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有真情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朝元和年间,一天正午刚过,暑气逼人。被公务和苦吟弄得头昏脑胀的韩愈,昏昏然正想入睡,家人忽然推门进来,递过一卷诗稿,说是门外有个青年求见。韩愈心想这人来得真不是时候,正要挥手辞绝,忽然瞥见那诗卷上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句,爱才嗜诗的韩愈疲劳顿消,心内狂喜,直呼发现了一个奇才。他连声说“请”,匆忙穿衣,衣冠不整地大步走进了客厅。

人间自有真情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1)

只见面前的青年,身材细瘦,指爪奇长,富有棱角的脸上长着庞额通眉,瘦弱中透出一股英气。这位受到文坛巨匠韩愈如此青睐的不速之客就是尚未成名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坛怪杰李贺,后人称他为“诗鬼”。 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人间自有真情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2)

雁门太守行

李贺,字长吉,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李贺的家乡昌谷,位于昌、洛二水的汇流处,背靠连昌河,面对女几山,西邻竹阁寺,东有凤翼山,门前就是通连京、洛的宽阔驿道和三乡驿站,附近还有规模宏大的皇帝行宫连昌宫。女几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墨客、富商巨贾,来游者长年络绎不绝。李贺就是在这样一个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信息灵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异常地早熟。

李贺的远祖是开国皇帝李渊的从父、建国后被封为郑王的李亮。他的父母都是书香门弟出身,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欢以“唐诸王孙、宗孙”自居,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一生念念不忘报效国家。元和五年,李贺抱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西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华和韩愈、皇甫湜等人的举荐,可以一举成名。可他万万没料到,主考大人说他父亲名叫李晋肃,“晋”和“进”同音,他应避父讳,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实际上避讳只是一个借口,真正原因是牛、李党争和文坛的门户之争。

彻底堵死进士之路,对才高气傲的李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雪下桂花稀,乌啼被弹归”(《出城》),他象一只中弹的小鸟,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委屈,回到了故乡。被剥夺进士资格,是李贺人生旅程中的一大转折。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断绝了他的仕途之路,改变了他想从政报效国家的希望,同时又成全了他的诗杰风骨。在此之前,他自觉前途一片光明,自信自己“织可承香汗,裁可钓金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竹》),将来前途无量。而残酷的现实却粉碎了他的希望。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让他靠近人民和正义,写出了许多批判时政,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官街鼓》《秦宫诗》《猛虎行》等 。

受到黑暗势力的打击后,在精神和生活的重压下,他陷入了苦闷、迷惘、伤感、颓唐的消极情绪中,他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但所写诗句却不离泣、泪、冷、寒、哭、愁、恨、悲、秋、伤、古、老、死、鬼、魂等字。如“江娥啼竹素女愁”、“嗷嗷鬼母秋郊哭”、“泪眼看花机”、“山头老树吹古香”等等。由于伤感,他常常想到死,“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小小年纪,心已枯死如灰,不仅如此,他又由死进入鬼的世界。他的诗鬼气很重,写到鬼魂的诗句很多, 如“愿携汉戟招诗鬼”、“冷雨香魂吊书客”、“鬼灯如漆点松花”等等,不胜枚举。还有一些诗,通篇都是写鬼的。如《感讽五首》其三“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这种苦闷、迷惘的阴冷心境,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活态度,让他感叹人生无常,不如及时行乐。如《相劝酒》《莫愁曲》《南园》之十等,都不同程度地表露了及时行乐的思想。他在长安居留期间,是歌楼妓院中的常客,饮酒更是无度,还写下了许多艳情诗。如《石城晓》是描写宿娼晓别的,《河阳歌》是描写重写旧好的,他最长的一首诗《恼公》,也是一首狎游纪事诗。

李贺虽然写了许多颓废诗、艳情诗,但这些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居次要地位。李贺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的篇章所占的比重并不小,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不乏为时代的上乘作。他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 27岁便英年早逝。虽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岁,这样年轻竟然在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孟郊等群雄争鸣的中唐诗坛上,夺得一个显赫的席位,在繁花似锦的唐代诗苑中育成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开创一个引人注目的长吉体诗歌流派,誉腾当世,影响远及千年,是我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就给李贺这位才奇、貌奇、早慧、早夭的青年诗人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其《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则被编入教科书。他留下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形容了强烈的伤感情绪,以致在唐代无人能对出下联,宋及后世的诗人常常引用或化用此句,不过抒发的感情则各不相同,最为出名的就是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亦有引用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自有真情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3)

李贺像

李贺的诗一为借古讽今,二为发愤抒情,三为神仙鬼魅,四为咏人咏物。其鬼、泣、血、死被后人称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