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语文学习真正的实用方法)

聊一点关于语文学习的体会和理解吧。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含义:语,文。语,指的是工具的意思,文,指的是素养的意思。前者即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等等,后者主要体现在阅读,写作等。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没有工具,不能形成素养;没有素养,工具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语文学习真正的实用方法)(1)

先说说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既然称之为工具,用一句古话解释就很好明白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一件好工具应该怎么发挥作用呢?说白了就两点:一是勤保养,二是勤使用。除了书本,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基础知识的影子,注意点滴积累很重要,这就是“勤保养”;再来呢,要给工具创造使用的情境,生记硬背不如把它用起来,比如别字,多音字,多义词容易混淆,那么就在使用中区分,比如可以通过造句或在读文章时分辨字词不同的意思,加深理解和记忆。再比如文学常识,如果只是背诵很容易就会忘记,那么在作文中可不可以引用呢?类似的方法可以总结出很多,这里只说一二。毛主席曾说过“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句话用在学习上再合适不过。

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语文学习真正的实用方法)(2)

再谈谈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这里的阅读理解不仅包括做阅读理解题,还包括审题能力,名著阅读能力。

主要说说学生最关心的如何破解阅读理解题的魔咒吧:学了很多答题模板,刷了很多题,但是效果似乎不怎么好。怎么应对呢?从如下入手:

一、 应答心态

大部分学生只要觉得文章读起来有一些不好理解就犯怵,情绪上就乱了,不曾想只要是个人出题目考别人,肯定是希望难一难对方的,但你要知道他既不敢超纲,也不敢让所有人都答不出,有时只是转了个弯而已。所以心态要放稳,不要忘乎所以,也不要不知所措。

二、 提升共情能力

答题模板都用上了,也用了很多答题技巧,为什么不能拿高分?那是因为你并没有完全读懂文章,没有真正地体会作者的感情。你只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而没有让自己成为作者。佛家有句话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每个人看同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看法,你需要做的是“无我”---换位思考,去体会作者的心境,有没有与你有共鸣的地方;仔细体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希望考察你的点是什么。

三、 如何理解文章

三个层次概括: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先通读一遍,有个大致的 感觉和理解,也就是我们说的字面意思,要保证能理解最简单的含义;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读通了字面意思,就要通过那些你感觉重要的关键词和句子,去思考可能埋藏在表面下的真实想法,想想是否有弦外之音;3又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想想内在深意是通过哪些方法表现为现在的文字形式,表面和内在是如何统一的。经过这三个步骤,基本就可以掌握一篇文章的脉络。

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语文学习真正的实用方法)(3)

最后聊聊写作

万千人的老大难问题,怎么解决?说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有没有观察过娃娃学走路?家长们都是怎么教的呢?是不是先安抚鼓 鼓励,接着再告诉他该怎么挪步,掌握平衡,再让他看着别人的样子自己试着迈步,最后放手让他自由走。

这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少一个都是最后变成“邯郸学步”。学写作也是这样的过程,我总结为四步个步骤:“GXFC”,你也可以记忆为“恭喜发财”,自己在家就可以辅导。

感受(G)

拿一篇有感觉的名家作品,注意,是学生要有感觉的。对低龄儿童来说,课本上李杜的诗再伟大,可能都不如“鹅,鹅,鹅”来得有意思。让他先说说好还是不好,这一步只讲感觉,接着让他说说好的具体地方。任何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也如此,只有感受到美或趣,才有学习的欲望。

分析(X)

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最喜欢之处,用学过的基础知识。提醒他哪些是没注意到的闪光点,最后帮助他一起整理。

模仿(F)

任何艺术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用分析出来的那些优点,试着模仿写一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作文。是不是也会一样优秀?

创新(C)

模仿之后不是就结束了,还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写这个题目或题材呢,摸索一下有没有新的可能,再和自己模仿的那篇比较,有没有提升?

只要两篇习作,四个步骤,都会有所收获和体会,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不是问题。试一试,你会看到效果。

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语文学习真正的实用方法)(4)

OK,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下回聊一聊语文与美育,哲学的关系,依旧干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