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

从高等院校数量看,北京92所,武汉83所,广州83所,重庆70所,郑州67所;从高层次院校(双一流)数量看,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武汉、广州、西安、成都都是7所。广州的高等教育似乎已经很强大了,为什么还要“疯狂”建大学呢?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1)

一、为何要建大学?

首先,“疯狂”建大学是相对其他省市而言,广州市近些年在高等教育建设上闹出的“动静”比较大,有合并院校、有引进院校、有新建院校。其次,有一个数据特别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本专科院校比。

所谓的“本专科院校比”,指的是一个区域内,本科高等院校与高职专科院校的数量之比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2)

北京是2.68,西安是2.32,南京是2, 上海是1.67,武汉是1.24,天津是1.19,成都是1。广州有37所本科院校,46所专科院校,本专科院校比只有可怜的0.8。尽管广州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接近160万,超过郑州和武汉(130万上下),位列全国第一,但平均院校层次却并不怎么高。

广州建大学,从浅层次看,能增加院校数量,也能提高整体质量;从深层次看,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提高大湾区的凝聚力有关。在本文第三部分,我会进行详细阐述。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3)

二、建了哪些大学?

6月29日,教育部宣布,已于近日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广州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大学的有益尝试。

这一则消息第一时间就出现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官网上。与此同时,学校公布了首批开设的专业。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4)

2022年,该校将有15个研究生专业开始招生,涵盖金融、交通、材料、芯片、计算机、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2023年,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3个本科专业将正式开始招生

香港科技大学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年轻院校之一,成立于1991年。这所大学的综合排名已经直追香港传统两大名校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新科技领域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这所大学落地广州,意义重大。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5)

除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还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它是以中科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二级学院,是这所大学全国布局的重要一枚棋子,在广州有两个校区,办学规模不大,学校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

以上两所高校都属于“引进院校”,广州还从内部挖潜,推出了“合并院校”,那就是广州交通大学。2021年正式获批的广州交通大学,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合并了多所高职专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6)

除此之外,黄埔大学这所市、区共建的“新建院校”也颇为引人瞩目。在此我要重点提醒的是:第一,广州的黄埔区,不是上海的黄浦区;第二广州的黄埔大学不是北京的黄埔大学,后者是非学历教育机构;第三,黄埔大学和黄埔军校旧址都坐落在黄埔区,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

除了上述的高等院校,广州的高等教育发展还体现在科研院所的数量不断增加和本土高校的层次不断提高方面。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7)

看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在广州设立了科研院所。看本土高校,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不仅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五张老面孔,还出现了广州医科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这两张新面孔。

广州正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高等教育资源。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杂音不绝于耳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8)

三、吐槽是否有理?

有人质疑: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日益严重,中国还需要新建大学吗?

我想说的是,第一,从全国状况来看,人口变化曲线非常明显,但广州在近些年都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咱们分析问题既要看面,也要看点。

第二,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想要持续向前发展,就需要有人才做基础,高校恰恰能持续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达城市建设高度教育,是有充足理由的。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9)

第三,广东一直都是高考大省,但高考难度一直都很高。相对于广东的高考生数量,本地的高校数量反而显得不足,多建设大学能缓解本省的“高考内卷”。

第四,越来越多的港澳高校把校区先后开到广东各地市,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澳门大学(横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大学(深圳)、澳门科技大学(珠海)、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公开大学(肇庆),越来越多的香港学生来内地上大学,这对于大湾区的大融合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10)

有人质疑:建那么多大学有什么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才出了几个?

我想说的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建设大学的主要目的。短短几十年,我们的高等院校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三(印度第一,美国第二),全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幅度提高,谁能说这没有意义?

诺贝尔奖获得者基本都接受过优秀的高等教育,但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可以直接归功于学校的培养呢?依我看,诺贝尔奖获得者短缺的背后,是学术风气和学术环境问题,甚至与从小学到中学的基础教育相关。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11)

有人吐槽,广东的合作办学和民办高校收费太高。

我想说的是,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广东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当地的经济比较发达,孩子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比较强等因素。放眼全国,这种现象绝非广东独有,但合作办学和民办院校毕竟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绝大多数孩子进的是公办高校,学的是普通专业。

广州“疯狂”建大学,自有其理由;引进合并与新建,不外三条路;意见当然可以提,要思考全面。对于广州的高等教育,你怎么看?你认为哪些城市有必要大力建设高等教育?你认为哪些城市的高等教育最健康?来评论区聊聊吧。

河南疯狂建高校(广州疯狂建大学)(12)

历经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原创不易,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如有侵权,必追责到底。

#全国最强省会的教育资源有多强##广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