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

正月里来看花灯。

元宵佳节,去城隍庙湖心亭走一走是不少上海人的老传统,荷花池畔总会人流如织,九曲桥上也照例摩肩接踵……满目的繁华喧嚣,与一墙之外竹影摇曳的海上名园恍若隔世。

然而数百年前,这片深嵌在绵密都市中的明媚水面,曾有群山环抱,岛屿横陈,长桥飞跨,这正是“一门三进士”的海上名门望族——潘家豫园的核心景致。

“红尘多梦,逸豫无期”。一代名园,缘何区隔两处?在致力于上海传统园林研究多年的朱宇晖博士看来,始建于明代嘉靖与万历年间,深居于当年海滨小城的豫园,正是江南名园中命运最为曲折生动、紧扣时代脉搏的一座。

“她拥有从明中晚期的文人园林到清中叶的邑庙公众园林,直至晚清商业园林集锦群落的完整生命历程,在千里江南别无二致。”朱宇晖认为,豫园还因文明的碰撞和时代的演进,完成了由文人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话语”转变,最终成为面向广大公众的“市民广场”与“城市公园”,甚至新世纪的城市热力空间。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

(一)

厅楼棋布,奇峰纷立,以极度繁密丰美之态崛起于四百多年前海滨小城中的豫园,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江南一众名园迥然不同,遥遥引领并预言着晚清徐园、愚园、张园等海派名园的缤纷面貌。

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落榜举子潘允端为了排遣寂寥,开始在潘家世春堂西面的菜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后来他踏入仕途,历尽凉热,从四川布政使任上卸任后,为了让曾经官拜刑部尚书的老父潘恩安享晚年,开始大规模拓建全园,包裹起今日的湖心亭水面,以脉脉斜晖中密密铺陈的无尽盛景,诉说着“逸豫无期”的美好祈愿,这也是豫园得名的由来。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2)

潘允端所撰《豫园记》曰:“匾曰‘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豫者,有“安泰”“平安”之意。

如今的豫园北倚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恰与始建于明初、规模宏大的上海老城隍庙毗邻。全园现占地近三十亩,尚不到旧日的一半。除建国后由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指导复原的东部外,今日的豫园可分为风格鲜明的五区,即三穗堂(含大假山、萃秀堂)、万花楼(含鱼乐榭院落)、点春堂、得月楼、内园。

其中,三穗堂一区作为豫园精华所在,保存明代原状较多,文物价值也最高。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3)

三穗堂

步入荷花池北新建的豫园门楼,高大宏敞的三穗堂迎门而立。此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06年),但“台基下部仍由青石构筑,其正面镌刻的卷草纹清晰可见,还存着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晚明遗韵。”朱宇晖说,其用石和纹饰尽显明风,足证此处台基下部仍为明代全园主要厅堂——乐寿堂的遗物。“而豫园初建时由名士王穉登题写的门额,也还镶嵌在堂东的粉壁上,这似乎是江南明代诸园中,仅存的门额原物了。”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4)

翻阅史料研读文献可知,豫园初建时占地达七十余亩,“现在被隔在园门外的湖心亭水面,以及已完全消逝的对岸大型湖石峰峦,正是当年乐寿堂坐拥过的满目湖山胜境。堂前有宽阔的月台与厚重的石栏,栏外明湖一片,三面环山,溪流四溢,潺潺不尽,蔚为全园的景象核心。”朱宇晖说,在清代,三穗堂是官府“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文人士绅聚会的场所,依稀延续着古时乐寿堂的空间特质。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5)

仰山堂·卷雨楼

三穗堂北侧的两层楼阁则重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下层名“仰山堂”,上层名“卷雨楼”。其楼高临北潭,飞檐错落,如白雨跳珠;其堂则曲槛回栏,仰望北山,如石岸凹凸,饱含着晚清的特殊情致与活力。

潭北的黄石大假山出自明代造园叠山名家张南阳之手,高约14米,崖壁苍劲,盘道迂曲,谷涧幽邃,气势磅礴。旧主人潘允端在《豫园记》中自诩此山“峻嶒秀润,颇惬观赏。”

“这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而最巨的黄石假山,可能也是张南阳存世的唯一作品。张氏掇山在当时偏于纵向化与表现化,有些近似于今天设计浦东金茂大厦的SOM设计事务所的风格。”朱宇晖打趣说道。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6)

黄石大假山

层叠的峰峦间植被疏朗,雄踞峰巅的望江亭被几株劲树环抱掩映。“这里曾是浦西第一高峰,清中期豫园归入上海县城隍庙后,每逢重阳节,县民们会来这里登高远眺,黄浦江上的风帆白鸟仿佛近在眼前,让中世纪围城中的人们心境舒展。如今虽然四周高楼林立,但浦东陆家嘴‘四件套’仍能力拔群楼,令古人‘借景’之意依稀再现。”朱宇晖又打趣说:“如今我们从仰山堂隔水仰望黄石主峰,也有从浦西外滩眺望浦东高楼的错觉。”

“风尘黄叶碎,天回碧烟凝。”绕过假山幽谷,信步向前,步入“渐入佳境”游廊,古树葱茏,浓绿如云间,又见一道简劲的复廊宛转而远。与常见游廊不同的是,其廊中间用墙区隔,两边均可通行,墙上则有漏窗连续,形态变幻,行走廊下,可左观楼台,右揽清溪。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7)

复廊

“这里的复廊既是通道,又是景框,能够划分景域、增加景深、强化渗透、酝酿惊喜,尤其是廊身转折有力,檐口低垂,质朴无华,仍存着明风。”朱宇晖忍不住提醒道。

由廊侧缓步向南,折入重重小院,则会乍见一小榭挑临溪上。“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小榭取庄子《秋水篇》“鱼乐”之意,名为“鱼乐榭”。

“眼前的溪流远方,有粉白的花墙循山跨水而过,使体量逼人的万花楼变身为悠远的‘隔院楼台’。而墙上有一盈盈的方形漏窗,墙下有跨水的拱形涵洞,循山一侧的墙顶则微微曲折如云,将墙的区隔、桥的跨越与云的流转,凝练如画地结合在一起,几乎成为江南诸园中所存颜值最高的隔水花墙。”朱宇晖津津夸赞道。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8)

隔水花墙

这里也是豫园游人逢春必到之处,一株貌不惊人的紫藤已历三百年,每到初春时节,繁花满缀,游鱼争唼,别具生趣。

“而隔院万花楼前宽厚润泽的青石横栏,更显然是明代旧物,很可能原本就横亘在湖面北岸的乐寿堂前,承托过潘允端凭栏而望的苍然身躯。”循着朱宇晖的脚步,穿廊来到万花楼前,特地在一处青石横栏前停留,曲身细看横栏,石面温滑,纹饰流转,古韵犹在。

(二)

悠悠四百年间,世事流转如风。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随着潘允端的去世,潘氏家族渐渐分裂而式微,名园亦失修荒芜,数十座厅楼亭榭与荷花池南的湖石巨山渐渐消失无踪。

好在此后清初的“康熙开海”数十年间,上海县富商士绅又通过繁盛的海洋贸易累积了财富。到了骤然闭关后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们仍能豪气十足地集资买下豫园,以二十余载时光群策群力,重建楼台,增筑山石,令其绚烂变身为上海县城隍庙的西园(外园)。

“此时,其面貌进一步远离了传统文人的趣味,建筑与景象更加分散而多元。”在朱宇晖看来,彼时万花筒般的一时绚烂,彰显着愈加浓烈的“海派”气质,成为广大市民游目骋怀、纵情不羁的场所。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9)

打唱台·抱云岩·快楼

这一盛极一时的“豫园二代”,凝聚了“开海”成果,却又在时代浪潮的起落淘洗中,愈发身世流离。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小刀会的战事,都间接或直接波及这里。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城市也时刻大张虎口,伺机蚕食甚至割裂着园景。到了清中后期,昔日的浩瀚名园已被豆米业、糖业、布业等二十多个行业公所彻底瓜分,成为集锦式公所园林群。朱宇晖说:“世潮侵蚀中,各公所或能继续经营园景,点染楼台,或索性平山填水,建造茶楼酒肆。到了民国后期,只余几处残留园景,仿佛茕茕绿岛,默默深嵌于嘈杂市井中——豫园三代,竟只存残山剩水、只鳞片爪。”

好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1956年至1961年大规模起死回生般的拆楼还园、连缀整饬,以及1985年至1987年的东部重建,豫园才重现相对完整的空间面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那次大规模修缮缘于对点春堂东侧假山的抢救性修复。”朱宇晖说,因为“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曾是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抢修前这里是糖业小学所在地,假山已经危及师生安全,故历时五年修缮,使点春堂一区连同三穗堂、万花楼、得月楼等区域涅槃重生,九狮轩、会景楼、玉华堂等建筑亦得以重建,1961年9月对外开放的“豫园四代”终得以相对完整的面貌重回城市的聚光灯下。

“当年最能体现‘豫园三代’面貌特征的,或许就是由花糖业公所独立经营的点春堂景域了。”朱宇晖说,这一景域由点春堂、藏宝楼等四座堂、楼形成清晰的南北主轴。主轴西侧以著名的云龙高墙与东侧万花楼景域作出区隔,那里早已归属豆米业公所,但仍可借景。

主轴东侧无景可借,故用一系列山水亭阁,构成起伏跌宕的连续曲轴。其中点春堂东南的湖石假山“抱云岩”以及高峙岩上的“快楼”,构成了这一曲轴的第一亮点与全景域的点睛之笔。值得一提的是,快阁原本拥有与湖心亭一样的攒尖屋顶,似更具俏丽之姿与海派风韵了。点春堂东北的学圃则是这一曲轴的第二亮点。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0)

点春堂·学圃·藏宝楼

“一直一曲两道轴线,以极高的建筑与景象密度相互交织,仿佛北京城恢弘挺劲的中轴线与西侧什刹海、三海水轴的曼妙交织,满蕴着特殊时代激越不羁的空间与景象追求。”朱宇晖三言两语,让人顿时豁然开朗。

而宏丽轩昂的点春堂则将该景域分为南北两片。堂南侧正对着金红绚烂的戏台“打唱台”,仿佛堂皇礼堂,拥抱着璀璨舞台,形成浓重的世俗气息与仪式感——堂北侧则挑出小型水阁,与堂东北学圃、中轴北端的藏宝楼围合出花木阴翳、泉水潆回的深邃景致。

(三)

会景楼、流觞亭、积玉水廊……相较于三穗堂、点春堂,以及内园等区域的亭台绵密、山水错叠,恢复重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豫园东部布局则要疏朗得多,令“豫园五代”展现出更平静而丰美的面貌。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1)

积玉水廊

1985至1987年的豫园东部重建中,陈从周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陈先生不只通过基址挖掘与考古研究,对照着潘允端《豫园记》等诸多文献,因应着晚清至1950年代形成的历史现状,溯源循迹,心摹手追,吞吐挥洒,复活了环龙桥、“寰中大快”照壁、流觞亭等历史胜迹,令仿佛孤鸟失群的内园、得月楼与点春堂、万花楼、三穗堂景域重新联缀,也令一代湖石名峰玉玲珑重获“托裱”,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统文人园林营造过程的再现。

由此说来,如今人们眼中的豫园,可以说是5.0版了。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2)

玉玲珑

(四)

豫园东南角的“内园”,原本与潘氏园林并无关联。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3)

此园原是由“康熙开海”后先富起来的上海士绅,在康熙四十八年购地兴建于上海县城隍庙东侧的庙园(灵苑),占地不过二亩余。因其过于狭小,兴致未衰的士绅们才又在数十年后集资购下庙西业已荒芜的潘氏豫园,大加拓建。两园自此以内外、东西相称。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4)

九龙池

虽然同历劫波,内园却幸而始终由资金丰盈的海上豪门——钱业公所使用并修缮,令其在一定程度上留存着初建时的面貌。即以宏大的主要厅堂“静观大厅”隔着象征水面的平庭,直面着太湖石主山,主山东北角则萦带出小型濠濮,汇聚于“静观大厅”东侧的九龙深潭,形成全园最为幽邃动人的画面。清中后期,钱业公所未能免俗的不断添建,则令主山四面满布楼台,几乎形成空中的二层环线,纠缠释放出饱满的时代特征。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5)

可以观

幸运的是,朱宇晖认为,“内园主要厅堂静观大厅的部分梁架、柱础很可能仍是清初始建时的遗物,其东侧的‘可以观’小方厅更可能较为完整地留存着清初面貌,成为上海老城厢排名靠前的木结构建筑,就连其屋面瓦饰也较多留存着早期的面貌。”

(五)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四百年风云流转,数十亩赫赫名园,如今只余下巍然的黄石山崖、俏然的玲珑孤峰和苍然的青石堂基,犹自屹立不拔;映照着散落的青石勾栏和遒劲的“豫园”门额,勾勒出一代名园的依稀旧貌——众多姗姗后至的参差楼台、盈盈花木,则以盎然生动的方式,致敬着姿态淡雅的前贤。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6)

穿云龙墙

幸得两度“引经据典”的传统文人式“补笔”与“接笔”,延续了明代旧园的脉络,亦带来当下的契合。

每当徜徉豫园,遥想四百年前的月夜,风流名士王世贞在姻亲潘允端指引下踏月畅游、评点湖山、小饮而别的逸兴,或是画坛宗匠董其昌手题长诗、描摹园景,为潘允端四子、姻亲潘泰鸿贺寿的浓情——千载江南诗酒风流、辉耀名园的盛况,仿佛还在昨日。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姚轶凡 朱宇晖

豫园内部景点介绍 如今的豫园竟是5.0版(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