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

住宅的等级是皇权礼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自秦汉以后,历代都有关于住宅等级的规定。住宅的类型按使用者的身份大体上分为王公贵戚的府邸,品级官员的宅第,一般商贾士民的宅院三大类。在北京,大型的宅第俗称为“大宅门”或“宅门”,小型的宅院俗称为“四合院”或“四合房”。

走在北京的胡同里,那些大大小小、形制不一的院门有哪些讲究呢?且听老金一一道来:

王府大门

王府大门在胡同里相对较少,大部分在临主要街道的地方。清顺治九年制定的《大清会典条例》对王府有所规定:“一是亲王府,其制为正门广五间,启门三间……二是郡王府,降等……三是贝勒府,再降等……”意思说亲王级别的王府大门可以是五开间,但只有当中的三个门可以开着,郡王以下要降低等级。门上有门钉,清代规定,九路门钉只有宫殿可以饰用,亲王府用七路,世子府用五路。平民百姓之家则不得使用门钉装饰。另外王府还有许多其他配置,比如:门前小广场、对门大影壁、门口一对石狮子、上马石、拴马桩、屋顶琉璃瓦、甚至还有屋脊上的脊兽都象征着宅院主人的身份。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1)

张自忠路23号,康熙年间靖逆侯张勇宅,后为民国总长顾维钧宅,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于此病逝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2)

方家胡同的循郡王府大门很典型,门钉比上图少两路

广亮大门(也有称为光亮大门、广梁大门)

广亮四合院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的宅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广亮四合院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它的进深方向的尺度明显大于倒座房,台基,柱高均明显高于倒座房,从而使它的屋面在沿街房屋中突兀而起,格外显赫。木构架一般采用五檩中柱式,门扉开在中柱。大门门洞的两侧墙面叫邱门,是广亮大门所独有。这个位置经常做些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叫软心,用砖雕、瓷片装饰的叫硬心。通常用硬心装饰的邱门,主人更有钱有势些。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3)

这个广亮大门没有八字墙,也许以前有过

广亮四合院大门多是由相当品级地位的宦居住,大门的色彩、装饰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一般不施华丽的彩画,仅做适当的点缀。很多广亮大门在山墙头两侧做两块反八字壁(又称撇山壁影),使大门面前形成一个小广场,更显出广亮大门的气派。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4)

之前讲过的车郡王府是带八字墙的广亮大门,可惜只剩下一边

金柱大门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5)

比较标准的金柱大门

金柱四合院大门形制上略低于广亮大门的一种宅门,也是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金柱大门与广亮四合院大门的区别主要在于,门扉是设在前檐金柱之间,而不是设在中柱之间,并由此而得名。金柱大门的门簪根据门的宽度大多四个,也有两个的,而且雀替、墀头、门墩也是应有尽有。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6)

一张图看懂三种大门的区别,红线标注了大门的位置。

蛮子门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7)

比较标准的蛮子门

它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到北京经商的南方人为安全起见,特意将门扉安装在最外檐,以避免给贼人提供隐身作案条件,并因此而得名蛮子门。蛮子门是将槛框、门扉等安装在前檐柱间的一种宅门,门扉外面没有容身的空间。这种宅门从外表看来,不如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深邃气派。院门因为没了门洞,也就没了邱门、雀替。但抱鼓石还可以有,门簪也还是四个。

如意门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8)

比较普通的如意门

如意门是北京四合院普通百姓采用最普遍的一种宅门形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在前檐柱间砌墙,在墙上居中留一个尺寸适中的门洞,门洞内安装门框、门槛、门扇等构件。如意门门簪变成了两个,抱鼓石大多是方墩石,如意门型制虽然不高,但不太受等级制度限制,可以着意进行装饰。它既可以雕琢得无比华丽精美,也可以做得十分朴素简洁,一切根据主人的兴趣爱好和财力情况而定。做得讲究的如意门,在门楣上方要做大面积的精美砖雕。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9)

完颜氏故居算是稍微精美一些的如意门

随墙门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10)

简洁的小门楼

随墙门即是墙垣式门,随着时代变化演化出许多种。这种门比起屋宇式门,等级要低得多。它是三合院或一进院落的四合院等小型住宅所采用的宅门形式。是纯砖结构的小门楼,构造比较简单,主要是由腿子、门楣、屋顶、脊饰、以及门框、门扉等构成,装饰一般都比较简洁朴素,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豪华式小门楼,在门楣施砖雕,于小巧中见华丽,亦不失为宅门中的精品。

西洋式宅门

门朝北对胡同有什么讲究(胡同里的大门都有说道)(11)

后海边上很典型的西洋式宅门

西洋式宅门在北京四合院中采用得也很普遍,它是清代中期以后,西方建筑文化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互事例的结晶。这种门所在的位置与其他宅门没有什么差别,大多只是门头采取了西洋式建筑的形式。

老金是知识的搬运工,考虑到大家无非就是了解一下知识,也没人想成为建筑学家,一些细节做法都被精炼掉了[呲牙][呲牙]欢迎专业人士行家里手指正批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