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色冷饮(雪糕刺客无处遁形)

正值酷暑,冷饮作为市民消解炎热的“刚需”,关注度不断走高,“雪糕刺客”“天价雪糕”“不认识的冷饮不敢拿”等话题受到网友热议。

南京特色冷饮(雪糕刺客无处遁形)(1)

那么,上海市民从小吃到大的冷饮在哪里还能买到?它们的价格是否依旧亲民?关于“雪糕刺客”这个现象,专营冷饮批发的小店店主又是如何看待的?

拒绝“雪糕刺客”,“一支起批”熟悉的味道

新民晚报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杨浦区的“国和冷饮批发站”。(早先报道:从零下20度到40度,甜蜜小店的冰火两重天 | 后街小店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9/08/09/31568147.html)

店如其名,坐落在国和一村、二村和市光一村、四村之间的冷饮店,是附近居民夏日里最常光顾的地方。店招上“全场七折、一支起批”八个大字宣告着秉持了十多年的“平价”属性。

上午10点,店里的人气比天气更热。有人自备保温袋前来采购;有人目标明确一买就是两箱棒冰;有人熟门熟路,拿起冰柜上的纸板箱自由挑选。值得一提的是,每位顾客一进店就能看到详细的产品价目表,24个品牌、上百个品种明码标价,避免了“雪糕刺客”的出现。

“6月1日恢复了运营,周围居民买冷饮的热情更甚往年,现在热门的口味还会断货。”店主赵学宽口中的“热门款”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比如光明盐水、赤豆、绿豆、雪宝这些上海人“童年回忆”,而且更是被网友评价为“十年前的价格”——最便宜的盐水棒冰一根只卖0.9元。

另一边,黄浦区国货路附近的“上海斜桥冷饮批发部”也走到了第39个年头。(早先报道:天气人气都很热!这家批发部一“冷”38年:上海人熟悉的味道全都有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21/07/11/31989192.html)

“6月1日我回到店里,居民都开心极了。开业头两天大家都不问价钱,完全是想吃什么拿什么,我根本没空休息,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66岁的店主陆士明坚守着十几平米的门面,和国和路上的冷饮店一样,这里也是批发价售卖,价目表写得清清楚楚。

当然,也有“平价”冷饮今年“不得不”涨价的。两位店主不约而同都提到了最具代表性的光明三色杯。“涨了几角钱,但味道大家都说还是以前的味道,所以买的人还是很多。”陆士明表示。

从平价经典到网红品牌,都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

对于网友热议的“不认识的冷饮不敢拿”等现象,赵学宽觉得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厂家在不断根据市场变化推陈出新,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是大家从小吃到大的那些品类产能并不充足,在受到疫情影响后则更是吃紧。

“上午很多人来问为什么雪宝这么快就卖断货了,我也只能催促厂家下午尽量给我多送点来。” 赵学宽解释道:“比如光明今年主推优倍杯这款新品,那其他产品的产能自然少了。”

在陆士明看来,许多街头小店里平价冷饮的消失是因为“利润太薄了”,“有个住闵行区朱行社区的老阿姨专门过来买赤豆棒冰,说是家门口都买不到,其实小店也是没办法,就算一天卖十几箱其实赚不了多少。”

同样的,他也感觉到,前两个月厂家的备货与生产受到疫情影响,这个夏天冷饮成为不折不扣的“报复性消费”对象后,有暂时缺货的情况也正常。

采访中,11岁小美就住在国货路附近,她的目标是花20块以内的钱买到10根各种口味的棒冰。作为店里的常客,在小美看来这个目标不难达成,“平时也会去便利店买,来这里就是买棒冰的,因为便宜而且品种齐全。”

“如果想吃了舒服,吃得冰爽,老口味的棒冰是最好的选择,而现在年轻人会更喜欢奶味重的,那么钟薛高或者更新一些的牌子也符合他们的需求。”老陆经营冷饮批发多年,尽量满足老百姓记忆里的味道和赶上市场的新潮都是“为商之道”。

而为了将更多品种的冷饮搬进冰柜,赵学宽今年重新开业后选择换到了隔壁更宽敞的店面营业。许多市民都表示面对“雪糕越卖越贵”的现象,自己会选择“用脚投票”。市民乐先生颇有体会,“消费就是一种过程,一种让自己开心的过程,所以想买什么冷饮吃就买什么冷饮吃,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新民晚报记者 董怡虹 孔明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