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

电视剧《还珠格格》里,五阿哥永琪对小燕子情深义重,与欣荣生下儿子绵亿后,出走皇庭,与心爱之人相守一生。

历史上,并非如此。爱新觉罗·永琪25岁时就因病去世,留下唯一的儿子绵亿在皇宫中求生存。

永琪生前深受乾隆皇帝喜爱,而其独子绵亿却坎坷一生,甚至被皇叔嘉庆帝派去守皇陵,这是为什么呢?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

一、幼年丧父,不得重用

绵亿的命运,早在他父亲永琪在世时就已埋下伏笔。

爱新觉罗·永琪是乾隆帝和愉贵妃的儿子,在众皇子中排行第五。永琪聪明早慧,博学多识,骑马射箭、文理书画,样样精通,深受长辈喜爱。他16岁时便与鄂尔泰的孙女西林觉罗氏成婚,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甜蜜温情。

1763年,圆明园突发火灾,乾隆帝被困火海,众人慌张失措,唯有当时22岁的永琪,毫不犹豫地冲进宫殿,将乾隆背出来。自此,乾隆对这位勇敢孝顺的儿子,多了份独特的宠爱,并将他封为和硕荣亲王。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2)

1764年,永琪的侧福晋左都御史观保之女索绰罗氏,生下儿子绵亿。绵亿是永琪的第五个儿子,前四个孩子尚在襁褓,就早早夭折。因此绵亿虽非嫡福晋所生,但身为永琪唯一的儿子,出生时便受万众宠爱。宫中众人,也因为永琪的高尚为人,对其幼子绵亿多了份疼爱。

然而,好景不长,1766年,永琪就因病重离世,享年25岁。乾隆帝深感痛心,赐其谥号“纯”,这在宗室王宫中极为罕见,是无上荣耀。

年仅2岁的绵亿,自此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但是父亲生前如此深受民众爱戴、皇帝宠爱,作为独子的绵亿,是否也能沾上荣光,被大家喜爱呢?

答案是,没有。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3)

皇宫是现实的,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作为庶子的绵亿,日子并不好过。他不似父亲永琪一般天资聪颖,凡事都需要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他知道父亲学识渊博,写得一手好字,受众人称赞,于是也开始勤学苦练,期盼能像父亲一样得到认可。

当他终于学有所成,将精心准备的书法作品,拿到爷爷乾隆帝面前时,乾隆帝感慨道:“真不错!永琪泉下有知,也会为你欣慰吧”。

听到了乾隆的赞赏,绵亿心中大喜,开心得一整夜睡不着,醒来更是刻苦用功,将所有精力都花在讨得爷爷的认可与喜爱上。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4)

然而岁月流逝,乾隆帝一生子嗣众多,他对永琪的挂念在是时间中慢慢淡化,对永琪之子绵亿的怜悯与疼爱逐渐淡漠。

绵亿18岁时,乾隆封他为多罗贝勒,这对于绵亿说是一重打击。因为依惯例,父亲去世后,儿子袭位,应降一等。永琪身为荣亲王,儿子袭位降一等应为郡王,而绵亿被封为贝勒,降了二等。

庶子的身份,让绵亿的地位永远低其他人一等。

同为幼年丧父的大阿哥之子绵德、绵恩,却深受重用。依惯例,皇子服装多为金色,皇孙则为紫色,但绵德、绵恩两兄弟被乾隆特地批准可享用皇子待遇,使用金黄色服饰,并给予他们许多重要任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朝政。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5)

而同辈的绵亿,却越来越边缘化,平日里收到的赏赐也是远远不如其他皇孙。此番对比,绵亿的处境不容乐观。

绵亿前半辈子都在努力增长才干,让自己和父亲一样受人赞赏。然而事与愿违,他始终得不到乾隆的喜爱,他在皇宫中越来越透明。常年的心思郁结,也让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年纪轻轻就羸弱多病。

二、溺于声色,派守皇陵

幼年时的郁郁不得志,让绵亿的梦想一步步沉沦,变得麻木平庸。

成年后的他,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重用,就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日日夜夜沉迷声色,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乾隆帝年迈,对这位皇孙也是越来越失望,不愿提及。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6)

1796年,颙琰即位,年号“嘉庆”,绵亿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嘉庆帝与皇侄绵亿可谓缘分匪浅。身为皇子时,颙琰排行十五,与皇孙绵亿年龄仅隔4岁,年龄相仿的二人多了些共同语言。

颙琰甚至向乾隆提出请求,让绵亿做自己的伴读,一起学习成长。二人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多。幼年丧父的绵亿,孤单落寞时,也常常愿意与颙琰分享心事,二人之间的亲情联结愈加牢固,关系甚密。

1799年,嘉庆帝封绵亿为荣郡王,绵亿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地位,一时间觉得自己受到了认可,心情明朗。本以为会就此受到重要,然而,嘉庆帝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守皇陵。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7)

这个任务让绵亿心中一凉,以为自己又要被边缘化。其实嘉庆帝的做法另有深意,其考量有三:

第一,皇室后裔守皇陵,合理合情。守皇陵虽不是什么美差,但也是历朝历代的重要差事,皇子皇孙均有义务实行。让绵亿去守皇陵,无可厚非。

第二,绵亿势弱,便于差遣。绵亿在朝中未担任任何重要官职,派遣他去守皇陵,不影响朝政。而且绵亿无权势庇护,给他这样的任务,他也无力反驳,只得顺从。

第三,守陵生活清苦,品性能力有要求。守皇陵虽不是重要任务,但也有一定要求。前往守陵的人需要清心寡欲,斋戒沐浴,需要日常修检陵墓、主持表演,以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尊敬与思念。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8)

品性极差、或者先帝生前就讨厌的人,若被派去守皇陵,则被视为对先帝的不尊重。绵亿虽耽于声色,但没有失德行为,符合任务要求。

嘉庆帝与绵亿,年幼时虽为挚友,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当年的孩童如今一个是九五之尊,一个是臣子。

嘉庆帝虽心中对绵亿有亲情挂念,但身为一国之君,他考虑得更多的是权衡利弊,把巩固统治放在第一位。

绵亿虽心中诸多不满,但身为臣子,没有反抗的权力,只得妥协前往皇陵。抵达皇陵后,绵亿没有因为不满而懈怠,而是认真完成日常任务,将相关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9)

只是夜深人静时,绵亿心中不免惆怅,想到自己一生孤独无依,曾经以为可以在声色娱乐里麻醉自己,让心得到片刻的欢愉。然而,现在只剩下青灯古佛,心沉静下来,埋于心底的伤痛也逐渐浮现。

想到康熙帝的儿子胤祁守皇陵守了41年,绵亿只觉绝望,仿佛看不到生活的尽头。

然而,峰回路转,两年后,嘉庆帝诏绵亿回宫,并颁布新的守皇陵条例“嗣后守护陵寝之贝勒、贝子、公,著宗人府每届三年”,从此以后守皇陵的人三年为一届,轮流进行。

绵亿想到自己不用一辈子当守陵人了,兴高采烈地准备好行李回宫。然而,事情又出现了转折。

嘉庆原准备服礼后,和绵亿一起从清东陵回宫。路上,嘉庆收到福长安的请旨。福长安原本是被派往裕陵的守陵人,但他嫌守陵日子清苦,称自己腿脚不便,请旨回京城休养。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0)

嘉庆帝一眼便看穿了福长安的心思,怒火中烧,他将福长安的请求说与身边大臣听,问众人意见。臣子们纷纷表示:“福长安贪图享乐,枉为人臣,应当重罚!”。

嘉庆帝听到这些话,心中甚是认可,转头看见一旁的绵亿一言不发,便问道:“你怎么看这件事情呢?”绵亿完全没有察觉到嘉庆帝的心思,直接说道:“我觉得守陵的确辛苦,福长安腿脚不便的话,派回都城休养也挺好。”

嘉庆帝听完勃然大怒,骂道:“你身为皇室后裔,怎能为懒惰之人辩护!守皇陵是本分的,怎能嫌弃清苦?”说罢,革去了绵亿的管围大臣的职务,并罚俸禄,以作惩戒。而福长安一家被发配更偏远的地方。

绵亿虽结束了守陵任务,回到了都城,但他的生活并不太平……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1)

三、政路坎坷,终获赏识

不懂得察言观色、行事不周的绵亿,朝政之路坎坷曲折。

回到都城后,嘉庆帝很快又恢复了绵亿的职务,授予他正红旗蒙古都统,管理上驷院。绵亿开始在朝中担任重要任务,也有了一定的民意基础。

但不到一年,绵亿又被革去了职务。

1803年,绵亿奉旨管理孝淑皇后陵墓修建事宜,完成后上书写道“掩闭石门,大葬礼成。”嘉庆帝看到,怒不可遏,骂道:“你是怎么想的?我原本认为你有守皇陵的经验,应该能办事妥帖,可你做的是什么事?把皇后的陵墓现在就封闭了,那皇帝我离世后葬到哪儿啊?”

绵亿这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没有立刻认错、寻找解决方案,而是嚷嚷道:“是下面的官员行事欠考量,我不知道会这样。”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2)

嘉庆帝听后,怒火更盛,觉得绵亿不止办事能力差,还没有责任担当,枉顾自己的信任,便革去了他所有职务,并且扣除六年俸禄。

1806年,绵亿喜获麟儿,他翻阅典籍为两个儿子取名“奕铭”、“奕鑅”,又使得嘉庆帝龙颜大怒,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第一,擅自取名,与嘉庆帝圣旨违背。1801年,嘉庆帝下令皇室子孙后代应由皇帝取名。而绵亿却自己给儿子取名,公然违抗圣令。但是后来追溯原因,发现绵亿并非知法犯法,而是传令的官员办事不当,当时正在守皇陵的绵亿不知道此事。

第二,不顾先帝规矩,取名不妥。清朝皇室子孙的取名颇有讲究,名字中必须含有辈分字偏旁。比如,雍正那一代的皇子名字中都含“礻”,比如胤祉、胤祺、胤禌等;乾隆那一代的皇子名字中都含“日”字,比如弘昀、弘昼、弘昐等。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3)

而到了绵亿的儿子这一代,依祖制,名字中应该含有“纟”,但绵亿给孩子取名“奕铭”、“奕鑅”,都不符合规矩。绵亿的行为被视作目无皇权,没有皇室后裔应有的担当。

《清实录》中记载:“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使,不便交伊管领。”嘉庆帝认为绵亿的行为是不把自己当皇室后裔,那么就“成全”他,让他不参与皇室内部活动,永远流走于朝廷之外。

后来,绵亿又因为办事认真,抓到了偷砍陵园树木的贼人,被嘉庆帝赞予,恢复了他的内廷职务。

1813年,癸酉之变,天理教教徒在都城发动反叛。当时嘉庆皇帝正在避暑山庄休息,听闻消息后,召集臣子询问解决方法。其他皇子皇孙都明哲保身,认为这是皇帝应该思考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都保持沉默,不说话。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4)

大臣们又希望嘉庆帝能主持大局,又担心叛乱会影响皇帝的安全,都不敢作声。

都城的反叛行动愈演愈烈,嘉庆帝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此时,绵亿看了看其他皇室后裔,怒骂道:“怎么都不说话?我们身为皇室后裔,”享朝廷俸禄,应该有家国担当在哪儿?当今皇上是我们的亲人,应该为他分忧的你们又在做什么?”

说罢,他转身向嘉庆帝行李,说道:“皇上,都城危急,您若能回去,民心可安,军队实力强盛,我们一定会誓死保卫您的安全,叛乱一定会平息的!”

绵亿言辞恳切,热泪盈眶。嘉庆帝心中感动,不曾想这个被自己惩罚了好多次的皇侄,心中仍有国家大义,能在危急时刻,敢于发言,为自己的分忧。他感慨道:“我的侄子辈中只有绵亿与我最有骨肉亲情,是我永远的家人。”

五阿哥永琪最后是怎么死的(五阿哥永琪死后)(15)

癸酉之变平息后,嘉庆帝感念绵亿的英勇直言,对他另眼相看,赏赐他原本只属于皇子的黄金蟒袍。

绵亿终于得到了无上荣光,但常年的心神郁结,已将他的身体拖垮。1815年,绵亿缠绵病榻,与世长辞,享年51岁。

原本正在清东陵扫墓的嘉庆帝,闻讯后,立马赶回京城,亲自祭奠绵亿,并赐谥号“恪”,厚待其子嗣。

四、总结

《孟子》中曾记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绵亿前半生落寞,后半生坎坷,终于从一次次失败中,悟出为人臣子之道,坚守初心,不忘担当,终获殊荣。

#分享历史五千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