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

作为一种精神产物,音乐能够给人们一种其它东西所无法带来的满足感。虽然什么样的音乐都是用来聆听的,在最基本的点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并没有什么区 别,但一般来说,聆听古典音乐的人们会比流行音乐更认真一些。古典音乐中遵循的规律性比较严谨,细节也勾画地更加细致,如果像流行音乐那样随意聆听的话, 很难听出什么门道来,这也就不会勾起人们对于它的兴趣了。

一般一个从未接触过古典音乐的人甚至是已经接触了一些但并不深入的人对于它还是十分朦胧,对于古典音乐中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不作出了解的话,那么将会 被永远被拒之门外,好比你听了很久一首喜欢的作品仍然不知道它叫什么、是谁的,以及如何去寻找同类的作品听,这将会阻碍你聆听到更多的好音乐以及难以寻找 到自己聆听的方向。

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1)

这些奇怪的编号和数字你能看懂是什么吗?

在前面一些入门古典音乐的文章中,我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关于音乐的形式、编制和比较容易入手的唱片等,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快速进入到古典音乐中来。在本文 中,我将向大家解释一些入门古典音乐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很快了解并大概知道古典音乐中的一些概念,为自己以后聆听古典音乐 带来更多的帮助。

1.一首“歌”为什么还分成好几段?——乐章

对于聆听流行音乐的人们来说,在脑子中很少有“套”、“部”和“组”等概念,一首歌就是一首歌,另外一首歌和这首歌是独立的。所以在刚开始聆听古典音乐的 时候,他们并不懂得乐章、一部作品,一个组曲等基本概念,只把独立的一个段落听完了,这就是一首“歌”,下一首“歌”开始了再听下一首好不好听。在古代这 种组曲的选段,我们可以看成是乐章。其实在古典音乐中这种概念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有必要,我需先介绍一下“乐章”这个概念。

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2)

作品是由多个乐章构成的

在古典音乐中,乐章是大型作品中一个相对独立并且完整的组成部分,许多个乐章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除了一些独立的小品,几乎大部分作品都是由多个乐章构 成的。就好比我们熟知的《卡农》,我想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首“歌”叫卡农,它是一个独立的乐曲,却并不知道它只是一部组曲中的其中一个选段而已。在前面的编 制文章介绍中我说过维瓦尔第将巴洛克协奏曲三个乐章定型为“快-慢-快”的变化结构,是同类作品中的典型形式;而交响音乐的典型结构为“快板-慢板-小步 舞曲-快板”的排序。

2.怎么好多曲子都叫快板、小夜曲?——名词术语

在聆听一首古典音乐时,或许你不知道它的名字,你的音乐中只有一个叫做“快板”、“慢板”或者“卡农”、“第九交响曲”这类的名字,或许你确实认为这是这 首乐曲的名字,但是当去寻找这首乐曲或者聆听下一个不同的乐曲时,却发现好多曲子都叫这个名字,根本不知道哪是哪。为什么不像流行歌那样每首歌都有一个简 短明了的名称来明确地定义呢?

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3)

好多曲子的名字看起来都差不多或一样

其实,这些所谓的“快板”、“广板”和“小夜曲”都是有完整名称的,作曲家习惯用调号和数字来标记作品的名称,所以音乐被创作出来后他们就会以“XX调协 奏曲”、“XX调奏鸣曲”等命上名字;如果是作曲家的第几部作品,那么他可能就用“第X交响曲”、“第X协奏曲”来命名。比如贝多芬和德沃夏克一生写作了 九首交响曲,就是以顺序命名的。在这些完整作品中,每一个乐章都会有单独的名字,而“快板”和“广板”等是音乐的形式类型;前面提到乐章的典型结构,而很 多时候了解古典音乐的人只说其中乐章的名字,他们自己心理清楚这部作品的归属,而入门者却不知道,这也就不离奇为什么很多“歌”都叫这些名字了。

3.一首“歌”连名字都没有,只有数字——作品编号

有些音乐中连名字都没有,仅仅有一个缩写词语加上一个数字名称,那么即使你稍微了解了那些关于名词的术语,对这些音乐还是束手无策。经常出现的 “NO.X”可能大家在上学时学英语都会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第几”的意思;但如果出现类似于“BWV988”、“RV469”、“K301”这样的编号 又该怎么办呢?这其实也是也是音乐中一些简短的标记,如果你对此作出一些适当的了解,也就比较容易理清楚了。

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4)

这些奇怪的编号看起来有是什么

我们知道,有很多作曲家一生中是比较多产的,比如巴赫、亨德尔、贝多芬以及莫扎特等。他们的音乐也是按照一定的音乐习惯命名,但是由于他们写作的作品太 多,名字上可能也会出现混同,容易混乱,所以后人在整理他们的作品时,就把各位作曲家的作品按照一定的编号给排序,在编号前面加上能够识别出某一位作曲家 的缩写。比如著名的“BWV”编号,全称是德文“Bach-Werke-Verzeichmls”的前3个字母,意思是巴赫作品目录,这是巴赫最著名和权 威的编号系统。同理,“RV”代表维瓦尔第,“K”代表莫扎特,而亨德尔采用“HWV”等。

4.这声音效果太差了,里面都是噪音——底噪

听流行音乐的朋友们突然入手古典音乐时可能会感觉古典音乐的音质特别差,里面的噪音很多,有些唱片可能噪音已经大到快听不清楚其中的音乐了。听习惯了流行 音乐的朋友们可能对这种极差的效果难以忍受,或许有些古典音乐的音质会相对来说好一些,但是仍然不能够和听的流行音乐音效相提并论,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 呢?其实这就是音乐的“底噪”。古典音乐的底噪就像古典音乐的历史一样,是确实难以磨灭的,因为古典音乐存在的历史比较长,而好的音乐家可演奏家们可能并 不属于这个年代,在录音技术刚出现的一百多年中,能够把这些音乐家的声音记录下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5)

100年前的唱片转录出来的录音

现在我们听到的很多音乐都是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唱片中翻录出来的,由于历史录音条件限制以及留声机本身就是由磁头滑动唱片发音的,所以我们听到很多音乐 中都带有这种噪音,很多发烧友说“没有底噪的古典音乐不叫高保真”。其实现实也没有那么夸张,有很多优秀的唱片甚至是多数好唱片录制出来的时候,录音技术 已经发展得不错了,轻微的底噪是能够让人接受的。很多唱片经过母带直刻技术能够消除大部分底噪,并且现代的音乐家门录制出来的音乐是非常高保真的,但很多 百年音乐家的底噪已经和他们的音乐一样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5.非要买好的耳机才能听古典音乐么?——耳机硬件

对于试听设备的选择一直是音乐发烧友们谈论不尽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聆听古典音乐需要高端的发烧系统。聆听古典音乐是否一定就要顶级的HiFi耳机系统 呢?当然,作为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不能每个人都消费得起动辄几千或者上万元的设备,虽然一般耳机聆听起来确实没有高端的好,但一份价钱一份货,获得好的 音质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么这样说普通消费者就没法聆听古典音乐了吗?

十大入门级古典音乐(快速了解基础知识)(6)

聆听古典音乐一定要烧这种设备吗?

其实并非如此,我们普通的音乐听众中没有几个“金耳朵”,对于音质的判断并非那么灵敏,一般的耳机解析和声场方面过得去、能够满足自己的耳朵就行了。古典 音乐中其实分类是比较细腻的,如果你喜欢聆听各种乐器的声音,可以购买一款三频均衡型的耳机,以适应各种类型的音乐。但要是喜欢某一种声音比如小提琴,可 以选择偏向中高频段的产品,大提琴则偏向于低音效果更多一些。这些耳机在我们的资讯文章中都有介绍和推荐,并且评测类文章也有耳机的详细评测,希望购买耳 机的朋友不妨多关注一下我们的耳机频道,希望你能够选择到一款不错的耳机。

写在最后:

以上我就为大家解析了一些古典音乐入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然,古典音乐知识也是十分广泛的,并非一两篇文章就能够介绍完全,愿希望进入古典音乐世界的朋 友们能够多听、多了解和多学习,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并真正爱上高雅音乐艺术,最终找到自己喜爱的音乐风格。

乙迷网imclubyimi(或公众号搜索“乙迷”)

乙迷网新浪微博:乙迷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