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皇室下场(皇室子孙后代现状如何)

清朝灭亡皇室下场(皇室子孙后代现状如何)(1)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一声令下,百万清军踏入山海关,至此,整个天地换了颜色,龙椅换了主人。统治多年的明王朝被驰骋塞外的女真族所取代,改明为清。之后,清王朝跨过难关险阻,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保佑数万百姓的平安。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后期,清王朝也不免陷入腐败落后的漩涡,从历史横线来看,是改朝换代的必经之路,可是,不幸的是,同期的欧洲走过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在彼盈我竭的情况下,不消百年,在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退位下,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走到了尽头。清王朝的子子孙孙也流落四方,在这数十年后,那些皇室子孙现状如何呢?

清王朝的皇室皆姓爱新觉罗,这姓氏是如何而来呢?身为游牧民族的女真族并没有自己的姓氏,族人都是冠以部族名为姓。元朝的完颜阿骨打的完颜就是部族名。清朝的皇室是属于努尔哈赤族的,而努尔哈赤的远祖姓夹古,是爱新部族的远支。而当时部落远支宗室划分详细,使用的远支大宗之分,遂远支都会冠以觉罗。

于是努尔哈赤一族就称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等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就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

清朝灭亡皇室下场(皇室子孙后代现状如何)(2)

随着历史的洪流,冲走了清王朝,但是清王朝的后代还是活下来了。由于,清王朝的覆灭,其子孙也改名换姓,大部分改做金姓。作为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格格和阿哥们,他们怎么活下来呢?1920年5月23日,《民国日报》上曾刊登了一篇《今日之旗人生活状况》,其中,清朝亡国之后,一类是享有《优待条例》皇室宗亲,即使在家族的庇护下存有家底。

但在日积月累的花费下,入不敷出,另外一部分更是少不经事,“众家丁分肥”,后面,皇室宗亲也大致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而在皇室宗亲之中能够自强自立的人,"此派为旗族中之尚佳者",慢慢的也与其他名族同化,不再讲究其他,依靠自己的能力谋生;其他以汉军旗人居多数,也有以人力车为谋饭之计,生活困顿但也能存活下来;最后一类就是什么也没有,只能靠着曾经的黄金梦过活,最后注定穷愁潦倒而死。

满人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混混度日,没有祖宗的庇护,又没来得及学习一门技巧谋生,大部分人流落街头、沿街乞讨、挖掘祖坟、饿死街头;而少部分有头脑有志气的人学起了做生意,有的卖蔬菜水果、卖鱼肉,有的街头卖艺等。也会有一些为自己铺平后路,善于谋算的,带着钱财移居海外。在清亡后有近三万的贵胄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满洲的起点——东北,改名换姓后重新生活。

清朝灭亡皇室下场(皇室子孙后代现状如何)(3)

在时代风气逐渐宽松的今天,也有皇室子孙重新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其中当属乾隆的第七世后孙爱新觉罗恒绍,与偏远沾亲带故的皇室后裔爱新觉罗州迪。与不同于爱新觉罗•州迪不同,爱新觉罗恒绍是有族谱为证的正宗皇室血统,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乾隆帝戴过的玉扳指。

爱新觉罗恒绍1958年出生于吉林,目前担任吉林省政协常委、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 。进入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研习,最终也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就职于吉林一家中医研究所,致力于中医的研究与推广。其中所做的医学著作也是获得大众的认可。

令爱新觉罗声名大噪的是一次祭祖仪式,据《吉林日报》记载:2015年4月25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乌喇公园,现年57岁的乾隆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号召各地的各地满族同胞来吉林省参加祭祖大典活动。凭借自己皇室子孙后代的身份严格遵循清朝的相关“规定”,将一切清朝的祭祀制度照搬不改。

里面的地位有“皇帝”、“皇后”、“太监”、“宫女”、“文武百官”等人。不仅仅这些,就连那些“萨满”等祭祀人员也请了过来。爱新觉罗恒绍带头“宣传”祭祀工作。使得祭祖当天不仅多家媒体带着大炮一连串的问题全程直播,还有大量民众赶来围观老祖宗的祭祀。

清朝灭亡皇室下场(皇室子孙后代现状如何)(4)

仪式中,爱新觉罗恒绍身着龙袍,“扮演”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列祖列先,祭祀鬼神,最后还煞有介事的祭拜了长白山的“山神”。这一次祭祖展现了一次古代“正宗”的祭祖仪式,颇具规模,但在民主共和的今天,这样的等级分明的祭祖仪式倒是显得不伦不类。

爱新觉罗在心理十分认同自己的身份,也特别爱显摆自己的身份,见人都要强调自己是爱新觉罗的后代,在外,他的穿着格外讲究,祭祀时,他会穿一身清朝的服装,作家族领袖出场,还会把眼镜带成溥仪的样子。

在外讲究皇室的牌面,格外注重自己的身份,就连在家也是极其看重,会穿上类似黄马褂的衣服,彰显自己皇室贵族的身份与威严。而他的妻子也和他一样,穿上格格或者妃子的衣服,打扮的也是很像皇室人家。除此之外,他也将他的家打造成皇宫的风格,古色古香、金碧辉煌。

清朝灭亡皇室下场(皇室子孙后代现状如何)(5)

最令人好奇的是爱新觉罗.恒绍大拇指上的扳指,据他说是乾隆皇帝祖传,有学者要求他上交鉴定一番,他却断然拒绝了。自称这是传家宝,不能轻易交给外人,因此,对于真假,我们也无从而知。

虽然清王朝覆灭,人们也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但距离历史最近,而有具体影像记载的清王朝,却仍旧被人抓住这些机会,大肆宣扬鼓吹自己的身份,借机炒作一番,为自己博得机会。后人有各种活法,最终结果怎么样,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也只能依靠网络而乐一乐,对于那些历史的,过去的,就让它消散吧。

文/史海观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