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

对于鱼肉,很多人都是一种看法,就是经常吃能给身体带来好处,可以帮助补充营养,老人、小孩以及孕妇、产妇吃都是有益健康的,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隔三差五吃点鱼,当然,也有一些鱼被列入了黑名单。

但生活中平常吃的鱼,经常吃是有益健康的,可美国有研究称鱼肉中含有致癌成分,经常吃可能就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是真的吗?难道鱼不能多吃了?

鱼肉中真有致癌成分吗?

此研究被发表在了《癌症原因和控制》上,研究对象是49.1个美国人,发现每天都吃鱼超过一两的人,一年下来,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比较高。这个结果一出现,大部分人都是不相信的,怀疑此项研究的真实性。

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1)

只能说没有仔细了解真相,事实上研究中已经说明,最终导致癌症发病率变高的,其实并不是鱼,而是鱼当中携带的一些重金属成分,比如说砷、汞、二噁英,这些物质摄入过多,也就会容易引起中毒,或者诱发癌症。

这样看来就合理很多,有一部分鱼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生长,确实可能携带重金属,如果爱吃鱼的人,经常食用的是此类鱼,还真是有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不过,也请大家搞清楚一点,就是鱼还是可以吃的,不能以偏概全,大部分鱼不能吃,不代表所有鱼都不能吃,有些鱼经常吃对健康是有益的。

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2)

注意:中国式咸鱼,确实含有致癌物质,为了健康,要尽量少吃。

中式咸鱼早就被世卫组织列入1类致癌清单中,在腌制和暴晒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其中占比较多的就是亚硝酸盐,此种物质进入到人体,会被转化成为亚硝酸铵,而亚硝酸铵有致癌风险。

而且,腌制的咸鱼,当中含有的盐分很多,长期大量食用,对于脏腑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导致脏腑损伤后,也算是在给癌细胞制造机会。如果你爱吃腌制的咸鱼,希望能限制摄入量,不要那么勤快地去吃。

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3)

除了中式咸鱼,还有一些鱼也不建议经常吃,比如个头大的鱼、长相奇怪的鱼,以及来路不明的鱼,这些鱼都有可能携带重金属,经常食用就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人喜欢吃生鱼片,也是希望减少食用,以免摄入较多的寄生虫,对健康也是没有益处,可能引发相关疾病。

那么,不吃以上几种鱼,经常吃鱼能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很多鱼肉中,都会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这两种物质,对于辅助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益处,而且,还可以帮助改善血液的粘稠度,所以,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也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4)

鱼肉当中的氨基酸,会有利于阻止动脉硬化,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硬化有很大关系,适当多吃点鱼肉,对减缓动脉硬化的速度有积极的作用

适合孕妇食用

孕妇在孕期适当的多吃鱼,在补充营养素的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孕期中每周都能坚持吃鱼,胎儿出生后患湿疹几率会比较低,要知道婴儿湿疹也是一个烦人的问题。更何况孕期多吃点鱼,还会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鱼肉当中含有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益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对于提升婴儿的智力也有帮助,而且对婴儿的语言和运动能力开发也是有益的。

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5)

帮助预防帕金森

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有发表过相关研究,表明多吃鱼可帮助营养保护神经系统,主要是大部分鱼类当中会含有一些有益预防帕金森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与帕金森关联性比较大,而这种蛋白质就叫Parvalbumin,它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低儿童哮喘

荷兰有过针对儿童的研究,在研究中主要是对儿童进行跟踪追访,研究对象一共有7000多个,孩子从6-12个月时就坚持吃鱼,一直到4岁,经过分析过后,发现这些儿童患哮喘的风险明显降低,主要是鱼有抗炎的效果。

鱼生吃多有哪些危害(发现鱼肉中含致癌成分)(6)

特别是鲤鱼,如果小儿有咳嗽、哮喘现象,食用鲤鱼头熬得汤,可帮助改善病情,不只是鲤鱼,鲢鱼也可帮助改善咳嗽。

在中国,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吃鱼的,鱼的种类很多,做法也有很多,更为关键的是,多种鱼类中含有的有用物质很多,上面也已经说明了一些。至于有说法称鱼当中含有致癌成分,只是说鱼当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成分,只能算是部分的鱼,多吃不益健康,还有就是做法上,也是不利于健康的。

参考资料:

1. 《科学吃鱼有益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咸鱼腌制过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与评价》·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刁石强,周婉君,陈胜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