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1)

新职教法实施,意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让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和认可职业教育。

以制造业立市,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从打造品质教育“1 12”行动计划的出台,到《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职业教育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高地,被列入东莞职业教育“十四五”蓝图。

新职教法修订,职业教育站上新起点,着眼未来,科学规划与筹谋,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2)

关键词一: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十三五”期间,东莞实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推动产教融合由表及里,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多样化路径,走出了东莞职业教育的发展样本,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全省首批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新职业教育法,着力建立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纵向和横向双融通:在纵向贯通上,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完整通道;在横向融通上,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3)

东莞职业教育发展与城市升级同呼吸,以支撑东莞“先进制造 科技创新”为己任,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目标,一个面向未来的现代职教体系正日趋明朗。

围绕品质职教打造,2021年东莞市发布《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年)》。至2025年,东莞将争创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成5所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6-8个高水平专业群,培育10个职教集团,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与此同时,进一步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构建学段衔接、技能递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并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关键词二:

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

当前,东莞共有高等职业院校3所,其中公办高等院校1所,民办高等院校2所。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所(含技工院校7所),其中公办中职学校12所,民办中职学校15所,有国家级示范校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0所。

按照“一校一特色”原则,确定各中职学校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做好各专业布点规划,对雷同专业进行调整撤并,缩减办学规模,加强新专业开发和旧专业改造,并加大智能制造、汽车等与东莞产业结合度比较紧密的骨干专业建设力度。

数据显示,当前东莞市职业院校共开办200余个专业,基本覆盖东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4)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与学生发展需要,东莞从顶层设计出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强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实施高品质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其中,推动高职院校提质培优,支持东莞市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支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推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推动中职学校高水平发展,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年度建设目标,做好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中期建设评估和验收准备工作,形成优质化、特色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到2025年,全市建成5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办学规模与水平“双提升”,在校生规模达到 2 万人左右,达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标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三:

建设特色产业学院

“十三五”期间,东莞建成了一批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特色骨干专业。按照学校所处镇街的产业特点,确定各中职学校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做好各专业布点规划,对雷同专业进行调整撤并,缩减办学规模。

同时,东莞还系统化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5)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东莞将探索实施“高校 新型研发机构 专业镇 高新企业”合作办学模式,推进特色产业学院建设。

接下来,东莞将健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专业镇街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特色产业学院、行业技术中心、实训基地,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成立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探索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厂化运营模式,重点建设50个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市级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

同时,打造一批与产业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面向全市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到2025 年,建成 20个省级“双精准”示范性骨干专业,建设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品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印刷媒体技术等 6-8 个高水平专业群。

关键词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技能是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特质和灵魂,而职业技能大赛正是一种有效的实训模式。当前,东莞已经构建形成“校-市-省-国”四级竞赛联动机制,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夯实学生技能基础。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6)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东莞学子共捧回7项国赛一等奖和185项省赛一等奖,各类获奖总数均位列全省前茅。丰硕的成果展示了东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果和优秀的育人质量,体现了东莞职业院校学生精神风貌。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东莞还将继续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职业教育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具体来说,通过把师傅请到校园来,把教师派到企业去,探索形成东莞特色学徒制,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健全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专班培养、岗位学制等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扩大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同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创新,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融合。

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按照证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五:

畅通升学就业渠道

面对复杂的生源结构,东莞职业教育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资源整合优势,不断拓宽多元化升学就业渠道,助力学子成长成才,实现升学就业两不误。

擦亮职教品牌吸引力(聚焦品质职教③着眼职教新未来)(7)

“十三五”期间,全市职业院校与11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索共建了多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通过“订单培养(企业专班)”“校中企”“创业孵化”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夯实专业技能,也打通高质量就业渠道。

在升学层面,学生升学人数不仅实现大幅增长,升学的质量也实现稳步提升。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为例,在2020年普通高考体育单招中,该校体育部2017级运动训练班9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成功实现中职升“985”“211”重点大学。

未来,随着学生升学途径进一步打通,广大中职学子还将实现“家门口”升学。《规划》提出,东莞将加快东莞职业技术学院100亩新校区扩建工程,通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争取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达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标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实现办学规模与水平“双提升”,让中职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升读职业教育本科。

同时,鼓励高职院校与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到专业研究生的学历上升通道。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2022年东莞职教活动周:

聚焦品质职教①|2022年东莞职教活动周即将启动,亮点抢先看!

聚焦品质职教②|读中职也可以成才,看东莞职教的创新与实践

【统筹】王慧

【记者】黄婷

【海报】袁永平

【作者】 黄婷 袁永平

教育莞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