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今天我们来历数下北大的历任校长,他们为北大都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本文仅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校长,你知道其中的哪几位?

孙家鼐——校长任期(1898.7-1900.春)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1)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严复——校长任期(1912.02-1912.10)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2)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物。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出版有《严复全集》。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蔡元培——校长任期(1916.12-1927.08)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3)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抗战爆发初期,蔡元培与厉麟似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胡适——校长任期(1945.09-1948.12)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4)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梗,字希疆,学名洪驳,后改名适,字适之。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马寅初——校长任期(1951.06-1960.03)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5)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州人。马寅初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拒绝军阀、政客拉拢,毅然到北京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致力于教学与科研,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成为“五四运动”前夕就享誉很高的教授。 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新中国建立后曾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但他仍潜心考察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四十多篇,其中《新人口论》是一篇卓有见地的不朽之作。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2019年9月25日,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个人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周培源——校长任期(1978.07-1981.03)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6)

周培源(1902.8.28-1993.11.24),江苏省宜兴县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

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是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第一名中国博士生。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届中央主席,第九届中央名誉主席。 1993年,经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正式成立周培源基金会。

吴树青——校长任期(1989.08-1996.08)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7)

吴树青(1932年—2020年1月10日),男,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经济学院教授,教育家,江苏省江阴人。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其生前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 。2020年1月10日15时02分,吴树青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8岁。

丁石孙——校长任期(1984.03-1989.08)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8)

丁石孙,原名丁永安 (1927年9月-2019年10月12日),男,汉族,江苏镇江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教授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数学系原主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

丁石孙于1938年入上海南洋中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后转入上海光华大学附中、乐群中学就读 ;1944年至1947年,在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后转入数学系学习;1948年至1950年,插班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 ;1982年至198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进修;1984年至198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教授;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03年3月,任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19年10月12日14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周其凤——校长任期(2008.11-2013.03)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9)

周其凤,1947年10月8日出生于湖南浏阳,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原校长。

1970年周其凤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1983年获得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08年担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08年至2013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5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副主席。

林建华——校长任期(2015.02-2018.10)

盘点各重点大学校长(历史回眸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十大校长)(10)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12月至2013年06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3年06月至2015年0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02月至2017年04月任北京大学校长。2017年04月至2018年0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