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

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卧龙村是传统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群众人口占90%以上,多年来滥办酒席之风愈演愈烈,每逢村中有老人过世,丧事一办就是半月有余,期间烟花炮竹声不绝于耳,烟酒饭菜铺张浪费。

“我们村布依族群众居多,每逢村里有老人过世,当地就时兴‘约客’,人数多、天数长、花费大。”卧龙村村主任陈永亮告诉记者,“约客”中以“马郎客”最为浪费,出嫁的女儿或侄女回来,一人要约上十来个亲朋好友,还要牵一头牛来宰杀招待,而跟着来的人除了要送礼外,每人还要带一串烟花鞭炮,往往一场丧事下来要放数万元的烟花炮竹,宰杀十多头牛。

排场、酒食、人数、天数竞相攀比,甚至出现越办越穷、借钱吃酒、请假回乡吃酒的情况。而在新铺镇,这样的少数民族村寨不在少数。

“必须遏制这股滥办酒席的不正之风。”今年4月,关岭自治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创建后,新铺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因地制宜推动扭转大操大办、相互攀比、滥办酒席的不正之风,制定了《新铺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创建告知书》,对私搭乱建、滥办酒席、收取公共环境卫生费用等事项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并动员组织各村群众签订文明创建承诺书,向群众发放《告知书》3000多份;利用大喇叭移动宣传车,扩大治理滥办酒席的各项政策知晓率,做到家家知晓,户户明白。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1)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2)

农户签订“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创建承诺书

  重拳整治,成效颇丰。一时之间,新铺镇各村各寨一改此前的滥办酒席。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3)

干部到村民家宣传滥办酒席政策

  在新铺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卧龙村村“两委”积极行动,组织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征求意见,迅速修订了卧龙村村规民约:严禁办理红白喜事之外的酒席,杜绝铺张浪费,一律从简,合规办理的酒席必须向村委报备同意后方能办理,红事不超过2天,白事不超过5天,自觉履行殡葬改革的规划落实。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4)

向群众征求制定村规民约意见

  “我家老人去世后,丧事几天时间就全部集中办完,节约了全家老小不少时间和精力!”今年4月,卧龙村村民伍光珍为母亲操办丧事,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号召,主动向村干部报备并从简办理酒席,整个丧事在5天内办完。

  伍光珍说,现在村里办理红白喜事自觉遵守平时4菜1汤,正酒当天不超过11菜1汤的规定,过去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文明乡风宜居乡村)(5)

新铺镇卧龙村乡风文明宜居乡村宣传车

  “下一步,我镇将以基层党建引领为抓手,动员发动广大群众积极自觉参与文明乡风、宜居乡村的创建工作,并要求镇、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同时,发挥好村规民约的作用,树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移风易俗,助推乡村振兴。”新铺镇党委副书记任丹说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