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

作者:阚宝林

【扒河】旧时兴修水利时挑河,即挑挖人工河道。又称“挑河埂”。

【扒泥鳅】夏时在河塘沟渠作坝,戽掉里面的水,于底部淖泥里用手扒寻泥鳅;或冬春时节在半干的稻田、红花草田里找寻气孔,挖出泥里冬眠的泥鳅。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1)

【包弹】批评、责怪。读若“包掸”。一说此词源于包公,他任监察御史时,经常弹劾朝臣官员,受到包公弹劾的,称“有包弹”;行无瑕疵未受弹劾的,曰“没包弹”。另有一词“包袒”,音同义异,为原谅、担待之意。

【宝嘴】亲嘴。为借音词。又称“疼嘴”、“镶嘴”。

【不遇】不再交往。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2)

【猜宝猜】最初为一种两人玩的游戏:将东西藏在手心里握住,同时挥拳、跺脚、猜喊对方东西的名称,喊对的为胜。类同“石头、剪子、布”游戏。偶泛指猜谜语。

【猝住】一下子认不出对方、想不起对方名字,或想不起平常熟悉的事物。一说“蹙住”。

【刹担子】用手臂、膝盖抵压,将稻草等用扁担绳紧密捆扎在扁担两端下方。刹担子的要点是最后对绳子的抽拉要用力,将套在扁担一端的最末一环紧紧地反扣在原先的绳子与扁担聑子间。刹紧了的担子即使在挑动过程中不断晃动也不致散架。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3)

【叉伙】a.合伙做某事。如:“房子是我俩~买的。”b.一起享用、做某事。如:“这锅饭我两个~吃。”

【掴田鸡】用“针掴子”扎逮青蛙。“针掴子”的制造方法是将大号缝衣针的针鼻烙进废旧牙刷里,再绑于棍子的前端,用以刺扎蛙类。抓青蛙的另一种工具是将废弃塑料拖鞋底绑在竹竿上,或直接用一根较厚实的竹片来拍击青蛙。青蛙夜间遇手电光不知逃避,被拍昏后四肢张开,捡到袋子后不一会,多半醒来又在里面“咕咕”欢唱。

【诧白】乱插话、讲不对的话。

【扯呼】打鼾,又叫打呼。

【抻头】a.露面。出面解决问题。b.带头。同义:扯头。

【成龄】a.顺利抚养小孩长大成人。b.(树木、家禽等)生长成林、喂养成熟。

【担门单】卸下门板担在长条凳上构成临时床铺。旧时夏季,门单是多数家庭傍晚在门口喝粥、纳凉、睡觉的主要场所。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4)

【带日子】订婚。又叫“订日子”。旧时男女婚姻大事,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谈妥,即可谈及婚期,俗称“订亲”,又称“带小日子”。后由男家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初谈婚期及女家彩礼等事项。谈妥后由男家写成期帖,连同彩礼通过媒人转达、告知女方,曰“下期单”,或“下日子”、“带大日子”、“起红”、“对月礼”等名称不等,以便让女方家庭办备嫁妆。旧日从相亲到结婚,讲究的还有“三茶六礼”一说。

【戳包】在外制造麻烦、做错事或做冒险事。语气稍弱的用“戳搅”。如同“来斯”等词汇,“戳包”亦似出自沪上洋泾浜英语trouble。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5)

【睇理】读若方言“期以”。着手、整理。“睇”在巢湖东乡至无为一带,至今有“看一眼”的意思。

【葺理】修理、摆弄。

【愡恫】方言读若“匆道”。能有效地安排、经营好家庭的事务。引申指会内外活动,找关系与门路来办事、赚取利益。如:“他会~,家里头搞直越来越好。”该词原意是奔走、钻营,《抱朴子.自叙》:~官府之间,以窥掊尅之益。一说为“撺掇”。

【打草要】用稻草单手绕制捆草用的简易粗绳。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6)

【打弹子】为昔时孩童普遍玩耍的小球弹丸游戏。弹(读若“谈”)子少部分是买自货郎担的玻璃球,曰“真弹子”,虽两、三分钱一只但多数孩童买不起,拥有一、两个黄澄澄、青幽幽、透亮崭新玻璃弹子是孩子们的奢望。大部分为小孩自制,有的跑到塘埂下偷偷掏挖黄泥巴,躲在无人处的石板上使劲搋掼,使之变熟土,搓成泥丸晒至半干,再趁大人不备或由自己烧锅时,将泥球放入锅洞烧制成陶球,此法对泥质、泥球干湿程度与火候都有讲究,掌握不好要么烧生了、要么烧炸了(开裂);有用柏油烤软搓制,但玩起来没有玻璃弹子的手感和小球撞击时的听觉享受;还有偷偷将家里不知传了多少代的茶壶盖上的包咾头(提手)砸下,再花好几天慢慢磨制的。

弹子的玩法之一是“上老虎洞”——在地上划线并挖三、五个仅容一球的小洞,最后一个为“老虎洞”。在线外将球放入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弯曲围成的小窠臼里,手背贴地,间或悬空,用大拇指盖瞄洞发力将球弹出。先进第一洞者可酌情进击下一个洞,或以攻下的洞口为据点,用自己的球击退别人的球。最先将球弹击到“老虎洞”者为胜。

【打鬲溜】因吃饱或受凉而打嗝。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7)

【打磕冲】打瞌睡。

【打狼】形容召集多人、用很大劲头、闹出很大声势去做某事。如:“就这毫事,搞那么多人去感事(干什么)?像~一样!”

【打流】昔时凡不在家种田、不侍奉父母上人,又没有正经手艺、营生的人,均被称为“不落路”。“打流”者归属于“不落路”范畴,特指不务正业、在外厮混。语义扩大亦包括在外扛包、拉车、诈骗、贩毒、赌博等。

【打皮汗】患疟疾。一称“打脾寒”。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道客巴巴(渐行渐远的方言词组)(8)

【担台】旧时夏天在户外埋桩搭起一人高的框架,在上面铺上门板等,以纳凉睡觉。

【掸绒】陆禽(主要指鸡)中公禽追逐母禽、骑压到其身上得手后,鵮住母禽头颈羽毛交配的动作。

【捣腿】借宿并与对方同睡一张床。

最忆是巢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