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打破叛逆(叛逆者朱一龙不伤人是一种修养)

原标题:温柔的“叛逆者”朱一龙

#2021加油带头人#

朱一龙打破叛逆(叛逆者朱一龙不伤人是一种修养)(1)

最近,朱一龙凭借《叛逆者》获得华鼎奖提名电视剧最佳男演员,他和贾玲、黄渤主演的抗疫题材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也在各大平台为年底排片上映宣传造势,而大家还在翘首期待着拟于明年清明节上映的小众殡葬题材电影《人生大事》。

而朱一龙此时却在海南开启“神隐”拍片模式,完全秉承一直以来的“事不关己”的态度,因为他已经进入下一个电影角色了。

就像一些八卦娱乐账号透露出来的那样:他的团队是真的不投入精力到营销上,本人也是除了拍戏基本不怎么出来“晃”。

尽管拍的大部分作品都得到了大众认可,可几乎在每一次采访中,朱一龙还会谦虚低调的说上一句:真正让自己满意的角色尚未出现。言外之意,他还会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的角色中。

而对于外界一些纷繁复杂的声音,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吹捧也有诋毁,有热爱也有尬黑,他从来不开口“辩”些什么。

不说话是一种涵养,有时也是对行动力的一种考验。

就像去年拍灾难题材电影《无限深度》,朱一龙和黄志忠、焦俊艳、陈数等优秀演员合作。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而他也从不畏惧考验。会真的身临其境的去摔,还要为了最终好的效果反复摔上很多次。

有风险的拍摄内容他会置身其中感受风险的冲击和历炼,而相对平安的拍摄部分他会用心设置细节。

记得网剧《盗墓笔记:重启之极海听雷》中,有一个展现吴邪因近距离观察的南海王地宫壁画里掺杂着致人失明的小虫子陷入了短暂失明的片段。

“瞎了”的吴邪,第一次接过胖爷的酒壶想要喝酒,却因看不见而将壶嘴儿下意识地往眼前怼,反复试探好几次,才将酒壶准确的送到嘴里。第二次吃泡面时,也是因为看不见莽撞地接过而被泡面缸烫到,缩了缩手,才又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摸上去。即使后来胖爷开玩笑用开了强光的手电筒在他眼前晃了几晃,他都没有眨眼。

这短短几分钟的失明镜头,凭借饰演吴邪的朱一龙细腻流畅的细节处理而在视觉上充满张力。尽管之前褒贬不一,剧播之后,他还是不出意外的hold住了人到中年、行将就木的吴邪。

当时《重启》的导演说他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会因为与《沙海》里吴邪曾被人割喉的经历续接而坚持在脖子上加一到疤,有时,即使今天的戏份穿高领毛衣可能看不见那道疤也要加上:有一部分观众或许不会看出来,即使看不出来,那道疤也是吴邪的一部分。

疲惫、颓感,因为常年吸烟而经常咳嗽,眼中不时有希望的火苗在跳,这些高度契合中年吴邪看淡一切,自知身患肺癌时日无多,抓紧时间实现宿愿的部分,使得他被书粉称为“吴邪本邪”,而此时的朱一龙正在上海赶拍《叛逆者》,饰演一个被子弹射入脊椎,从出场就被判了死刑的特工,此时他的身份是“林楠笙本笙”。

从当初《镇魂》时期的“沈巍本巍”,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齐衡本衡”,再到“吴邪本邪”,“林楠笙本笙”,再到后来每一个看上去“完全不是他”的角色。因为拍完一部戏就能迅速出戏做到“剧抛”,成功转型到下一部剧,让人常常猜不透最近出镜是带着哪个人物营业的,他被微博上的网友戏称为“人间盲盒朱一龙”。

朱一龙打破叛逆(叛逆者朱一龙不伤人是一种修养)(2)

心中有光,终成30岁的“后浪”

每年的6月3日,朱一龙都会发微博给好友杨蓉送上自己的祝福。有一次是这样写的:杨老师,又是一年,祝你生日快乐,做自己的光,温暖而有力量。寥寥数语,简单却又十分暖心,其实,这句话更像是他对自己说的。

30岁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个颇为尴尬的年纪,用圈里的人的话来说,要红早就红了,不红也基本没啥戏了。而在30岁这一年,能爆红并迅速跻身顶流对于朱一龙来说可能是个意外,同时对圈中其他踏实演戏却未被发掘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在大众眼里,演完《镇魂》半年内蹿红的他就像走了狗屎运一样,甚至“后台强大”的嘲讽和质疑声一度甚嚣尘上。然而,谁会想到,在此之前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个“戏也不红,人也不红”的十八线小透明。

2010年从北影毕业,为了一句“可以保证你每天都有戏拍”的承诺,与大部分签约经纪公司的同学不同,他签了东方飞云,一家内容制作公司,一家被粉丝调侃为“公司有且仅有一哥二哥两名,你来你就是三哥”的小成本电影制作公司。

人少活多,从此,开启了每年超过300天都在拍戏上班的“超长打卡上班模式”。此后,他演过大大小小作品几十部,横跨正剧喜剧武侠剧,古装民国现代剧,演过刚出场就被人一板砖打傻的失忆刺客,演过午夜小电影里的变态医生,演过满脸涂黑、一句台词没有的“毛猴”……

事实证明,对于一个不红的演员来说,看脸也是没用的。

甚至翻过知乎上大大小小的问答“考古”,还能找到曾经合作的剧组人员对他过去那几年很多经历的不平:

拍摄《新边城浪子》时期的朱一龙,因为没有名气不配拥有其他主演一样的保姆车,拍戏的间歇只能坐在40℃上下的沙子堆上,被迫感受戈壁大太阳的炙烤,明晃晃的阳光下沙子都被照得反了光,鼓风机一吹,风裹挟着沙子扑面而来,眼睛更睁不开了。

有一场戏,需要将朱一龙整个人埋在沙堆里,此时正是晌午,沙漠中一天最热的时候,拍摄现场沙坑的深度也有待测试。

剧组问他要不要替身下去?他拒绝了,自己一点点试探着下到沙坑底部,四台鼓风机争分夺秒开始工作,风沙四起,他坚持表演到了最后一刻。

拍摄结束后,工作人员把他从沙坑里拉出来,发现他的眼睛、耳朵、嘴巴里都充满了沙子。晚一点结束,人都被沙子“吃了”。

幕后的花絮中,被问到当时感受的朱一龙还是会笑着说:“沙子卷入后,人被埋得很深,我在沙坑里已经有点喘不过气了,但还是要坚持,如果你不尝试,是会影响到表演状态的。”

拍摄《芈月传》,还是自己斗胆向郑晓龙导演通过竞选毛遂自荐,期间因为不红,没答应同剧组女演员的非分要求伤了对方的面子而遭到算计,险些没有完成后面的戏份。

圈中好友杨蓉每每都会借着自己拍戏的机会向制片方尽心竭力地推荐他,“你们可以问一问朱一龙呀,看他有没有兴趣。”也还是因为不红,被当时的制片方吐嘈知名度太低,质疑杨蓉的判断和审美,直言朱一龙身上根本没有爆红的气质,甚至一些业内大佬听见朱一龙的名字就轻蔑地说:“TM这人谁啊?”

但一路走来,尽管艰辛,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角色与角色之间难免撞型,他也没有敷衍,而是把握住每个机会,利用每个角色打磨自己。

面对“十年难熬”的声音,朱一龙只是淡淡的回应:“其实熬了十年的演员多了去了。你喜欢这个事情,还能养活你,说不上是熬”并且,他对不红的这段经历始终心存感激,“如果让我一毕业就接《镇魂》,肯定演不出现在的感觉。”

这很像我们在儿时听到的那个故事:有个人买了6个包子吃,不饱;吃到第7个的时候,饱了。他后悔,早知如此,不如一上来就买第7个吃。殊不知,没有前6个包子的量变,哪里会产生最后一个包子带来的质变呢?

从2009年出演第一部影视作品后他先后尝试了50多部不同体裁的作品,带来50多个不同的人物,以至于遇到沈巍这个角色后,已经积攒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能力,《镇魂》中一人分饰三角的成功,就是他的第7个包子,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温润谦和却又执拗于心的“小公爷”齐衡,勇敢热忱赤诚大义的时代青年林楠笙,以及还未谋面的市井小人物莫三妹,朱一龙已经能把剧中人物的每个情绪收放把控的很好了。

引起大众关注的他,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突然间,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央视的春晚,以及各大品牌的代言,都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有他参加的那期《幻乐之城》甚至拿到了同时段综艺节目的收视率第一。

光环下的朱一龙并未骄傲,也没有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演戏以外的其他方向去。他没有栽进突然而至的“顶流效应”带来的名气和收益中,而是选择在最红的时候,转头进组拍了小半年的戏。因为他觉得,“不论外界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一定是没错的。”

有记者问:“经历了种种,你觉得你心里的光是什么?”

朱一龙答:“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暗的一面,就有光亮的一面,尽量看光亮的一面。虽然一定存在不完美,但是我愿意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或者说,成为一个好演员就是他心中一直以来的光。

朱一龙打破叛逆(叛逆者朱一龙不伤人是一种修养)(3)

“表里不一”的非典型白羊座

2020年7月刊的《GQ智族》杂志里,收录了挚友李易峰、合作伙伴刘诗诗、导演丁黑、化妆师鹏鹏等人对朱一龙的评价,总结起来,是:腼腆、羞涩、被动、安静,这很符合大众对他的初步印象,即:朱一龙是温柔的,甚至没有什么脾气。

然而,4月份出生的朱一龙是白羊座,好奇、执着、挑战、征服,这些白羊座的标配,他怎么可能一个不具备呢?

18岁之前的朱一龙一直在家乡湖北武汉读书,一路名校、家境不错、朋友也多,和众多同龄的男生一样,一米八的大个子,推个清爽的板寸,课下喜欢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课上搞不好就开始神游了,没有什么烦心事。高考前夕,因为朱妈妈喜欢表演,有演员梦,对前途未做打算的朱一龙决定试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

尽管因为有些肢体不协调而被培训老师“唱衰”,他还是放弃比较稳妥的唱跳或是弹琴做备选方案,坚持表演临时学的日本剑道,因为和小时候父亲教的泰拳有些共通之处。考了两场,结果两场还都摔了。

但这个亮相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朱一龙不是个一味守拙的人,相较于安全的平庸,他宁愿冒些险去寻求突破。

虽然面试表现并不理想,但他还是幸运的被电影学院录取了,因为当时的班主任,也是培养出赵薇、黄晓明等一众明星的崔新琴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强”。

然而,好运不可能接二连三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由于从小性格内敛,加上对表演没有什么兴趣,常常台词都背不顺溜,满怀欣喜迎来的大学生活,对于朱一龙来说,彷佛开启了“地狱模式”。当时很多同学出自艺校,甚至有的有些拍戏经验,而他纯粹半路起家,成名后的他忆起那段日子还说,那时候当众表演,常常是大家都演完了,只剩下他孤独地站在教室中间不知所措。

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一次,他准备了“卖烤红薯的人”的作业,为了真实,他租下了小贩烤红薯的桶,众目睽睽之下抗进教室,尽管用心了,但是老师还是觉得他的表演比之旁人稍显稚嫩。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一次期中考试,考试内容是一个名为《等待》的无实物表演。他坐在舞台中央的凳子上,想象着自己手里拿着两个冰淇淋等人,一边等一边紧张的看表,直到冰淇淋都融化了,滴在手上,滴在身上,他期待的人还没到。于是,最后,他只能失望地离开。

这次考试结束后,崔新琴老师非常满意,直夸他为表演创造的小细节用心而有创意,这也成为他大学期间乃至学表演阶段重要的转折点。

崔新琴老师对他的“突然开窍”很是欣慰,直到若干年后,她才从别的同学嘴里得知,朱一龙的转变并没有看上去这么顺其自然,有一段时间因为表演考试成绩不理想 ,又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常常偷偷一个人跑去江边坐渡轮,还会来来回回坐上好几遍,一边看着眼前的江水反思一边和自己生闷气,同时为了防止别人误以为他有动轻生的念头,给别人造成困扰,他还得拿起手机装作跟人打电话。

他身上那种白羊座与生俱来的和来自外界的打击相对抗的冲动还在。只是,他将与别人较劲的方式转化成了与自身较劲。

好在,他每次都能从这种自我博弈中有所收获。

提到“表演的天赋”,他坦诚而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道,“我觉得我没啥天赋。”但问及刚出道时,听到有人说他不适合当演员的反应,他说,“我当时在心里冷笑一声,说我可以。”岁月的侵蚀似乎磨平了这个少年的棱角,但无数次的自我博弈也让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了更深的底气。

他的这种近于执拗的不服输劲头现在更进一步,延伸到了方方面面,比如:除了已知的弹钢琴、弹吉他、画画等基础技能外,因为向往被海水包裹的安静和舒适,他在2012年拿到了AOW潜水执照,2016年进一步考下了深潜执照,“想把世界top级的潜点都拿下”成了他继“要做名垂青史的演员”后的第二个梦想。记得一次采访的时候,面对“近期最想尝试的事”他毫不犹豫回答“跳伞”,这些与专业无关的小事无不散发着优秀白羊座的魅力:一种柔软与力量并存的复杂的美。

《夏梦狂诗曲》里因着角色的需要,他私下里专门请人从门外汉一点点学会了小提琴和意大利语而不是找个专业替身。

印象最深的是在芒果台的跨年晚会上,不太擅长唱歌,上台前会紧张地攥紧手心的他选择表演的节目是自弹自唱《男孩》。联排时因为紧张,从第三个和弦就开始出错。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假唱。“唱得乱七八糟。下台后何老师说要不要换个形式,已经非常委婉了。我说算了,既然选择了,不管这个经历好还是不好,都是自己想去尝试和挑战的。”他想要拥有那样一个“记忆点”。

终于在转过来年的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他和刺猬乐队合体挑战了一次摇滚,虽然细听还是有点儿跑调儿,但都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和自信,起码较自身而言,他进步了不少。

几乎每一次亮相,都有新的技能让人眼前一亮,充分证明努力终有回报的同时也做到了他一直秉持的“有底线,无上限”,这倒是很符合白羊座乐于试错勇于挑战的出厂设置。

即便提前感知到有些改变会引得外界反响激烈,褒贬不一。但是突破和挑战只会是他唯一的选择。

十年热场、一朝破冰,最难熬的日子都熬过来了,最低的低谷都待过了,这个灵魂纯真、思想成熟的“非典型”白羊座男人知道最坏的局面是怎样,他对自己每一次尝试和打破有着清醒的认知。

“不要合适、不要刚好、要超过!”

朱一龙打破叛逆(叛逆者朱一龙不伤人是一种修养)(4)

偶像的终极奥义

朱一龙是谁?

知乎上或是头条上的回答总结起来无非是:演艺圈最红的,是顶流,更是演员。今年33岁,因一部网剧从透明晋升流量,花了十年从幕后走向台前。粉丝将近3000万,功成名就,热心公益……

在去年武汉疫情警报刚刚拉响的时候,朱一龙第一时间捐了100万,粉丝的大量捐款和物资紧随其后送达灾区。每一年,粉丝都会和他一起为边远山区的儿童捐赠免费午餐。在一次公益节目的现场,全国各地的粉丝12个小时内就会集了38万善款……

同时,他是WWF世界自然基金大会“禁止非法野生物贸易全球大使”,每年都抽出时间身体力行参与项目地探访,了解物种知识,与自然深度接触,带领粉丝一起为物种保护发声。

人们不免好奇,这个男人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一呼百应的力量?

其实,关掉“滤镜”,也许不仅仅是他身上的成功吸引人们,反而是这个男人身上的许多不完美的小事成功戳中了大家心中的某些点,让人觉得原来明星和我们也有共通之处。

哲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投射机制”,即你在完全不了解对方的时候,就会一见钟情,其实是你把自己内心的意向投射到这个人的身上。俗称“感同身受”。

因为在他身上遇到的问题竟然与你我一样。

在刚经历爆红的那一年,他受邀参加《幻乐之城》,设计的节目小段叫《丑》。

在丑的身上折射出来的是我们每个上班族20来岁的缩影。没有背景,没有学识,没有资历,无一技之长,无傍身之物,很多人都只能在阴暗而又狭窄的出租房屋内,看着他人的光彩照人,舔舐自己的伤口。甚至接受别人的冷眼和嘲笑。

我们看着这个平生不被重视甚至遭尽同行白眼的边缘人物“小丑”在台上一直谦卑地90度弯腰,灵活的日复一日的耍弄着礼帽和鸡毛掸子,娴熟的迎来送往行着花哨的礼,老道的迎合每一个妖艳丰满的舞女,但面具下压抑的真实,却一刻不停地在默默燃烧。小丑夸张的嘴角高高扬起,以笑容掩饰,眼神里依旧有丢不掉的冷漠骄傲。

有一瞬,我们似乎看到了也曾活在他人的差评里,总想不断证明,却始终未曾妥协的另一个自己。

因为一步步从“基层”爬上来,尊重与照顾合作者已然融为了他习惯的一部分,他会发自真心的欣赏每一个努力而上进的“小人物”,会夸赞合作的每一个小演员“都很棒”,也会对野外巡护监测大熊猫的山路工作人员说出“山里的路很难走,赶上连续降雨,还可能滑坡,而他们风雨无阻,全凭着热爱和使命感,我好佩服他们!”

在以往被“黑”的最严重的时候,在知乎上还是有很多合作过的人实事求是的说敬业和尊重合作者是他最“黑无可黑”的优点。

他会顺从的接受演戏路上的挑战,也会抗拒所有阴暗丑陋的东西。从而收获简单的快乐。

粉丝们在朱一龙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内心被保护得很好的那个部分:即使环境多么残酷,内心依旧装着一个滚烫的灵魂。

望每一个被生活的压力磨平棱角,当一腔热血被现实浇灭,面对最后一丝尊严即将被践踏的我们,纵使身处逆境,也能从黑暗中走出来,自己就成了光明。

朱一龙打破叛逆(叛逆者朱一龙不伤人是一种修养)(5)

文:西湖散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