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水饺的散文(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

#创作挑战赛#

冬至吃水饺的散文(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1)

昨日立冬,毫无感触。可能是现在的冬天太过于混迹于人世间,以至于也凌乱不堪,该冷的时候它懒洋洋地拖拉着,零上十来度的气温着实逼迫的西伯利亚冷空气掩面而泣,心想:你这个忘恩负义的浪荡子,难道忘了我这个大明湖畔的西雨荷了吗?

和人一样,冬天是不承认自己的不着调的。万人瞩目之下它虚与委蛇,夜深人静时忽然想起自己作为一个寒冷季节的责任,温度呼呼的下降,不到零度誓不罢休。窝在屋子里的人对此呈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的怨气早已被凉了热热了凉的抽风式供暖吸引去,给暖气片放气放水,然后等待下一秒的期冀,推诿使人无奈,漠视大过嘲讽。

老百姓化解惆怅的方式很简单——吃。老祖宗留下的节气节日,除了越来越淡的规矩外,唯有应景的饮食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大家聚会的理由、解压的方式、安慰心灵的不二法门。又或者,以前从未有过的关于饮食的说法,不知何时,不知由何人提起,成为某种共识,比如,立冬吃饺子。

讲真,我现在经常陷入记忆的陷阱,感觉立冬吃饺子是自打儿时便有的说法。为了确定以及肯定,我询问了几位父辈老人,得到了统一的回复:过去真没这讲究,咱以前不是说冬至吃饺子吗?

否定归否定,谁也阻止不了人们吃饺子的热情。话说饺子真是神奇物事,它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家有喜事吃饺子,家有白事也能吃饺子;过年吃饺子是必然的,中秋吃饺子也不能算错;周末吃饺子是因为有时间,周一到周五吃饺子是因为时间紧……如此看来,立冬吃饺子确实应景。

冬至吃水饺的散文(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2)

饺子产生于冬季,最初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预防和治疗耳朵生冻疮。可能是勤劳节俭的古人治疗完毕后不忍心浪费,把治疗包煮来吃掉,一尝,味道不错,于是在民间有了“好吃不过饺子”的盛誉。无论朱门草庐,皆以饺子作为表达郑重正式的上品。

据我的父亲回忆,在他儿时,饺子是真正的过年物,平日难得一见,所谓冬至吃饺子也被奶奶有意的忽略,或者偷换概念包几个土豆萝卜馅儿的莜面饺子替代,就这也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食物,吃不饱,解个馋而已。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尽量减少吃饺子的次数,哪怕立冬吃饺子真的是古早的传承,也不会被世人认可。多吃次饺子,意味着家里得多消耗一次白面和肉,非寻常农家可想。

到了我的小时候,吃饱早已不是问题,吃好已经搬上台面。饺子不是奢侈物,但也足够稀罕。一年吃个十几次,已然让很多村里人家羡慕不已。即便如此,立冬也没有吃饺子的习惯。有时候立冬恰好赶上周日,家里也会包顿饺子,与习俗无关。

其实我认为,立冬吃饺子,挺好的。再暖的冬也是冬,西北风带来了寒意,喝西北风渐凉了人心。此时此刻,没什么能够比一顿热乎乎的饺子更诱人的了。

冬至吃水饺的散文(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3)

身为被生活折磨的八零后,我和爱人喜欢吃饺子却懒得包。食量渐少的我们,总觉得为了吃几个饺子大动干戈不值当,不如点个外卖省事。在我丈母娘看来,我们的这种想法简直不可理喻,包个饺子有啥费事?还不是你们懒得可以?

为了解救我们的懒惰,昨日丈母娘拎着大包小包登门,要给我们包饺子。一个月来的半封闭,以至于买肉买菜殊为不易,需要排很久的队。老太太不怕排队,也喜欢排队,这是她和老街坊们难得的聊天契机。

买来的肉不绞,丈母娘嫌外面的绞肉机不干净,拿回家,洗干净后自己来。说来惭愧,我们做饭不成,可做饭的工具是应有尽有,虽然多数自买来便成为陈设,在家中某个角落灰头土脸地落寂着。我翻腾了好一会找出绞肉器,在丈母娘“孺子不可教”的眼神中讪讪地把它清洗干净,开始了它在我家不多的出力机会。

家常饺子,猪肉大葱、猪肉白菜、猪肉韭菜是为常态,我爱吃的羊肉胡萝卜由于爱人和孩子闻不得羊膻味,无奈作罢。大葱,是丈母娘秋末时候屯下的,她保持着过去的传统,我们当地产的鸡腿葱、大白菜,每逢入冬前都要买上一些,不是为了节省,而是她觉着,鸡腿葱比大葱好吃,放置的大白菜比大棚里的有味道。

绞肉、切菜、剁馅儿、拌馅儿依次进行。干活时有人聊天,活计也就成了顺手的差事。醒发地面,丈母娘负责擀皮,这个又是我等惭愧之处,我们也会擀皮,可速度和质量不敢恭维,此也是我们不愿意自己包饺子的主要原因。

冬至吃水饺的散文(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4)

丈母娘擀皮,我和爱人包,孩子在一旁捣乱,丈母娘给了孩子一块儿面团,小朋友才暂时安静下来。说来奇怪,我和爱人擀皮不行,包饺子还不错。爱人能捏出整齐褶子颇为好看的饺子,我能包小孩儿喜欢的兔儿、耗子(当然,只是形似)。

丈母娘包饺子,定要多包。吃不了的动起来,又是一两顿。饺子包好,锅里的水准备就绪,下饺子,开锅,点凉水,再等开锅,饺子终于圆润起来。捞出,盛大盘子,剥蒜,备醋,开吃。

一家人吃三种馅儿不说,所蘸之物亦各有不同。我爱吃醋,半碗醋是标配;爱人喜酱油,凉拌酱油是蘸饺子的必须;丈母娘是醋里面加辣椒油,染的碗边尽是油亮亮;孩子什么都不蘸,就着饺子汤吃饺子。几个人唏哩呼噜吃着饺子,为什么吃饺子早已抛之脑后。

饺子吃完,来碗汤,扔几根咸菜,美滋滋。肚圆之际,想起题目立冬还是冬至吃饺子的疑问,不禁自我好笑起来。吃饺子还需要理由吗?不需要。也许也需要,寻找幸福算不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