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挂面生产(百年乡愁成富民产业)

加水和面、压片、切条成形、上架定型、烘干……11月19日,走进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江村手工挂面体验园,工人们各司其职,动作娴熟地制作挂面,一系列生产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在另一个车间,打包人员正在认真细致地将分拣好的挂面进行称重、打包。这些根根分明、质量上乘的挂面,将从这里运往周边各大超市及全国各地。

现代化挂面生产(百年乡愁成富民产业)(1)

手工挂面是华州区的传统面食,江村制作繁忙时期,江村曾经“家家闻杖声,户户挂银丝”。

李凤利是一名普通村民,平日里在挂面生产车间负责打包、分拣等工作。李凤利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能挣60元,把钱挣了把家人也照看了,屋里农活也干了,很满意。”

和李凤利一样在这里上班的周边村民有29名。前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闯荡,手工挂面的传统手艺无人传承,产品销售市场也没有打开,江村的手工空心挂面渐渐呈衰落之势。为改变这一现状,江村村“两委”干部先后多次外出学习,不断更新生产观念,最终决定将手工空心挂面由传统的农户自主经营转变为企业化生产。

现代化挂面生产(百年乡愁成富民产业)(2)

高塘镇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川宏回忆说:“2017年,我们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到2018年10月,我们建好了工厂,2019年我们开始改变制作工艺,向村上的老艺人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尝试,2019年挂面品质不断提高,2020年就用机械代替手工,大大提高手工挂面的生产效率。”

现代化挂面生产(百年乡愁成富民产业)(3)

为持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近年来,高塘镇江村大力发展手工空心挂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结合当地独有的红色资源,打造出“药王洞”这个品牌。同时,村里采取“党支部引领公司—公司 农户 脱贫户”模式,不断规范挂面生产工艺流程,提高挂面品质,将传统手工挂面产业推向专业化、规模化,切实解决农户就业问题,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有效激发村级内生动力,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有着百年历史的“空心挂面”不仅是群众抹不去的乡愁,还成为了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好门路。据了解,目前,江村空心手工挂面的年产值在200万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建设能容纳400人的手工挂面体验房体验餐厅,让更多游客到我们这边参观和体验,推动村集体经济再提质量、再上台阶。”高塘镇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川宏表示。(记者 穆骋 通讯员 刘斌 韩丹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