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阅读量的14个标题(为何这类标题让人过目不忘)

在营销领域,有个奉为经典的推销原则——AIDA法则。

A — 吸引注意(Attention)放在首位,

其次是引起兴趣(Interest)

激发欲望(Desire)

促使行动(Action)

也就是说,营销成功的关键一步就是“吸引注意”。

同样地,对于标题也是如此。

如果你的标题一开始没能成功抓住读者眼球,那么其它爆款技巧都无从谈起。

那,怎样才能让标题在众多内容中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的注意力呢?

卡内基梅隆大学行为经济学家洛温斯坦曾提出一个技巧——创造知识缺口。

即,当读者现有的知识不能解释出现的现象,就会出现知识缺口,此时用户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也会随之而来。

今天,精选君就通过3个优质标题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在标题中打造【知识缺口】,让你的文字一眼击中读者。

1

爆款技巧:颠覆认知

主标题:眼看孩子被欺负,对方家长在“看戏”,这个爸爸的做法太霸气了

阅读量/推荐量:151211/1359656=11.1%

副标题:无视孩子欺负人和被欺负,都会在孩子心里种“恶果”

阅读量/推荐量:39/1321=3.0%

来源:幼儿说

改变阅读量的14个标题(为何这类标题让人过目不忘)(1)

【案例分析】

白夜追凶里有句话:“人是习惯的奴隶”。大部人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早上起床要刷牙、晚上回家要洗澡洗脚、夜深了就要睡觉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常规认知。

如果有一天,你被解放了,认知被颠覆,此时知识缺口就会产生。

主标阅读量超副标3876倍,主要优势在2点:

1)切入点有趣,挑战认知

在人类普遍认知中,大部分父母都疼爱儿女,善待保护孩子。

而主标却开门见山,直接挑战认知 — 孩子被欺负了,爸妈却在旁观。

用户的心灵就会受到冲击:为什么爸爸不上去保护孩子?他这么做是否另有隐情?这算虐待孩子吗?带着这些疑问,读者往往会打开文章,寻找答案。

而反观副标,从常规视角切入,描述内容毫无意外:孩子被欺负了,心理肯定会受伤。

未打造出知识缺口,阅读量和推荐量都很一般。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标题所有的切入点,需与文章内容相符合,尤其是颠覆认知型观点,必须有翔实的内容作为支撑,切忌题文不符,故意制造噱头欺骗读者。

我们再看一例:

制造三国乱世的并非刘备曹操,而是一个杀猪的,可后人都忽视了他

在大众认知中,曹操、刘备这些大人物才是三国主角。而此标首句就挑战大众刻板认知,在第一时间引起读者好奇。

2)动词的使用让标题更生动

主标中“看戏”这个动词用得妙。

首先,与“眼看”相呼应,将父母冷漠、看热闹的心理描述的淋漓尽致。

其次,和“孩子被欺负”对比鲜明,明明孩子备受煎熬,父母却冷眼旁观,这2者的反差为标题增强了戏剧张力,看点十足。

从该例可以看出「巧用动词」一个技巧:

针对特定事件,观察主语和宾语的特点后,选择生动、富于个性的动词,增强标题的表现张力。

著名诗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称赞“绿”用得好!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这个“绿”切合了主语(春风)和宾语(江南岸)的特点,不仅表达出春风的到来,而且巧妙地出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2

爆款技巧:巧用转折,打造反逻辑

主标题: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拥百万军队却不战而跑!如今经济还得看游客!

阅读量/推荐量:

224377/1424060=15.8%

副标题:中国人最爱去的国家竟最不靠谱?人民天天在罢工,游客来赚钱?!

阅读量/推荐量:6118/59881=10.2%

来源:爱飞乐游

改变阅读量的14个标题(为何这类标题让人过目不忘)(2)

【案例分析】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洽的因果逻辑,这套逻辑常常让我们下意识推导因果。比如看到有人在哭,我们会推断他可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这个逻辑不一定正确,却能体现我们的逻辑思维存在惯性。因此,一旦思维惯性被打破,人们的知识缺口和好奇心就会被打开。

主标阅读量与副标题相差近22万,主要在于:

1)巧用转折,打破读者潜意识

主标“跻身世界强国,拥有百万军队”已巧妙勾勒出这个国家的形象:强大、军队充足。

此刻却笔锋一转,交代出这个国家的另一面“不战而跑”。

按正常逻辑,一个强大的国家,拥有充足的军队,怎么也该抗争一下,怎么就丢盔弃甲的跑了呢?

这和我们的认知反差极大,甚至莫名其妙;此时好奇心就会被勾起:为什么它要跑?这个国家到底是哪个?是欧洲的吗?必然会迫不及待打开文章,一探究竟。

而反观副标,逻辑上有矛盾之处。

首先,首句“中国人最爱去的地方”和“最不靠谱”没有紧密联系。「最爱去」可能是因为景色宜人、物美价廉、或距离较近等等,而“最不靠谱”描写的过于模糊,看不出关联。

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更详细的信息点,如“中国人最爱去的国家竟战乱不断”是不是吸引力一下子就出来了?

其次,分句想详细展开,用细节论证这个国家不靠谱,但说服力不够。“人人罢工”和“靠游客赚钱”并不能论证国家不靠谱,部分国家工人罢工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见,整个标题最大的问题在于逻辑不清,信息点吸引力不足,无法打破读者固有逻辑。

2)层层递进,悬念感十足

主标按照“过去—现在”的时间顺序叙事。

前2个分句交代这个国家的过去:强大却不战而逃。

最后分句,交代出这个国家的现状:如今经济还得靠游客。

从强国到依靠旅游业“吃饭”,主标层层递进交代该国的“前世今生”,信息点充足,也让人对这个转变感到好奇:变化这么大,这个强国到底是谁呢?(更多递进式的标题技巧,可参考往期文章)


3

爆款技巧:加入冲突,增强戏剧张力

主标题:吴清源:最接近神的棋圣,至今还被世人误解

阅读量/推荐量:127718/1346753=9.5%

副标题:吴清源:为棋而生,一生一世一棋局

阅读量/推荐量:144/3780=3.8%

来源:一日一渡

改变阅读量的14个标题(为何这类标题让人过目不忘)(3)

【案例分析】

在影视、文学领域中,创作者常在剧情中加入一些矛盾、冲突来让整个故事显得更有张力。

比如《蝙蝠侠》中的正邪冲突,《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身份冲突和阶级冲突等。

一旦加入冲突信息,观众的好奇心自然被勾起。

主标阅读量是副标的887倍,主要优势在于:

1)巧用比喻突出人物形象

主副标都采用亮点前置,直接点出人物身份,让读者一眼get到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篇介绍围棋大师吴清源的文章。

但主标用“接近神”这一精妙的比喻,立现大师棋艺的精湛和地位之高。

反观副标“为棋而生”太模糊,只能略微彰显出此人对围棋的热爱,没能体现这位大师的厉害之 处。

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标题信息点要精准,让读者形成具体感知,切忌模糊不清。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主标题:中国有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千年间人才辈出,不是孔氏家族

阅读量/推荐量:

31105/357979=8.7%

副标题:孔氏家族虽然厉害,但是这个家族也厉害,而且出过的人才比它还多

阅读量/推荐量:226/9120=2.5%

副标一直重复用“厉害”这类虚词来描述孔氏家族,而主标却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千年间人才辈出”来彰显孔氏家族的地位,无疑给读者的感知更强。所以主标阅读量多出副标137倍。

2)巧用冲突信息,打造戏剧张力

主标末句“至今还被人误解”制造出吴清源大师身份上的冲突感,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这么德高望重的围棋大师会被人误解?他做了什么?人们又误解了什么?

整个标题充满了戏剧性,悬念感十足。


总结

综上,在标题中打造「知识缺口」,可以考虑从3个方面入手:

1. 选择新颖的切入点,颠覆读者原有的刻板认知,但要确保切入点要与文章内容相符,不可做标题党

2. 巧用转折,打破读者原有的因果思维惯性,营造出一种出乎意料感

3. 借用戏剧冲突为标题增加戏剧张力,让标题更具吸引力

撰文by 吴玉彬

标题&封面是一篇文章的门面,内容才是文章真正的立身之本,不过若是门面更吸引人,则能吸引到更多读者,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所以今日头条上线了「双标题」功能。双标题在推荐过程中采用优胜劣汰机制。通过这一功能,创作者能够收集到可量化的数据,来了解用户对什么样风格的标题更感兴趣。创作者可对用户进行长期的测试,并根据历史数据的整理,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标题方法论。Q:如何开通「双标题」功能?A:平台主动邀请部分已有「图文原创」功能或「视频原创」功能的作者开通。还没开通「双标题」功能的创作者请耐心等待,你坚持优质原创内容的努力,绝不会被辜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