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

“德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仙女”

《德拉姆》也是一部国语纪录片,是田壮壮导演的第一部纪录电影,也是我国第一部使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出来的影片,田壮壮凭借它获得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的最佳导演奖。电影2004年5月20日在院线上映,影片的拍摄地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影片的主要内容是纪录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上原住民族的生活。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

2003年5月,非典闹的很凶,田壮壮导演骑着一匹叫做“德拉姆”的马,领着一个足足21人的团队,摄制组绕过“非典”的重重阻碍,去到云南西部高黎贡山脚下的丙中洛乡

期间,队伍里有70匹马,20多个藏族、傈僳族、怒族的赶马人,他们沿着怒江而上,穿越高山、密林、荒原、谷地,绵延九十余公里,一路上冷餐露宿,徒步前行,每天喝着泉水、江水、千难万险的32天,最终到达西藏南部边界小镇察瓦龙。

据说片子筹划了一、两年,拍摄了五个多月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2)

影片长110分钟,高清拍摄,同期录音,只有少量的音乐和说明性的字幕,没有任何解说性的旁白,影片纪录茶马古道沿途原住民生活的同时,还将茶马古道以及香格里拉地区的高原地貌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描绘,带观众身临其境的走进茶马古道,引发了很多观众对于高原的向往。

每个人都是传奇

2005年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的颁奖现场,评委对田壮壮的《德拉姆》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透过冷峻的镜头视角,传递博大的人文关怀,一段茶马古道上,寻访中思索的旅程,让国人初识纪录片深邃的艺术意境。”

评语展现了电影的两点原则:

一是宏观上影片对人性主题的关怀

二是微观上影片选择纪实性拍摄的方式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3)

宏观上,茶马古道上的原住民,是一群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原住民了,但他们也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电影中的镜头一直围绕行走在青藏高原上的“人”。

这部片子的重心不在于风光风景,也不在于随行的马帮,而是在于茶马古道这条线上原住民的生活,如果你接触过这样的生活,哪怕只是在旁边看一眼,也会觉得感动,因为影片太真实了,片中有很多地方会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4)

选取的人物都非常有特点,上至104岁的长寿老人,下至7/8岁的孩子,还有很多美丽的藏族姑娘,年轻的小伙子,以及一个15口人却有5个民族的大家庭,还有被坐牢十几年,村子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的老牧师……

有时候,人们在自然风光里是逍遥自在的神,同样的我们也是渺小无助的人

就像是影片开头简介里说的那样:“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望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一人一故事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5)

50岁的妇人,操持着一个有15人的家庭,这个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语言,他们说这6中民族语言,却交流顺畅,甚至看到从外边来的人会热情的招待,只是因为请客人们睡草垛过夜的举动,而让他们心里十分地过意不去,所以一家人商量着特意盖起一间大房子给后来的客人们住,由此开始做起旅游生意……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6)

牧师已经84岁了,因为信仰坐牢15年,十五年里他一年只给妻子写两三次信,他坚持用这种方式告诉妻子自己还活着,并且始终相信只要他还活着,妻子就绝不会离开,当说起他妻子过世不久时,老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那个画面里的悲伤溢出屏幕……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7)

104岁,也许很多人都想长寿,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活这么久,104岁的老婆婆双目失明,她面对镜头的时候也不知道看向哪里,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风华正茂之时,拒绝过几个军官的追求,不过她先后为自己选了两个当地男人,第一个因为懒惰被她赶出家门,跟了第二个后,家里就不再缺盐,可是后来,丈夫一次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她日夜流泪,跳河寻死,直到今天,想起他,空洞的眼睛还会流出伤心的泪水……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8)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9)

一个30多岁的男人,已经是村长了,早前他的妻子带着小儿子跑到山东去了,留给他一个9岁大的儿子,两人相依为命至今,从镜头里看这个9岁的孩子,结结巴巴的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有醉酒后父亲打自己的样子,不过采访结束,他告诉镜头:“我爱爸爸。”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0)

19岁是最美好的年纪,青春懵懂,对爱情向往,由于自己喇嘛的身份,少年必须告诉自己从心里切断欲念,所以少年讲起他甜蜜痛苦的回忆时,脸上的神情从羞涩、犹豫再到决绝,原来他一直喜欢一个前来烧香的姑娘……

DV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导演,与其费劲心思编造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不如沉下心来拍摄身边正在发生的人和事,说不定比电影要精彩万分,影像可以还原真实,电影应该从纪录开始。

自然之美

“德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仙女”

虽然藏地风光无限,但它也危崖峭壁,江水湍急,碎石坡一个接一个,自然气候的善变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大自然,空镜头串起来的山民絮语,就像田壮壮的一次田野采风,与其说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是一部精心打包过的数据库电影。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1)

那些走在山间、古道、雪山下的人们,离他们口中的天神是如此的近,身边时不时扬起的尘土,让我对“尘世”一词有了具象化的理解。

自古以来,中国沟通域外有两条陆路干道:北界丝绸之路,南境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即中国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它穿越横断山脉,沿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而上,可到达西藏、尼泊尔、不丹、印度及西亚,联接欧洲;顺三江而下到达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势高峻,路途艰险为举世之最。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2)

茶马古道两千余年前形成,终年都有马帮行走,至今依然人来人往,如果不是看到田壮壮的《德拉姆》,我恐怕一直都见识不到这番风景。

如今的茶马古道,被冠于八大价值:

  • ★黄金旅游之路

风景独特,吸引无数中外游客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3)

  • ★文明传播古道

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通道。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4)

  • ★民族文化的迁徙走廊

这条古道上,几千年来,汉、藏彝、纳西、傈僳、哈尼、基诺、羌、普米、白、怒、景颇、阿昌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凸显了我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5)

  • ★宗教传播大道

茶马古道不断延伸,藏传佛教也沿着这条古道传播

  • ★民族精神之路

马帮就是茶马古道千百年来的独特文化载体,他们的精神依附在古道之上,也融进了中华民族精神里。

  • ★民族团结、融合之路

加强了各民族人们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6)

  • ★经济发展之路

商人们促进了周边城镇的形成,大大的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 ★安疆固边之路

经济贸易的兴盛,促进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定与和平。

结语

我还没有去过云南,但已经被当地人的安稳性格和当地的风景吸引,《德拉姆》是一部具有深刻美学意义的纪录电影,其中的艺术手法和美学价值值得当下中国纪录片市场进行学习和探究,每一个镜头虽然普通,但是每一个画面都是绝美的。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7)

在清脆的马铃声中,我们看着湍急的怒江水,镜头跟随马帮的脚步

一步步的展现这条古老而富有的神圣土地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就像是镶嵌在上面的一颗颗宝石,耀眼,深刻,璀璨。

一条路一种生活一个神话,每个人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茶马古道,我会来的!

一张图证明你去过的地方香格里拉(德拉姆梦回香格里拉)(18)

本文由胶卷时光原创,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希望我专业的解读和独特的见解能帮到给大家,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区继续交流或吐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