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壳有斑点就不能吃了吗(鸡蛋壳长斑点到底能不能吃)

鸡蛋里面的营养成分几乎包含了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可以说吃鸡蛋=全营养餐。但如果吃不对也可能暗藏健康危机。

一名年仅6个月大的婴儿,因吃了“长斑”鸡蛋,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继而抽搐、昏迷被送往医院抢救。

对此,医生怀疑是宝宝吃了感染沙门氏菌的鸡蛋,才会出现此些症状。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如果侵入人体,可引起食物中毒。有数据显示:中国蛋及其制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但那些“带斑”的鸡蛋真的都被沙门氏菌感染了吗?未必!

鸡蛋为什么会“长斑”?

鸡蛋“长斑”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三种:

  • “雀斑蛋”

蛋壳表面出现肉眼可见的褐色斑点,有的斑点甚至稍微凸起,被称为“雀斑蛋”,是因钙和蛋壳色素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

由于蛋壳颜色与鸡蛋内物质形成的阶段各不相同,因此这类“长斑蛋”与细菌污染并无联系,可以食用。

鸡蛋壳有斑点就不能吃了吗(鸡蛋壳长斑点到底能不能吃)(1)

  • “暗斑蛋”

蛋壳底部有一种色泽较暗的水印状斑点或者条带,这类鸡蛋看上去会比一般的鸡蛋颜色稍暗,叫做“暗斑蛋”或“底斑蛋”。

“暗斑蛋”是鸡蛋壳内的水分透过韧性较差的蛋壳膜并积聚在蛋壳附近造成的,也与沙门氏菌污染没有关系

  • 微生物侵袭

蛋壳上有很多气孔,若存放时间过长,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有可能会钻孔而入,扩散到一定程度时,蛋壳表面就会形成斑块;若斑块较大,蛋白可能已经被感染。

提示:

这类鸡蛋虽然和沙门氏菌没有必然关系,但并不安全,不建议食用。

鸡蛋壳有斑点就不能吃了吗(鸡蛋壳长斑点到底能不能吃)(2)

感染沙门氏菌≠长斑

饲料、环境等都可能会造成鸡蛋长斑,“长斑蛋”不代表都携带沙门氏菌,同样的,携带沙门氏菌的鸡蛋也不一定会“长斑”

那哪些情况下的鸡蛋,可能会感染沙门氏菌呢?

  • 母鸡感染沙门氏菌

母鸡一旦感染沙门氏菌,其卵巢会遭到侵害,可造成所产鸡蛋中携带沙门氏菌;而且在产蛋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沙门氏菌也可能感染鸡蛋表面。

  • 环境污染

沙门氏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当鸡蛋接触到带菌的粪便、器具等时,有可能会被感染。

我国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水平很低,而且沙门氏菌的耐热性很差,一般到100℃的时候就会立即被杀灭70℃经5分钟65℃经15-20分钟、60℃经1小时可被杀灭。

因此,烹饪时,注意将食物完全加热生熟分开,保证饮食安全。

鸡蛋壳有斑点就不能吃了吗(鸡蛋壳长斑点到底能不能吃)(3)

四类鸡蛋不能吃

感染沙门氏菌的鸡蛋决不能吃,还有这四类也要立即丢掉:

  • 裂纹蛋

鸡蛋在储存、包装及运输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裂纹,这种鸡蛋更易被细菌侵入,不宜食用。

  • 粘壳蛋

这类鸡蛋由于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的韧性变弱,就会粘附在蛋壳上。若贴皮处出现黑色,有异味,则不宜继续食用。

鸡蛋壳有斑点就不能吃了吗(鸡蛋壳长斑点到底能不能吃)(4)

  • 散黄蛋

鸡蛋散黄的原因有二。一是运输过程中会因震荡导致蛋黄膜破裂,造成散黄;二是存放时间过长,一些微生物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破坏其结构,导致蛋液稀浊,不宜食用。

  • 发霉蛋

鸡蛋受潮,蛋壳的保护膜会消失,细菌易侵入蛋内发生霉变,若蛋壳上出现了黑斑点,不能食用。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头条号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出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因此,对文中陈述、观点断定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正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供给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