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寺庙的关系(佛是什么由寺庙承包想到的)

佛是什么?

佛本无一物,

何应众所求,

无一为所应,

亦无为所究。

佛教和寺庙的关系(佛是什么由寺庙承包想到的)(1)

现实中,一千人心中有一干个佛,每个佛都不同。每个人诉求什么,于是他们就希望佛是什么。

抛开私欲,佛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人们的内心里总是有各种污秽,那么佛就是来洗涤我们心灵的。于是有: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所以,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佛就像扫把,扫尽人心中的灰尘!

从释迦悟道成佛设坛讲经,相传已近三千年,经过无数的传说,佛在人们心中成了佛经,寺庙,僧侣。没有佛经,何以布道;没有寺庙,何为道场;没有僧侣,如何传道。于是有了菩萨、观音、弥勒、罗汉。释迦佛从无得道,后世从有悟道。

佛经不是佛写的。人写的,自然寄托了人之所想!佛经是让人以为所悟的,所以千人有千悟,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念想。更有人将佛用弹簧系在了天上,用的时候就从上面拽下来,不用的时候松开手又回到了天上。

真正理解释迦佛,从佛的本真来讲,终究涅槃是佛的正觉的境界。在此境界,贪、嗔、痴与所有的自我亦已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用常人心所悟即是无。所谓无我,无我们,无万物!

佛教和寺庙的关系(佛是什么由寺庙承包想到的)(2)

然世人往往带着自己的功利心去看待佛,认为佛法无边,有所求即有所得。所以就去向佛求功,求名,求利,求禄,其实这是颠覆了佛的本心,不知道何以为佛!

所谓佛法无边度一切苦厄,不是佛替你荡涤一切苦厄,是让你放下一切执念,包括功名利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放下了,也就没有了一切苦厄!

为什么人们都不能放下?因为放下了,身心不自在,一放下,不知己何以为在。殊不知,不自在源于内心的放不下。说明你的本心不向佛不知佛,所以你就会有因果,会有苦厄。也可以这样说,你放下多少,也就少了多少苦厄。

佛教和寺庙的关系(佛是什么由寺庙承包想到的)(3)

世俗佛家中,有一句话说,诽佛谤佛有无穷的因果,要下无间地狱。其实这本身就是不知佛,误会了佛的本心。因为佛都放下了万物,又怎么会放不下一句诽谤的话!这只是世俗中那些着了相的佛门人,在借着佛的名,要自己的因果。于是他也就污染了佛的心,着了因果,沾上了苦厄。然佛心本净,何以为染;佛本慈悲,无以所谤。你诽佛谤佛,必是心中有愤有恨,这愤与恨,会着得因果,沾上苦厄。但这不是来自佛的惩罚,是来自你心中愤与恨的因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谓既无一物,何来万物。这就是佛的本心,这就是佛!

佛本无一物,

何应众所求,

无一为所应,

亦无为所究。

悟所悟,亦无所悟!

(由寺庙承包经营想到的)

孙峰

二零二二年八月九日

佛教和寺庙的关系(佛是什么由寺庙承包想到的)(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