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成型的4个阶段(浮法玻璃成型过程)

浮法玻璃成型的4个阶段(浮法玻璃成型过程)(1)

首先是玻璃液通过坎式宽流槽流入锡槽,此时玻璃液温度为1100度,然后进入摊平抛光区,温度在1050-900度,玻璃液黏度为102.7~103.2Pa•S。连续均匀流入锡槽的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摊平并被抛光,摊平抛光过程所需时间为2min;紧接着进入徐冷区,温度由900度至850度,玻璃液黏度从103.2~104.25Pa•S;配合拉边器进行高速拉薄,温度由850度降至700度,玻璃液黏度为104.25~105.75Pa•S,在该黏度下,表面张力使玻璃变厚作用已不明显,受拉力作用玻璃易于伸展变薄,且厚度,宽度几乎按比例减小,玻璃带在该区形成一个收缩过渡段,称为变形区.当温度从700度降至650度600度时玻璃的黏度为105.75~1010Pa•S,由于黏度迅速增加,使其能在保持原状情况下被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

玻璃液的浮抛介质的选择具有以下条件

(1) 在1050度温度下密度大于玻璃的密度;

(2) 金属熔点低于600度 沸点高于1050,1000度左右的蒸气压应尽可能低,保证金属不挥发。

(3) 在1000度左右温度下,不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

锡液的物理性质

   浮抛液在玻璃成型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托浮和抛光玻璃,在选用的各种金属及合金中,尤以金属锡液最符合浮法工艺的成型条件。

表面平整:可达到抛光玻璃的标准;浮法玻璃

自然采光:可见光的透过率可接近90%;

品种齐全:可满足大面积采光的要求。厚度:2-25mm

厚度

(mm)

重量

(kg/m2)

可见光%

日照能量指标%

遮阳系数

(s.c)

U值

(W/ m2.k)

记权隔音

(dB)

透射率

反射率

透射率

反射率

吸收率

总透过(g)

2

5

91

8

87

8

5

88

1.01

5.9

*

3

7.5

90

8

85

8

7

87

1

5.8

30

4

10

90

8

83

8

9

85

0.98

5.8

30

5

12.5

89

8

81

7

12

84

0.97

5.7

31

6

15

89

8

80

7

13

83

0.95

5.7

31

8

20

88

8

76

7

17

81

0.93

5.7

33

10

25

87

8

73

7

20

79

0.91

5.6

35

12

30

86

8

71

7

22

77

0.89

5.6

36

15

37.5

85

8

66

7

27

73

0.84

5.4

38

19

47.5

84

8

62

7

31

70

0.81

5.3

40

尺寸

最大尺寸:3050*12500mm

最小尺寸:500*700m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