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

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1)

01

第一只动物

先说第一个要躲开的动物。

2016年美国作家米歇尔·渥克发布了经济学著作《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她根据自己在非洲的旅游经历,以一点点靠近灰犀牛时可能发生被袭击的境遇为开端,描述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很危险。

可以说,“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很多危机事件,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2)

灰犀牛是我们要躲开的第一个动物。

那么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会面对哪些灰犀牛事件呢?

简单罗列如下:

高息理财:长期迷信高回报理财产品,却忽视了高风险系数,借了高利息贷款用来理财,结果血本无归。

醉心炒股:醉心于炒股,不能自拔,乃至于卖房炒股、裸辞炒股,最后一无所有。

大病一场:年轻时忽视身体小毛病,日积月累,结果大病一场,积蓄花光。

遇人不淑:女生遇渣男,付出人生最好的十年,结果人财两空。

子女败家:从小溺爱子女,结果子女只会索取,不懂付出,最终害了子女,坑了自己。

养老无备:明知养老只能靠自己,却始终未做准备。

…………

这些“人生负面清单”中的事件你是否曾经遇到过?或者你看到过类似的故事吗?

有些灰犀牛事件无一不是事情长期发展的结果,有些我们虽难避免,但可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健康

据相关数据统计,人的一生患重疾的概率为 72.18%。

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3)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患重疾的概率呈指数级增长,90岁左右患重疾的概率几乎达到 100%。而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大概率是要活到90岁以上的

灰犀牛是健康问题最贴切的比喻,年轻的时候不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它朝我们狂奔而来的时候,是很难躲掉的。

30岁以下的年轻人认为患重疾的概率很低,无需担心,但是概率虽然很低,也不是0%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100个人站在操场,每个人都拿着一支枪,只有其中一支枪里有子弹,也就是中枪的概率是1%,如果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一人,那么试问我们自己敢开枪吗?

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4)

02

第二只动物

第二个要躲开的动物就是黑天鹅。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观念崩溃了。

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5)

然而,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或是普通人日常简单的抉择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

从去年美国得州暴雪,到今年北美地区罕见的49摄氏度高温欧洲暴发洪水以及我国北方地区的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都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可能面对的黑天鹅事件有哪些呢?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人类经历的每一次大型黑天鹅事件,对于我们每个家庭都是影响巨大的。比如新冠疫情,个体商户损失惨重。比如郑州720暴雨,40万泡水车。

同时还有交通意外,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们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旦发生意外,就是亲人两行泪。

8种世界上可怕的动物请勿靠近,遇到这两只动物请提前躲开(6)

03

躲避指南

不管是灰犀牛还是黑天鹅,一旦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有可能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防这两个“动物 ”,首先要避免遇到他们,如果一旦遇到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那么如何应对呢?

第一,养生 居家,注意饮食安全、锻炼身体,不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效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二,挣钱,挣到足够多的钱来抵御可能发生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

第三,如果前两项都做不到,那么只剩第三种,不错,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肯定也想到了,买保险,提前做好风险规划。

如果我们不能断绝世俗生活,如果我们没有积攒足够的钱,那么就需要配置足额的保险!因为灰犀牛正在对面加速走来,而黑天鹅正在某处湖面徘徊,伺机而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