成为“多面手”和“复合型”,才能在风险挑战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人才是第一资源,本质上崇尚人才的全面性和综合型。用人当如“器”,是让人才摆在合适位置,发挥最大效应,实现人岗匹配的优化与契合。为才“不器”,求的是全方位发展、立体式升格、全能化拓展,尤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更考验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全能素养。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有着质的变化,这也要求党员干部成才不能局限于“器”,而是通过政治训练、思想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朝着全方位、全能型、综合性“选手”提能增效。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