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8个月育儿记录(自驱型成长育儿记录)

分享孩子的几个小故事。

其一:两周前孩子给我说,下学期有很大的机会当学习委员,因为根据班主任老师定的评分机制,他目前很靠前。其中一本诗歌的书,已经背了100多首了,计划这学期全部背完,再提高一下积分。

我当时很惊讶,一是学习委员这个目标,二是主动背诗的数量。因为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我和孩子妈妈曾反复督促孩子早晨起床朗读、背诗,过程极为痛苦且收效甚微。我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孩子被学习委员这个角色带来的荣誉刺激到了。

其二:孩子妈妈很早前买了一整套小学奥数练习册,之前断断续续写了点。这学期我重点关注了下,也是每天提醒督促孩子做,做错或不会的我来教。实际情况是一周最多做一次,不会的问题从来不问。上周我跟孩子沟通了下,如果他实在不想做奥数,那就不做了,他自己拿个主意。第二天孩子给我说,他决定暂时不做了。

这样过了一周,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问孩子为啥数学作业老做错,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这个情况?孩子说以后要仔细检查。妈妈说我们现在是讨论减少数学出错的情况,如果仔细检查还出错,我建议错一题做一页奥数题或者做一项家务。经过一轮协商,孩子最后决定,如果错一题就做家务,错超过一题就做奥数,这个计划先试行一周,到时候可以再调整。然后昨晚在去睡觉前,孩子把数学作业从书包里拿出来,自己再检查了一遍。

其三:还是昨天晚上,妈妈在抱怨孩子放学回来就跑外面玩,什么学习的事情都没干,连兴趣班的内容也没练习。然后我们聊到什么才是兴趣爱好,以及怎么培养。妈妈觉得,孩子自己决定花压岁钱去报的兴趣班肯定说明是兴趣爱好,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坚持练习,所以要监督把习惯坚持下去。我觉得,兴趣爱好是那种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去做的事情,也许孩子目前还没找到兴趣爱好。这一方面需要多经历和尝试,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发现。

比如过年放鞭炮玩,会想到拿个塑料盖子盖在鞭炮上,看塑料盖会被炸多高。这可能是每个小孩子都会想到的玩法,但是,如果有人可以引导孩子去想办法让塑料盖往上飞很高很高,或许就培养了孩子对物理的爱好。

其四:今天早上,孩子上学前,特意去拿了把伞。我问他,为啥要带伞,天气预报不是多云吗?孩子说看到地上湿了,昨天晚上下雨了,白天可能也会下。孩子刚出门,又把伞拿回来了。我问怎么不带伞了?孩子说,刚抬头看了下,远处晴空万里。给孩子安排一天穿什么衣服、带不带伞是个很小的决定。如果是之前,我会直接给孩子说,今天不下雨,不用带伞。而今天,我只是问了问,然后给他说,带不带伞他自己决定。

《自驱型成长》解答了我的一些育儿的疑惑,比如培养孩子的什么更重要,比如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应不应该强迫,比如父母的角色到底应该做什么,比如如何看待孩子一下午无所事事。

培养孩子的掌控感

你的职责可不是要包办你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尽管我们应该为自家孩子提供引导、支持、教育、帮助和约束,但我们以及孩子本人更要一直心中有数——孩子的生活,那是人家自己的。

《自驱型成长》

没有人可以强人所难,真正逼孩子做什么

1.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2.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想要他们本不想要的东西。

3.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不想要他们本想要的东西。

4. 让他们想要他们想要的东西,不想要他们不想要的东西,至少在当下没什么不好。

《自驱型成长》

父母的角色定位

父母是孩子的顾问,是孩子的依靠和榜样。父母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

白日梦或许能孕育出创造力

当你处于心智漫步的模式,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的模式时,更有可能激发对事物的洞见。只有当我们让自己的心智漫步起来时,我们才能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物之间建立意想不到的联系。而这恰恰可以帮你解决那些以前似乎没法解决的问题。

《自驱型成长》

孩子培养的目标

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一个顺从的孩子,而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理解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行动和理性交流的孩子。

《自驱型成长》

最后,就像书上说的,育儿本就不易,教育父母更难,加油吧!

婴儿8个月育儿记录(自驱型成长育儿记录)(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