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

正史中,诸葛亮作为三国之一的蜀汉的重要人物,支撑刘备病逝后的蜀汉十一年,位居丞相,大权在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多有建树,是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但却并没有小说中说的那么神奇。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1)

而罗贯中源于对刘备集团的热爱和对诸葛亮的敬仰,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进行了神话加工。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2)

那么,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是怎么对诸葛亮神话的,且看阿逸为大家整理的罗贯中做的十件事:

第一件事,将刘备的博望坡之站写给了诸葛亮。

事实上,博望坡之战发生在刘备请诸葛亮之前,是刘备的杰作。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先主传》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3)

而小说,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能力,以方便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的核心,将博望坡之战写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完成博望坡之战后,蜀汉的能臣老将,各个诚服。

却说孔明收军。关、张二人相谓曰:“孔明真英杰也!”

关、张下马拜伏于车前。——摘自《三国演义》

第二件事夸大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仅仅作为信使,勾连刘孙双方。而在这件事中,鲁肃出的力比诸葛亮还大。在正史中仅仅记载诸葛亮去联络孙权,就再无其他记载。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三国志·诸葛亮传》

而《三国演义》中,不光写了诸葛亮去联络孙权,而且写了舌战群儒,把庞统与周瑜定火攻之策,孙权的草船借箭都写给了诸葛亮等等。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4)

这样写,是为了更进一步强化诸葛亮的能力,让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核心更有说服力,也让诸葛亮蹭一把赤壁之战的荣耀,让诸葛亮的个人能力,跃然纸上。

第三件事在赤壁之战中,神话诸葛亮的能力。

古人能夜观天象,观察出以后的天气什么的,我觉得可信,但能设坛招风就太夸张了。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5)

小说中赤壁之战关键时刻,定了火攻之策后,周瑜苦于风向不对,没办法实施火攻,这个时候诸葛亮战了出来,直接设坛招风,将北风改成了南风,直接决定了火攻的实施,决定了赤壁之战的成败。

让诸葛亮的能力直接神话,由人变成了“半仙”。

第四件事把周瑜写成嫉妒小人,被诸葛亮气死。

实际上,周瑜气度恢弘大气,与诸葛亮接触并不多。死因也是因为受伤后,得病死的,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

瑜长壮有姿貌。

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肋,疮甚,便还。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6)

小说中直接写周瑜气量小,擅嫉妒。而且为了安排周瑜被气死,安排了三个回合,用了三气周瑜,让诸葛亮把周瑜的计策一一解决后,才气死周瑜。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很是悲催。

罗贯中为什么这样写呢,就是为了让一个历史知名人物,来给诸葛亮当配称,一方面强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方面衬托诸葛亮的气度。

第五件事同样以嫉妒为由,写死庞统。

事实上,庞统死于进围雒县时,而非落凤坡,而且与诸葛亮没什么关系。当时,诸葛亮还在荆州调兵遣将,正准备进川,也没写什么信给庞统。

庞统此人,与诸葛亮同名,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名气。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7)

罗贯中为了显示诸葛亮独一无二的性质,先把庞统献火攻之计安排给诸葛亮,又把庞统写成急于立功,恃才傲物,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人。

这与历史上的庞统相去甚远。

第六件事,继续夸大诸葛亮,在入川中的作用。

当时,诸葛亮在刘备入川得益州的过程中,也贡献了一定的作用,却远非小说中的那么大。

实际上,当时刘备已经打下涪县,又打败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又招降了李严,进入了绵竹,包围了雒县,才让诸葛亮、张飞、赵云从荆州沿江进川的,而这个时候庞统还活着。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8)

小说中,不光让庞统提前死,还将诸葛亮进川时间提前,就是为了夸大诸葛亮的作用。

第七件事,渲染诸葛亮南征的神话色彩。

诸葛亮征讨南蛮,确实困难,却没有小说中那么神奇。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

正史中,只记载了这一句话,时间、事件、结果。简单明了,没有小说那样,“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什么狮虎象豹兽兵什么的,都是罗贯中为了神话诸葛亮,设计的片段和桥段。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9)

第八件事,七星灯续命。

罗贯中在诸葛亮命不久矣时,又安排了“七星灯续命”的事件,结果被魏延破坏了。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10)

这是绝对的神话色彩,是为了渲染诸葛亮的悲情,北伐大业未成,却已命不久矣,好不容易有了可以续命的方法,又被破坏,更加重了诸葛亮的无奈,天不假命的悲情。

让诸葛亮一心操劳,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形象更具体生动。

第九件事,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小说中,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兵还在前线,这时没有主帅,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而这时,诸葛亮想了一个妙计,就是安排人马徐徐而退,让断后的人带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的雕像。司马懿追来,就以埋伏的形式让司马懿看见自己的雕像,让司马懿以为中计,确保蜀军的撤退。

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而实际上,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根本就没有追赶。而是等蜀军退后,才进军的。

司马宣王与亮相持,连围积日,亮数挑战,宣王坚垒不应。会亮卒,其军退还。——《三国志·魏书三·明帝纪》

同样在三国志魏书中,也没用记载司马懿追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11)

而罗贯中依旧是采用反衬托的方法,用司马懿的中计,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十件事,算死魏延。

魏延作为刘备集团的大将,曾经独守汉中,可以看出刘备对他的信任,事实上魏延能力确实厉害,只是后来诸葛亮死后,与杨仪争权,被杀了,所以名声不好。

秋八月,亮卒于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三国志·后主传》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诸葛亮安排马岱计策的事情,而小说中为突出诸葛亮的眼光和神话色彩,先安排在魏延投降时,看出他有反骨,要杀他,又安排诸葛亮死时,就知道魏延会反,提前安排马岱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神话诸葛亮的十件事)(12)

魏延虽然反叛过,不过为了争权,也是为蜀汉操心,结果被罗贯中为了神话诸葛亮,黑了一把,确实难受。

当时,历史上诸葛亮确实能力非凡,罗贯中就是太喜欢和崇拜诸葛亮了,所以才在小说中,为诸葛亮添功加戏。虽然有过度神话诸葛亮的意味,不过以诸葛亮的名气,罗贯中进行一些艺术加工,也确实不为过。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不才小生阿逸君# ,阿逸为大家带来更多历史背后的文化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