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火盛面赤喉咙痛下肢凉(固表止汗浮小麦)

传说故事宋代京城名医王怀隐在一天雨后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草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瘪又空的小麦,何人送来?”伙计回答:“是城南张大户送来的”他正欲说什么,忽然来了一位急诊病人,病者丈夫对王怀隐恳求道:“王先生,我娘子近来不知何故,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整日心神不宁,有时甚至还伤人毁物,真有点怕人,今请先生施恩,为她除病驱邪”,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上焦火盛面赤喉咙痛下肢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焦火盛面赤喉咙痛下肢凉(固表止汗浮小麦)

上焦火盛面赤喉咙痛下肢凉

传说故事

宋代京城名医王怀隐在一天雨后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草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瘪又空的小麦,何人送来?”伙计回答:“是城南张大户送来的。”他正欲说什么,忽然来了一位急诊病人,病者丈夫对王怀隐恳求道:“王先生,我娘子近来不知何故,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整日心神不宁,有时甚至还伤人毁物,真有点怕人,今请先生施恩,为她除病驱邪。”

王怀隐切了切那妇人的脉,又问了几句病情,捋须笑道:“不必惊恐,此乃妇女脏躁症也。”言毕,信手开了一方,上书: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意用汉末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那汉子持药扶病妇临行时,又补充一句病情:“先生,我差点忘了,她还常常夜间出汗,汗液常湿透衣衫呢!”王怀隐点头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脏躁症再说吧。”

五日后,夫妇俩来拜谢王怀隐:“先生救苦救难的大德,我们俩终生难忘。真是药到病除,不愧为杏林名医啊!”王怀隐关切地问:“今天再来治盗汗症?”那妇人笑道:“不必了,已一并痊愈。”王怀隐暗自思忖,难道“甘麦大枣汤”也有止盗汗的作用?后来,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几个盗汗症的病人,由于是用成熟饱满的小麦,结果均不见效,他大惑不解,正在这时,店堂小伙计与张大户的争吵声惊动了王怀隐。伙计手握一把张大户送来的小麦说:“这样的小麦我怎能收?你别以为做药就可以将就用,这瘪麦子你拿回去吧!”王怀隐听罢,忆起上次那妇人所用的小麦就是张大户送来的瘪麦子,于是急忙上前问道:“张老兄,你这麦子是……”未等先生说完,张大户便红着脸诉出了实情:“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麦子,我舍不得丢弃,估计治病用大概可以吧!上次送来时,不也是被那一个伙计收下了吗?”王怀隐听罢,从中似乎悟出了什么,便吩咐伙计:“暂且收下吧,另放一处,并要注明‘浮小麦’三个字。”

【性味】甘,凉。

【归经】归心经。

【功效】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主治】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

临床应用

1、自汗,盗汗。本品甘凉入心,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2、骨蒸劳热。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蒙鉴》:“敛虚汗”。

2.《本草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劳热,妇人劳热。”

3.《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经验方

1.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独圣散)

2.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从脸色看健康知疾病

吃货们看过来,这些食疗清暑又祛湿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