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详解(道德经第十二章止欲)

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详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详解(道德经第十二章止欲)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详解

五色令人目肓,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释文:

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色,这里泛指种种颜色,成语有目迷五色,

五音:宫、商、角、徽、羽五音,这里泛指种种声音。

口爽:河上公释爽为亡,忘了口味亡失,即食之无味的意思,口爽者,糜烂生疮。

行妨:行,品行。妨:伤害。贪得无厌则伤身败行。

贪淫好色,伤精失明,使人眼花目肓。

五音虽悦耳动听,但过度好听淫音,使人肾精耗损,真气难存,故能使人耳聋失聪。

五味都是后天之物,虽能使人口爽,但人嗜五味于口,则使脾胃失和,耗损脾土,则使人口亡,口亡则失于味道,口舌生疮。

长时间骑马在田野上奔驰捕猎,使人兴奋不己,耗损心中阳气,心中阴火旺盛,可使人心发狂,故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人心发狂。

所以修道之人,使肾精充实,丹田之间先天一气充实,为实其腹,而不目,因为目能使人精泄于外。

所以修道之人拋弃后者,坚持前者。

这里老子提出了为腹不为目的养生秘旨。

古之圣人虚其心,实其腹,使肾精充实,先天一气充实下丹田,这就是为腹,目不妄视,妄视则精耗于外,除情去欲,内视返听,心无妄念。去彼之妄视,取此之神气内充为腹,长生久视得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