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寻根问祖百家姓之)

牛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八位,在豫冀鲁晋地区最有影响当今牛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5%,总人口大约在202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牛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牛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寻根问祖百家姓之)

牛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

牛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八位,在豫冀鲁晋地区最有影响。当今牛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5%,总人口大约在202万。

牛的名义

牛,是一种反刍类动物,力大性善,可用于载物和耕地。在甲骨文中,牛字是一颗牛头的形,突出牛角和牛耳。汉字中凡带牛的字均与牛或牛属动物有关。牛的引申之义是牛劲、倔犟等词语。

古代定有以牛为氏族图腾的牛氏族,牛人所居之地成牛地,牛人所依的山命牛山,所旁的河称牛水,所建的城堡为牛邑,牛氏族之后当有牛姓。但中国的史书中还没有牛氏族的记载。

牛姓起源

牛姓的起源与演变:

一、出自子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的异母兄长微子为宋公,以继承商汤的祭祀。宋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国家,古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南,战国初迁彭城,今江苏徐州。到春秋后期,宋昭公时有大臣司寇牛父,是宋微子的后裔,牛父是其字,司寇牛父在一次抵御北部长狄入侵时,率军抗敌,在长丘(今河南封丘西南)不幸英雄战死。宋昭公随立牛父的后代为牛氏族,以其字为氏。子姓牛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春秋时郑国有牛首邑,近宋国,古城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战国时楚国有牛兰邑,古城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此两邑或许就是宋司寇牛父的封地,或为牛氏族曾居住过的地方。历来河南多牛姓,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爱将牛皋,就是河南鲁山人。直到今天全国的四分之一的牛姓仍聚居在河南。

外族基因融入

牛姓中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液比较晚,血统比较纯一,直到明清时期,在蒙古人、满洲人开始出现牛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也逐渐同化成汉族了。

牛姓分布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牛姓人口由近11万激增到202万,增长了18倍多,牛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牛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大约占牛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安徽、甘肃、陕西,这三省又占了牛姓人口的16.5%。河南居住了牛姓总人口的24.5%,为牛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已形成了以河南为高频区,主要向北逐渐扩散的牛姓人口分布状。

牛姓血型

牛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0.7%,A型占27.5%,B型占31.9%,AB型占9.9%。

牛姓名人

牛僧孺

牛僧孺(780年—848年) 字思。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不叙用。穆宗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徙御史中丞相,清理冤狱,惩治贪贿赂,擢户部侍郎,以不受贿赂,得赏识。长庆三年(823),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敬宗立,出为鄂州刺史、武昌节度使。在任凡五年,修武昌城垣,除赋役积弊。大和四年(830),以李宗闵荐,还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六年,因罢相,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开成初,为东都留守,与白居易等交往吟咏。后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其思想主张扬“人道”,抑“天道”,“兴衰由人”,反对“不务为政而务称天命”,批判阴骘果报之说。著小说《玄怪录》十卷,《全唐文》存文二十一篇,《全唐诗》存诗四首。

牛峤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中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他生逢乱世,中进士仅两年,黄巢起义军破长安。在动荡的僖宗朝历仕拾遗、补阙、尚书郎。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又避襄王李媪之乱,先流落吴越,后寄寓巴蜀,过着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般的飘荡生活。以东汉名臣袁安自许的牛峤忧国心切,却有志无时,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以后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辟为判官。前蜀开国,仕秘书监,以给事中卒于成都。《郡斋读书志》说他博学有才,以歌诗著名。原有《牛峤集》三十卷,已佚。现存诗三首,见《全唐诗》、《全唐诗外编》。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

牛存节

牛存节(853年—915年),字赞贞。五代后梁将领。唐乾符末年,追随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后投靠后梁太祖朱温,因大破蔡州、郓州流寇深得朱温赏识。文德元年(888年),大坡河阳节度使李罕之。乾宁元年(894年),被授予检校工部尚书。开平三年(909年),加封检校太保、同州节度使。不久,进封为开国侯。乾化二年(912年)十一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二千户,任郓州节度使。乾化四年(914年),被加封为淮南西北面行营招讨使, 同年,因功加封为太尉。后梁乾化五年(915年)六月十九日,牛存节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梁末帝诏令辍朝三日,并追赠他为太师,谥号威。

牛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牛姓的郡望是陇西郡。牛姓以太史为其堂号。“太史”堂号出自唐牛凤及。牛凤及长寿中撰《唐书》,年代自高祖武德年始,到中宗弘道年止,共计一百一十卷。其后人称其为太史公,因以为堂号。

牛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庐州却贼;校尉平羌。

应贞女诗文应梦;奇章公邂逅奇缘。

颍水一支分派久;涎河两岸卜居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