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第七章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

(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它的物质基础应该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3)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1)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共产主义的精神境界: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完全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进行劳作和参加社会活动,人人都习惯于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摒弃了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2)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 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

(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3)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1) 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 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3) 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4)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2) 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我们一定要胸怀共产主义 理想,树立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坚信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在全世界得到实现。纵观人类历史演变的长河,展望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人类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5)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 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 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2)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自行到来,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 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1)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2)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 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 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2) 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在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

(3)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第七章)(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