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本来是一个穷困女孩

1943年,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的15岁学生李玉琴,正在学校专心读书。突然,学校通知她第二天去照相,让她收拾打扮,做好准备。

当时被通知去照相的女生,不只李玉琴一人。不过,这些女生大都穿上西式服装和裙子。爱美的李玉琴,却穿了一件与众不同的花上衣。

我原本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本来是一个穷困女孩(1)

(李玉琴剧照)

可就因为她穿了这件花上衣,从此改变了她人生的命运。这是怎么回事呢?

1928年,李玉琴出生于吉林长春市一户贫困农家,兄弟姐妹6人。父亲靠着在小饭馆中替人跑堂赚钱养活一大家子,母亲则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农妇。

善良的父亲即使家里一贫如洗,还是竭尽所能地供孩子们上学。1942年,14岁的李玉琴考取了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

话说也就是在1942年8月,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妃子谭玉龄突然去世,这让身处伪满洲国的溥仪心灰意冷。不但自己被长期软禁,宠妃也莫名去世,孤寂的他,再也无心无力另找妻子。

但日本人不同意,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希望溥仪能和一个日本女人结婚,好将他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做一个听话的、受人摆布的傀儡“皇帝”。

溥仪对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心知肚明,坚持要娶中国女人。无奈之下,日本人吉冈安直只好四处搜罗了60多张各伪满中、小学校的女学生照片,供溥仪挑选。

根据李玉琴的哥哥李凤后来介绍,正是因为李玉琴穿了一件花上衣,显得与众不同,溥仪选中了她。

那么,李玉琴“进宫”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李玉琴迈进宫门的第一步,就被全身消毒,里里外外地都被认真冲洗了一遍,这是因为溥仪有洁癖,也是因为李玉琴出身贫贱。

我原本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本来是一个穷困女孩(2)

(溥仪剧照)

随后,李玉琴被送进了同德殿二楼,住进了日本人为溥仪和他的“皇后”修建的专用洋楼,开始学习和接受伪满皇宫里的各种礼仪。

紧接着,溥仪就为李玉琴定下了毫无自由和人性的规矩,这些规矩多达21条。包括无条件遵守清朝祖制,绝对服从溥仪,不准擅自出宫看望父母,也不准家人进宫探亲,不准替娘家人求官谋职,不许干政等等。还让李玉琴必须在这些规矩上签字画押。

同时,溥仪对李玉琴总是非常冷淡,经常几天不和她说一句话,更不用说和她同床共枕了。在溥仪眼中,李玉琴就是日本人强加给他的一个乡野丫头,可有可无。

李玉琴虽然一下子从母鸡变成了凤凰,住进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这座同德殿对她来说,就是一座牢房,不但禁锢了她的身体,还冷冻了她的精神。

如果不是后来的抗战胜利,也许李玉琴就会在这座牢笼中孤独老死。

1945年,日本人宣布投降后,急急如丧家之犬的溥仪,准备逃亡日本,将一众家眷,丢在通化临江的大栗子沟煤矿。结果,他却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这100多号由“皇妃”、宫廷侍女、乳母等人组成的队伍,在大栗子沟的深山老林里东躲西藏,担惊受怕数十天后,才花钱雇来一伙私人武装,将他们送到了临江县城。

不久后,临江解放,李玉琴被送回了长春的娘家。但由于家人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又将她送回了溥仪远在天津的族兄溥修家里居住。刚刚获得自由的李玉琴,又一次掉入火坑。

我原本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本来是一个穷困女孩(3)

(溥仪剧照)

​溥修是一个典型的清朝遗老,对李玉琴十分无情和苛刻,几乎是把她囚禁在家里。不但没有丝毫的自由,还得负责家里的一切家务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李玉琴就如同溥修家里的婢女。

同时,生活也没有保障,经常食不果腹,忍饥挨饿。

即便天津解放后,李玉琴要求外出参加工作,以赚钱养家,溥修却以“宁愿饿死也不能失节”为由拒绝。李玉琴只好依靠变卖自己编织的毛衣,勉强度日。

1956年,李玉琴在新中国政府的关心下,在长春市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工作。

1957年,李玉琴来到抚顺监狱,和溥仪办理了离婚协议。从此彻底告别了“福贵人”的身份,真正获得了自由。

其后,李玉琴和工程师黄毓庚结婚,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并且还育有一子。

1983年,已经加入“名革”的李玉琴,被光荣地推选为长春市政协委员。1993年,她又当选吉林省政协委员。

2001年,73岁的李玉琴病逝于长春,走完了自己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参考资料:《坎坷三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