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新剧进产科(佟丽娅新剧进产科)

佟丽娅新剧进产科(佟丽娅新剧进产科)(1)

图为编剧张作民。 尤晓源 摄

由佟丽娅、王耀庆主演的电视剧《惊心动魄之产科医生》将于今晚登陆江苏城市频道第一剧场。昨日该片在南京市妇幼提前举行了看片研讨会。剧中每个病例都不是虚构的,都是医学专著中的典型病例,包括用什么药,什么剂量,容易忽视的误诊等等,都有事实根据的。据原著作者、编剧张作民介绍,“靠谱”就是该剧作为医疗行业剧的一大看点。

直面吐槽:医生要说“行话”

《产科医生》从构思到小说完成,差不多用了整整5年时间。张作民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当过大学教授、出版社编辑和报社记者。虽然没有妇产科工作经历,但在江苏一家医院当护工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医疗行业的种种。除了手术室外,还在设备科、营养部待过,对医院的格局、管理都有了解。张作民还把自己认识的美女医生写进了剧中,“不知道她看到了会不会骂我。”为了写小说,除了读书、查看网络资料,专看疑难病例,他集中研究了产科最常见的几十种并发症和合并症,光看剖宫产的手术视频就不知看了多少遍。张作民说,自己每写一章,就发给做产科的医生朋友看一章,她们也提出不少意见。现场,该剧的片花看得大家“惊心动魄”,随后张作民跟南京市妇幼的产科医护人员探讨剖宫产、凝血酶灌注,自如运用专业术语令人感叹。

如今网友对于医疗剧吐槽很多,张作民表示自己从“对白”抓起,特别注重医生讲的“行话”,医疗剧要尽量避免说外行话。“医生们在对话时,一般不会说书面语言。比如她们会把‘切除子宫’说做‘拿子宫’,把‘无痛分娩’叫做‘上无痛’。但有些遗憾的是,在该剧拍摄时,我精心写的‘医生行业用语’被改成了书面语言。比如预告片中,肖程说‘是何晶做的凝血酶灌注手术’,这句话中最后‘手术’两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只要说是‘凝血酶灌注’就知道是个手术,肖程这么说,就显得像个菜鸟了,专业人士看了就会笑话。”张作民有些无奈,比如在看片花的过程中,他就注意到佟丽娅说了一句“病人宫口全开了”,“‘全开’,与‘开全’完全是两个概念,这样讲并不专业。”

“产科”有别:医疗剧不是言情剧

其实,之前李小璐和贾乃亮主演的《产科男医生》刚播完,会有观众好奇,连名字都差不多,有什么分别?对此,张作民表示,虽然剧中也有感情戏,但该剧是医疗剧,不是都市言情剧,写的是医生的工作生活。“看一个剧是不是真正的医疗剧,就看戏中的主要矛盾,脱离医院这个环境是不是仍然可以成立。”他说,《产科医生》的主人公何晶,如果不来省城大医院进修,不用“凝血酶灌注”这种县城基层医院的“土办法”来解决海归博士肖程的介入手术都没有解决的问题,那这个故事就不成立。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发生在其他任何地方,只能发生在医院的临床科室。“如果问我们这个戏有什么特别的亮点,那么就是这个戏的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来自医疗事件,或由医疗事件引发。”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张作民说,这部剧重在弘扬正能量,“一个产妇大出血,两个主任都解决不了,只有切除子宫了。这时,有个来进修的小医生说,能不能让我试一试?我们这部戏里的主人公何晶说这话需要底气,因为她做过几千例剖宫产,她母亲就是研究凝血酶灌注的,所以她才敢这么坚持。病人是希望多一些何晶这样的医生的。我们写的就是医生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医生是我们医生队伍中的大多数。”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责编: Graceto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