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

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1)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自从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晚清王朝的历史,就是越折腾越凉。除了被人变着花样揍,就是被人变着花样强迫签约,丧权辱国的丑剧隔几年一桩,落后挨打的国耻,一百多年后依然叫人细思极痛。可为什么?这个也曾立志变革的王朝,终于不能幡然自强呢?

很多有识之士说,那是因为晚清王朝闭关锁国,统治者思维保守僵化。但看过下面这些“神操作”,说晚清王朝保守,显然有些冤枉。这几桩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道理却是一致——大清朝为何不争气?这些堪称“神操作”的奇葩事,都是精确的解释。

一、英国女王“反清复明”

都说晚清闭关锁国,但挨了几次揍后,大清王朝的外交活动,其实也早就十分热闹。《晚近中国变局往事录》记载,1890年光绪皇帝大婚时,西方各国纷纷送礼来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还特意送来别致礼物:一座制作精美的新式自鸣钟。该钟表不单是彼时欧洲高贵奢侈品,且钟上特意用汉字镌刻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用词之考究,意义之喜庆,可见其一片热情。

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2)

没想到这一片热情,却惹得慈禧太后大怒。如果不是英国送的,恐怕就得当场把这精美自鸣钟砸粉碎。饶是不敢惹英国,慈禧事后还是下令,把这设计考究的自鸣钟搬出大殿,随便找个地方扔掉。为何如此糟蹋东西?就因这对联里“日月同明”四个字,瞬间触了慈禧忌讳:日月同明?你英国人几个意思,难道要来反清复明不成?

诚心送祝福的维多利亚女王不会想到,热心送个礼物,就成了“反清复明义士”。慈禧太后的脑袋瓜子,究竟是什么操作?

而且这都是十九世纪末了,慈禧老太后的思维,竟还停在反清复明的年头。如此落后思维,大清想不落后都难。

二、文盲做高官

周星驰喜剧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文盲苏乞儿打通关节当官的桥段,曾惹得好些专家纷纷质疑。但光绪皇帝却可悲痛证明:大清真有这事儿。

《四朝轶闻》记载,光绪年间的京城木材商玉铭,就拼命打通关节,竟弄到了四川盐茶道这样的肥差。按照清朝制度,高官新上任前,要到皇帝面前谢恩,这也本是个走形式的事情。可一看到玉铭满身粗鄙气质,光绪皇帝就起了疑。顺口问了句玉铭先前在哪里任职,谁知玉铭大大咧咧回答:奴才没当过官,以前一直是某某木材厂的掌柜。这下把光绪惊掉下巴:啥?一个木材贩子,就能随随便便,当上位高权重的盐茶道了?问他为何不卖木材去做官,玉铭回答更坦诚:卖木头一本万利,当官无本万利——来钱快呗。

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3)

更毁光绪三观的还在后面,憋着气的光绪帝,命人拿纸笔给玉铭,令他好好写写当官前的履历。谁知玉铭写完后,光绪更差点晕倒:偌大的纸上,就写了“奴才玉铭”四个字,而且还东倒西歪,就连“玉铭”这俩字,他竟然都没写对。啥?你不但没当过官,竟然还是个文盲!

一个文盲竟能当上盐茶道,大清的做官学问,操作起来实在套路深。

暴怒的光绪皇帝,当场罢了玉铭的官,可怜买官不成的玉铭,后来木材生意也不顺,一气出家当了和尚。可这“文盲做官”的操作,也足以说明大清的吏治,已是何等不靠谱。

三、百姓齐心保强盗

清末铁腕强人岑春煊,以擅打贪官恶霸著称,人送绰号“官屠”。光绪年间他就任四川总督,出手就把当地一个把总拉下马。这位把总别看只是七品,平日以乡绅模样示人,其实却是个恶霸强盗,多年来无恶不作,人命案就犯了一堆。拿下如此恶人,当地岂不大快人心?不料吓坏岑春煊的场面出现了:在押送这强盗的一路上,沿途百姓人山人海,哭着求岑春煊放人。还有人倾家荡产,给这强盗送吃送喝。难道这是个深受爱戴的侠盗?

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4)

直到岑春煊顶住压力,毅然将这强盗枭首示众,先前捶胸顿足求情的老百姓们,这才怯生生说了实话:原来先前这强盗每次入狱,都会装模作样关两天后就放出来。出狱后更是变本加厉祸害老百姓。所以这次岑春煊抓人,这些老百姓们以为也是装样子,当然要在这强盗面前讨好卖乖,就求他出来后别祸害自己。哪里想到,这次岑春煊来真的。

这“百姓保强盗”的奇葩操作,却狠狠打脸了,长期以来放任恶霸的大清官府。

四、丢脸到日本的“大清考察团”

1903年,日本举办“第五次劝业博览会”,这场在大清邻国举行的产业盛会,自然是大清朝难得的学习机会。清王朝上下也无比重视,特意组成以商务部尚书载振和户部右侍郎那桐带队的庞大考察团,浩浩荡荡抵达日本。消息传来后,日本当地的华侨们奔走相告,华人店铺挂满龙旗,华侨穿上节日盛装,热情迎接他们的到来。谁知紧接着,就是一盆凉水浇头。

原来这支号称荟萃当时大清朝堂“青年才俊”的考察团,到了日本之后,就在展览会场匆匆打了个照面,接着就一个人影都不见——全都撒腿奔了日本的当地的酒楼妓院,各种胡吃海喝的新闻,迅速占据日本各大新闻头条。就连他们这一路行程,都是走一路洒一路钱,搂着日本歌姬当众招摇——这真是来考察的?

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5)

当然,要说没考察,也算冤枉他们。在东京的时候,他们倒是装模作样参观了下东京造币局,说是考察日本造币,却是走马观花看看就要走。在造币局的来宾路上签名时,身为大清“商务部尚书”的载振,居然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了“戴振”。也别嘲笑文盲玉铭能当盐茶道了,堂堂大清朝的尚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所谓的“大清精英”,竟都这个素质。

这种素质,闹出这样的神操作,确是正常表现。

五、天津“假租界”

大清朝不停丧权辱国,以至于好些国土,就被列强堂而皇之划成租界,比如天津一带,就有大片洋人横行的租界。但这深深国耻,却叫天津源丰润管事詹丙生瞅准了商机,竟伙同几个亲戚,在租界边上私盖了几百间房屋,堂而皇之挂上“巡捕房”的招牌,大模大样盖起了“假租界”。

这种事都能造假?在詹丙生的巧妙策划下,这几百间房屋,完全照着租界里外国巡捕房的模样造,每间房都以假乱真。然后笑话就来了:租界里的洋人,以为这是清政府的府衙,于是就没搭理。那天津当地官员呢?竟以为这真是外国人强占的租界地,居然连问都不敢问。

干看着詹丙生一干人等,大模大样在这里审案办事,几乎垄断当地一切行政管理,后来更明目张胆收受贿赂。连天津地方官,都以为他们是给洋人办事的华人官员,竟还送钱请他们去租界疏通关系。每天的幸福日子,真是躺着都来钱。

真实的晚清历史(看过晚清这些奇葩事)(6)

当然,这幸福生活倒也没维持多久,没过几个月,“假租界”就穿了帮。可捂脸的清朝官员,怕丢面子不敢深究,只是没收了部分房产了事。主犯詹丙生呢?为了堵他的嘴,清朝官员更默许他刮走剩余房产,变卖了赚了一大笔钱,靠着这通神操作,狠发了一笔国难财。

这样的造假闹剧,足见大清官员的糊涂加没种,如此王朝,别管洋务运动如何轰轰烈烈,终究还是没救。

参考资料:《光绪朝奏折汇编》《清实录》《汪穰卿笔记》

一个朝鲜人在明朝的奇幻漂流,还原了被古装剧歪曲的大明繁华

明朝亡国前的“壮烈时刻”,背后却是多少哭笑不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