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

“那个戴帽子、吸小雪茄、穿背带的男人,不对,那是狗,不对,那是人,不对,那是狗,它像碎玻璃一样四分五裂倒在地毯上,我让猎枪靠着床头柜,在花园凉亭坐下,欣赏重归秩序的庄园,它将永远秩序井然,哪怕头顶有乌鸦的抗议。——安图内斯《审查官手记》”

阅读安图内斯的《审查官手记》可以说是一个既艰难,又酣畅淋漓的过程,除却每一章最后的那个句号,全书通篇几乎找不到一个句号,而且就连全书的结尾都是一句戛然而止的话:我请你别忘了告诉我那个傻儿子,不管怎样,我

“我”怎样?这里留给读者太多的遐想空间,又或者安图内斯认为,接下来的话其实已经根本不需明说了。

满目可见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疯言疯语”,不断重复的片段和话语,间或插进来的“不和谐”的想法与对话,句不成句、篇不成篇的支离破碎之感,仿佛都在向世人昭告着他的“不正常”。

这种疯狂与塞利纳那种直接而辛辣的讽刺是截然不同的,看过安图内斯本人的阐述才明白,果然阅读他的书是需要用一种“患病”的状态,也是需要“处方”的。

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1)

安图内斯在《阅读我的处方》中写道:“你们需要陷入这些作品表面上的漫不经心、暂停和冗长的省略,沉溺在阴影覆盖的波浪摇摆之中,一点一点地,文本就会把你们带去和致命的黑暗相见,这对精神的再生与革新至关重要。”

这个处方实施起来可谓并不容易,我们需要集中注意且参与其中,而掌握这个“处方”之后又不免惊叹,这些“疯言疯语”此时显得是如此的合情合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19个人物轮番登场,却丝毫不显混乱,每一个“我”都让我们知道是谁在陈述、在控诉,仿佛我们就是这个审查官,坐在这些人物的对面,听着他们一边回忆那段记忆,一边思考着该用怎样的需要来表达他们此时此刻的想法和心情,于是这种断断续续、重重叠叠的表述竟变得最为贴切且自然,看似最为荒诞的方式,实则最真实。

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2)

“不可一世”的王者之冠

安图内斯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意象几乎都是意有所指的,譬如弗朗西斯科头上的那顶帽子,读完这本书的人一定都对一句话记忆犹新:“她们要怎样 我都会做 但我从不摘下帽子 这样别人才知道谁是主人”。

这句话贯穿全书始末,几乎在每一个人物的回忆中都提到过部长大人头上的帽子,而弗朗西斯科本人也将这句话当做教育孩子的标准,无论如何,不能摘下头上的帽子。

这里的帽子就像是弗朗西斯科对于权势和地位的追求,对于那种呼风唤雨征服欲的痴迷,他可以让庄园变成乌鸦的坟场,可以在圣坛上强暴厨娘,在圣餐中途点烟,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如果说萨拉查是当时葡萄牙的独裁统治者,那么不肯摘下帽子的弗朗西斯科就是帕尔梅拉庄园的绝对暴君,而他头顶的帽子,就是他的冠冕。

随着萨拉查的倒台,曾经在萨拉查政权中所担任重要角色的弗朗西斯科也失去旧时风光,甚至因为患病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大小便也失禁,但即便如此,弗朗西斯科在自己内心世界的王国中依然不肯摘下他的冠冕,仿佛还是那个可以呼风唤雨的君王。

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3)

究竟是人还是狗?

又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段描写中的“狗”,其实“狗”这个意象在这本书中不止出现一次,消瘦的狗,镜中的狗,咬住裙子的狗,病狗……

这些“狗”仿佛是弗朗西斯科人生历程的一种影射,而读到开头提到的这一段时,我脑中不由得浮现一个画面,就是《大话西游》中最后的那个场景,在漫天黄沙飞舞之中的城墙上面,变成凡人的紫霞仙子和至尊宝模样的夕阳武士紧紧拥抱在一起,紫霞抬起头,看着渐渐走远的齐天大圣一脸疑惑地问道: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耶……” 那时候不懂这句话,却也觉得这部让我从头笑到尾的电影,在这时候有了一种让人流泪的冲动,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苍凉之感,配合着大漠孤烟的落寞,仿佛能深入到骨髓之中。

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4)

后来也曾想过,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深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好端端的人会活成一条狗?

一个普通人在失意时刻,都可能会冒出“人不如狗”的感觉,当“加班狗”、“搬家狗”等调侃称号横空出世,这之间恐怕更多的是一种心酸与无奈。

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么从一个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到一个住在养老院里,丧失生活能力,小便都要人拿着便盆说着“嘘嘘”的老人时,心中落差不言而喻,虽然还是戴着帽子,虽然还是抽着小雪茄,却已经从那只威风凛凛的老鹰变成被打落在地的乌鸦。

安图内斯的《审查官手记》中这位根据真实历史背景“康乃馨革命”所创造出的虚构人物,连独裁统治者萨拉查都礼敬三分的“博士先生”弗朗西斯科,在我读来,就是经历了上面那种“由人到狗”的过程。

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5)

以真实经历书写残酷历史

安图内斯和萨拉马戈被誉为“葡语文坛双子星”,然而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个向导一样,让我们对后者更为熟悉一些,却对这位被萨拉马戈视为一生对手的人知之甚少。

他虽然说:“没关系的,我有的是读者,而他有的是粉丝。”但安图内斯在接到萨拉马戈获奖的电话之后那长久的沉默,已经足以表露他的失望之情。

然而与诺奖的失之交臂对于安图内斯来说也不全然是坏事,这让他彻底放下获奖的心事,更加专注地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

安图内斯在大学时研习心理学,毕业之后又以军医身份踏上了非洲安哥拉的战场,这些经历让他对于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阴暗一面的观察非常敏感且深刻,也将这些观察体会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

为什么要说他像一条狗(他好像一条狗啊)(6)

就像《华盛顿邮报》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在《审查官手记》中,安图内斯笔下的证人证词千差万别:有些人苦涩,有些人有趣、喜欢嘲讽,甚至往往不知所云。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葡萄牙近代历史的全景,不管是这部杰作本身,还是其中对法西斯主义的谴责,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心理学的研究,他将人物的苦涩、有趣和嘲讽都刻画的入木三分;因为亲身经历过战场,让他对于法西斯主义的谴责更加能引起共鸣。

《审查官手记》作为安图内斯被引进国内的首部中文译作,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更多读者对他的作品充满了期待,也可以对这位葡萄牙大师级小说家更多一些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