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培养独特的领导力)

领导者最像什么?有人说领导者最像设计师,也有人说领导者就是大管家。管理大师德鲁克却说,领导者最像乐团的指挥。

有人会不解,指挥家可比公司领导者轻松多了,站在舞台上随便挥挥双手就能完成演出。而且下边的乐手们也是根据曲谱进行演奏,指挥家的发挥空间很小。其实这是对指挥家最大的误解,成为一名优秀指挥家比企业领导者可不容易,不然为什么全球知名的指挥家才寥寥几个呢?那领导者和指挥家都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培养独特的领导力)(1)

《指挥大师的领导课》 图片来源:湛庐文化

首先,乐团和公司的组织架构类似。经常去听音乐会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小规模的乐团有四五十号人,规模大的四管制编制乐团起码要一百人。这里又包括弦乐部分、管乐部分、木管和铜管部分,这意味着至少有十多种乐器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开始演奏,所以非常容易出错。这和一家公司是何等的相似。公司由销售,制造,研发,财务和人力资源等不同的职能部门构成,每个部门又有主管、副主管,各个部门之间更是需要相互协作。从指挥大师的视角重新思考领导力

其次,指挥家和领导者都是团队的灵魂人物。任何一个交响乐团,光有乐谱没有指挥是无法顺利演出的。这需要指挥家的介入,指挥家不仅要负责理解作曲者作曲背后的意义与情感,还保证每一种的乐器都在适当的时间开始演奏,并控制乐曲的速度和力度。——这不就是团队管理者要干的事情么?他既要站在公司战略的高度把控整个团队,甚至是公司的运作,又要带领其员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回馈给客户和股东。

当然,指挥家和领导者的相似之处远不止这些,在世界著名指挥家伊泰 · 塔尔格玛的新书《指挥大师的领导课》中,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有趣对比。伊泰 · 塔尔格玛师从顶级指挥大师伯恩斯坦,指挥了巴黎管弦乐团等世界级乐团。他的传奇不仅限于他在指挥方面的成就,他更是音乐大师项目的创始人,这个项目旨在将指挥和音乐的智慧融于生活融于领导,已经影响了包括谷歌、高盛、卡夫、英特尔、TED等企业和组织。

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培养独特的领导力)(2)

作者:[以] 伊泰 · 塔尔格玛(Itay Talgam) 图片来源:湛庐文化

6位指挥大师诠释6大领导风格

伊泰·塔尔格玛由其丰富的指挥和培训的经历谈起,生动描述了6位世界级指挥家的指挥方式,以此诠释了6种典型的领导风格。这6位世界级指挥家及其风格分别是:里卡尔多·穆蒂——不容置疑的独裁型领导者,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恩威并施的家庭型领导者,理查德 · 施特劳斯——照本宣科的规则型领导者,赫伯特·卡拉扬——模糊的精神型领导者,卡洛斯·克莱伯——充分赋权的过程型领导者,伦纳德·伯恩斯坦——终极典范的意义型领导者。

从这六位指挥大师的指挥风格上我们能看到自己,或者我们的主管的领导力风格,甚至不只像一位,而是与这六位都有相似之处。这就是作者充分展示6位指挥大师的目的所在,在多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反思和改进的契机。

与市面上那些动辄全面否定某一领导风格是书籍不同,作者伊泰 · 塔尔格玛的建议是:与其把现有的领导力风格看作某个缺点,不如将其当作一个契机,塑造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独一无二的领导风格。

领导者们要从扩展和包容的角度思考,不要从消除或放弃一部分自己的角度出发。换句话说,不要试图停止自己的领导模式——相反,寻求拓展自己的领导视野,包括最灵活、最多样化的领导力解决方案,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6位指挥大师中的伯恩斯坦和克莱伯的管理方式,相比其他指挥大师,这两者的领导风格更加包容和多元,也更有生命力。

卓越领导者必修3大能力

在探讨这些世界级指挥大师所展现的不同的领导风格,以及对其各自的“团队”所产生的影响后,伊泰 · 塔尔格玛总结出了卓越领导者必修3大能力:刻意无知、忽略差距、基调倾听。

刻意无知能够创造出新事物。如今,员工的能力、市场动态和公司情况与过去都相比有太多不确定性。所以,在开始探索新知的时候,团队领导者要让自己跳出原有的知识框架,选择刻意无知,让未来可以成为一种选择,而不是惯性思考的结果。

忽略差距又是什么意思呢?在企业里,差距(gap)意味着错误和矛盾,我们日常受过的训练都在教如何避免差距,管理者们解决的方式常常是塞入更多的目标、僵化的流程或例行的程序,而这样例行公事的代价就是没有挥洒创造力的空间。所以,指挥大师们的做法是保留这份空白,找到真正需要改善的的地方,

基调倾听代表着将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演讲者转变为谦卑的倾听者,用倾听创造变化,并让美好的事情发生。以大师伯恩斯坦为例,在演奏之前他会组织一一交流的环节,每个团员都能感觉到他全情投入的、无条件的关注,这代表着他乐于建立一种相互信赖和默契的合作关系的表达。所以,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能创造这样的环境,能让雇员自由参与到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双向渠道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